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hen的原帖:(写于12/9/003:38:17PM)依蒙氏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计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四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日常生活教具“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1、它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基于以上的原因,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1、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2、照顾自己:例如,穿鞋脱子、衣服等。3、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4、礼貌:例如,打招呼等。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此外,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感官教具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触、味、温、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语文教具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基本上,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的发展,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远从日常生活练习开始就已经开始“预备”了(例如舀豆子时的肌肉控制、协调)。并且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到“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的时间,因而要逐步渐进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功夫,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又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以“间接”训练的道理所制作的,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数学教具蒙特梭利常常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连想起实象与抽象间的关系。比如说为了要孩子了解0、1、2、3、4等五个概念,在“纺锤棒箱”的设计上,我们就分别在5个空格的上方,标出0、1、2、3、4;然后再依据每个数目的多寡,放入同数量的棒子。这样可以使孩子切身看到1、和2、3、......之间多少的比较,而知道什么是“1”、“2”和“3”,结合起“数量”(1根棒子)与“数字”(1的字形)。所以,蒙特梭利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锋步骤,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形(符号),而最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能为孩子奠定下良好的数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