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学习时经历过的披荆斩棘_披荆斩棘,无畏远方 他们“逆行”的身影出现在战“疫”一线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披荆斩棘,无畏远方 他们“逆行”的身影出现在战“疫”一线自1月25日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一支批批医护人员毅然决然地奔赴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沿阵地。目前,邵逸夫医院已派出总计189位医务人员,在八大战役前线奋勇战斗,他们凭借诚挚的情感、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爱心,践行着“国家有召唤,我们必须响应”的使命担当,充分彰显了白衣天使崇高的职业操守。
“我们来到荆门,就是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这场湖北荆门抗击新冠病毒的艰巨战斗中,重症患者众多,浙大邵逸夫医院于2月12日迅速组建了由35位专家组成的呼吸危重症救治队伍,成为浙江省首批赴荆门支援的主力军。他们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仅用了24小时便从零开始建设出一个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收治当地的危重患者。
医疗队队长、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危重症患者集中在此统一救治,从而降低死亡率并提升治愈率。我们将利用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且独具特色的呼吸治疗科等专业优势,助力荆门市建立起一支危重病人呼吸治疗团队。”
早在2月8日,刘利民便主动请缨带领队伍前往前线,接到驰援任务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得知医疗队中有许多“90后”,甚至比他女儿还要年轻,他深受触动,特意手写了一段话交给他们:“这么多的年轻人逆流而上,投入到抗疫一线,我作为‘大叔’有一万个理由陪伴你们一同努力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加油队员们,加油荆门,加油中国!”
刘利民给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写的信件充满了关怀和支持。
浙大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危重医学科的王长亮已在湖北荆门支援抗疫前线战斗了12天,远离了妻儿。2月24日那天,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让人泪目。原来是因为他的小儿子因为想念他,画了一幅描绘爸爸穿着层层防护服、英勇无畏的形象,并希望爸爸能够战胜病毒,安然归来。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和抗疫一线的“战士”,王长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得知出征荆门的任务后立即主动报名,成为科室首位请战者。在邵逸夫医院支援荆门医疗队建立的ICU中,他将进入病房称作“入舱”,每次身穿双层防护服连续工作后,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洗手衣。
在杭州家中,王长亮的两个儿子根据爸爸“入舱”的标准,画出了一个胖乎乎的父亲形象,再一层层为他穿上象征防护服的衣服,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牵挂。
在荆门前线近两周的时间里,王长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见证了危重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他们的眼神从最初的恐惧迷茫,到现在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王长亮表示,医疗队的努力让更多的新冠病人有了生存的希望,这令他感到无比自豪。
当他收到妻子发来的儿子们的视频时,混合着感动、激动与思念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让这位将近一米八的大汉不禁泪流满面。
“信念是归家唯一的导向。”
王长亮提到,《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深得他心:“我相信,希望如同这个时代的钻石一般珍贵,希望是我们唯一的回家方向。”
1994年出生的陶丽圆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也是一位军嫂。在出征前往武汉之前,她请理发师在剪发时尽量保留长度,期待着归来时能披上美丽的婚纱。她的军人丈夫在视频中向她敬礼致敬,他们都露出了微笑。“下一次相见时,我希望是你披上婚纱的那一刻。”她想着。
作为浙江省第四批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陶丽圆于2月14日抵达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展开支援工作。她并未将此行告知父母,而是写了一封信,请爱人转交给父母。“我不敢面对他们,因为我一看见他们就会忍不住流泪。”她在信中写道:“我已经在武汉了,你们打电话或发视频过来时,千万不要表现出太过担忧的样子。你们知道我是很容易掉眼泪的,所以你们要给我鼓励、为我打气、给我信心。我在工作期间无法看手机,但我有空时一定会联系你们,我会平安回家的。”
陶丽圆所在病房有一位94岁的老奶奶,初入院时情绪十分低落,一度央求医护人员让她离开医院,认为自己年纪大了随时可能离世,不愿拖累年轻人。“我当时心里一阵难过,几乎要落泪。”陶丽圆回忆道。然而,她始终尽力给予老人关爱和鼓励,经过悉心照料,奶奶的病情和心态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
同样出生于1994年的赵树林是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室的男护士,也是一名年轻的“小鲜肉”,参与了邵逸夫医院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在他的15名病人中,有一对夫妇、一对父子,还包括一名10岁的小男孩小松。小松因转院匆忙,甚至连课本、课外书都忘记带上,也无法在线上课。
看到眼前这个与自己亲弟弟年龄相仿的孩子正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赵树林深感心疼。他脱口而出:“那我帮你出些题目做吧!”于是,赵树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额外承担起了小松的家庭教师角色,不仅帮他出题做作业,还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帮助小松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尽量减少他的孤独感和恐慌情绪。
“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被人们所需要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杭州、武汉和荆门三地联手远程会诊
在前线英勇拼搏的同时,邵逸夫医院后方的专家们也在全力以赴地为战“疫”贡献力量。2月27日中午,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组织了一场针对武汉、荆门两地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三地联合会诊。
通过杭州、武汉、荆门三地实时直播的形式,邵逸夫医院在湖北各地抗疫一线的专家与后方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讨论了7例危重型新冠患者的救治方案。
此前在2月20日,邵逸夫医院驰援荆门的医疗队就已经与总院专家进行了连线会诊,针对10名危重型患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计划。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充分利用了专家、后勤保障以及互联网等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无论是在哪个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只要需要,我们都会充分调动整个专家团队的优势,分享各个医疗队的救治经验,为战胜疫情贡献邵医的力量。”
令人鼓舞的好消息频频传来,在邵逸夫医院医疗队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荆门市首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成功撤离设备,5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另外5例患者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四海同心,共度难关
无数的善举温暖并支持着白衣战士们逆行的步伐。
他们守护每一位患者,我们也倾力守护他们。
疫情爆发以来,邵逸夫医院的境外合作伙伴如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曾服务于邵医的海外员工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凝聚成一个名为“邵医的家人”的团队,第一时间向医院表示关心,并提供各种援助。
邵逸夫医院作为邵逸夫先生生前捐赠的我国唯一一家公立医院,从这场无硝烟的战“疫”打响之日起,邵氏基金便密切关注着邵逸夫医院医疗队前线的战况,并积极联络供应商,协助完成了购买和运输等一系列繁杂事务。
1月27日,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老朋友——美国罗马琳达大学(LLU)在得知国内疫情后立刻与其取得联系,表示愿竭尽全力提供援助。
2月4日,日本静冈县立综合医院举行了捐赠仪式,紧急为邵逸夫医院采购了一批医用防护物资。在多方努力下,这批来自静冈的防护物资最终于2月19日送达浙大邵逸夫医院。
与此同时,曾在邵逸夫医院工作过、现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邵医人也积极参与捐赠活动,为邵医运送了大批急需的医疗物资。2月6日,第一批物资通过各种途径紧急送达邵逸夫医院,第二批捐赠也紧随其后展开。
吉利控股集团携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将首批配备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的健康汽车吉利嘉际赠予浙大邵逸夫医院,用于支援医院在防控新冠疫情中的车辆调配,确保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批批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救援物资持续运抵邵逸夫医院,有力缓解了医护人员的燃眉之急,这份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为逆行的白衣战士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励。
关于医护学习时经历过的披荆斩棘_披荆斩棘,无畏远方 他们“逆行”的身影出现在战“疫”一线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www.35m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