我们日常所说的饮料主要指的是软饮料,即液体饮料。软饮料又称为非酒精饮料。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饮料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碳酸饮一雪碧、可口可乐; 果汁(浆)型饮料; 蔬菜汁饮料; 含乳饮料; 植物蛋白饮_仁乳、核桃乳; 瓶装饮用水; 茶饮料; 特殊用途饮一功能饮料。 饮料和平常的饮用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饮料是商品概念,饮用水是必需品概念。饮料是偶尔喝,可喝可不喝,而饮用水是人们每天所必需的。另外,饮料特别是功能性饮料,并非老幼皆宜,不同的人群对饮料应有不同的选择,而饮用水则不然。 喝饮料不等于饮水。喝饮料是脱水过程,而喝水是补水过程。现在不少消费者尤 其是儿童,将喝饮料当成饮水,这是一种概念性错误,长期喝饮料会造成人体长期处于生理脱水状态,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因为,饮料中往往加入了很多的营养物质和非营养性物质,包括色素、防腐剂、咖啡因等化学添加剂。要将这些化学添加剂、糖分等分解和代谢,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喝饮料时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需求量。同时这些外加物质进入人体的肠道后,为了消化和稀释这些物质,血液的水分就进入肠道中,使血液的含水量降低,浓度增加,造成身体的脱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2002年对一些家庭进行了一次饮水方式调查,发现那些喝大量饮料的人比少喝饮料的人更容易死于心脏病发作;妇女中大量饮用饮料者其死亡风险高于那些少量喝饮料的人两倍以上;大量喝饮料的男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为46%。 美国科学家卡拉・埃伯琳进行的实验表明,每天喝一听300毫升的含糖饮料,3〜4周时间里体重就会增加0.5公斤,一年下来体重会增加6.4公斤。她呼吁学校进行干预,取消学校内的饮料自动售货机之类的装置,如此可以避免肥胖。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对100名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量喝饮料会造成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为“果汁饮料综合征”。 美国对100多位贫血的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儿童大量地喝饮料,可能由于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会抑制铜的吸收,而铜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于是导致了儿童的贫血。 另外,饮料多偏酸性,容易引起龌齿。据英国牙科杂志的报道,经常喝碳酸饮料的儿童癖齿的发生率会增加59%。而且儿童长期喝饮料使机体长期处于慢性、潜在的脱水情况下,尤其是当脑细胞长期脱水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脑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报道长期喝饮料会造成脑的萎缩。 西方一些国家对于饮料进入校园已有限制。美国饮料协会(ABA)从2005年就明确表示,为预防肥胖,关注更多小孩子健康成长,小学校园内的自动贩卖机只能出售水和100%的清凉果汁,而限制一些带有酸性、甜性的饮料进入校园。英国、澳大利亚也从很早开始就对进入校园的饮料进行检査或限制。我国也应当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限制饮料进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