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4月23日,青岛海域,铁流澎湃,长鲸凌波,战舰蹈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阅舰式隆重举行。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中国海军先后组织远洋护航、联合军演、国际救援、医疗服务、撤侨护航等系列任务,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优良作风,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据统计,人民海军先后有82艘舰艇出访了94个国家,中国海军已派出32批103艘舰艇、69架飞机、2.7万余人次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为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2008年12月26日,是一个载入中国海军史册的日子。对于中国海军首次护航,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这样评论。中国海军三次撤侨航迹遍及亚非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23日,青岛海域,铁流澎湃,长鲸凌波,战舰蹈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阅舰式隆重举行。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踏浪蹈海,人民海军犁开壮美航迹
浪花追逐着浪花,航迹叠加着航迹。
近年来,在举世关注的目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舰艇亮相世界舞台。中国海军先后组织远洋护航、联合军演、国际救援、医疗服务、撤侨护航等系列任务,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优良作风,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据统计,人民海军先后有82艘舰艇出访了94个国家,中国海军已派出32批103艘舰艇、69架飞机、2.7万余人次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为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明星舰艇远航深蓝的世界航迹,描绘出的中国海军走向深海大洋的壮美场景,表达的是人民海军全体官兵的共同心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报撷取一组战舰航迹以飨读者,并道一声: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亚丁湾护航首舰武汉舰——
挺进深蓝谱写时代篇章
■张 健 王 栋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2008年12月26日,是一个载入中国海军史册的日子。那一天,武汉舰从三亚解缆起航,执行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首批护航任务。
“这是世界海军史上的新纪元!”对于中国海军首次护航,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这样评论。
登上武汉舰,舱室里舰政委尹育文指着世界地图告诉记者:“武汉舰的航迹遍布全世界的主要海域和水道。”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那是亚丁湾、是印度洋……
武汉舰一道道闪亮航迹的背后,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执行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任务等重要行动。
首批护航,在危机四伏的亚丁湾海域,冒着生命危险与海盗斗智斗勇的一幕幕,让武汉舰首批舰员、柴机技师董飞记忆犹新。
“我船正遭到多艘海盗快艇围堵,请求立即支援!”在曼德海峡东口,武汉舰收到希腊商船“ELENI-G”号发出的求救信号。
“调整航向,直升机紧急起飞!”武汉舰迅速进入一级战斗部署,高速奔赴遇险商船,舰载直升机搭载特战队员,成功驱离围堵希腊商船的快艇。
“感谢你们直升机帮我们赶走了海盗船,我们现已安全,感谢你们的舰载机和军舰。”
在一次次与海盗的较量中,武汉舰摸索出海盗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了“应召伴航”“伴随护航”等多种护航方式,为后续护航行动探索出了宝贵经验。之后,这样的求救呼号、救助场景和感谢的话语,时常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上演。
2011年7月2日,武汉舰再次出征亚丁湾,全舰官兵的表现更加游刃有余。在亚丁湾,一些外国商船宁可等上两三天,也要让武汉舰护航,不少外国商船甚至从“国际推荐走廊”驶过来,申请加入武汉舰伴随护航的队伍,寻求保护。
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武汉舰在互联网上设立电子邮箱,主动与各国海军和商船建立起热线联系,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
2011年,武汉舰与新加坡海军“努力”号船坞登陆舰实现双方直升机互着军舰。同年7月,武汉舰应邀参加文莱国际舰队检阅活动。2013年和2018年,武汉舰多次参加多国联合军演,加强交流与互动,增进友谊与合作。
武汉舰电航技师宋成勇感慨道:“走向深蓝,我们的航迹更加漫长和深刻;与世界接轨,我们的心态更加自信与从容。”
首赴外港撤侨的临沂舰——
传递和平彰显大国担当
■张 淼 李 昊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在海军军舰序列中,电影《红海行动》原型、舷号“547”的临沂舰是当仁不让的“明星舰”。
入列6年多来,临沂舰航迹遍布四大洲五大洋,出访靠泊10国12港,航程13万余海里。
最为高光的时刻,是2015年执行第19批亚丁湾护航途中,临沂舰临危受命,10天内3进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高效撤离14国432名中外公民,创造了海军首次动用军舰直接靠泊外国港口撤侨的壮举,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
这一“荣耀时刻”,记录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等历史文献之中。
“我不希望我们军人处在这样的高光中,那意味着人民正面临战火和危险。”这是临沂舰第二任舰长张广耀不看《红海行动》的原因,但他对当时撤侨行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铭记在心。
那天,处于战备状态,在亚丁港外待机的临沂舰,接到命令后,立即开足马力疾驰。海面上,不明武装人员乘小艇穿梭;市区里,刺耳的枪声不时响起。
“一级战斗部署!”一声声指令在舰艇广播里传递,舱面火力警戒区迅速建立。傍晚时分,临沂舰靠泊完毕,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和舰员布设的警戒圈,把124名待撤离人员紧紧护在身后。
大家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在码头上此起彼伏。仅39分钟,122名中国同胞及2名外籍人士全部登舰完毕。
撤离行动中,临沂舰报务兵郭燕牵着一个小女孩登舰的照片,迅速占领了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的显要位置:“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解放军牵你踏上回家的路!”
历时9天的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公民安全撤离!在脱困之际,操着不同语言的各国公民由衷地高喊:“谢谢,中国!”
此次撤离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国海军的良好形象。
在不断延伸的航迹里,临沂舰满载着祖国亲人无私无畏的爱,也在世界各地传递着友好和平的爱。
在临沂舰主通道里,有一面镶满世界各国海军舰艇赠送的纪念牌墙。
“世界上有多少职业,能让你代表国家?”张广耀自问自答地说道,“是军人,让远航水兵成为大国名片,而在和平年代,在军舰这片‘流动的国土’上,将我们每一名水兵与祖国、与人民、与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紧紧联结在一起!”
“超级奶妈”太湖舰——
远海大洋开辟崭新航程
■高验杰 李秀林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呼伦湖舰入列之前,“超级奶妈”太湖舰曾是我国综合补给舰的“龙头老大”。2013年6月18日,太湖舰作为某新型综合补给舰首舰,正式入列。
时隔51天,太湖舰在滂沱大雨中解缆启航,奔赴亚丁湾护航。入列即护航,这是史无前例的挑战。当时大型综合补给舰数量较少,执行护航任务的前四年时间里,补给舰都要在远海大洋上连续执行两批护航任务。面对这样的挑战,太湖舰水兵万众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
2013年8月16日,对井冈山舰和衡水舰实施横向干液货补给。随着一声清脆撇缆枪响,钢索在两舰之间凌空架起,可此时海况突变,阵风达到6级,浪高3米,补给难度陡然增大。舰艇上的官兵紧盯仪器仪表,及时调整鞍座距离,确保将油水、干货安全输送至接收舰。短暂而又漫长的3个小时后,补给顺利完成,喜悦之情瞬间涌上大家眉梢。
作为新型综合补给舰首舰,太湖舰的最大特点就是配备有采用国际标准的补给接收装置。2014年3月20日,太湖舰首次与欧盟465编队举行海上联合反海盗演练,太湖舰担任编队指挥舰。下达海上补给命令后,盐城舰、法国“西罗科风”号船坞登陆舰和德国“黑森”号导弹护卫舰开始占领补给阵位。
补给长冀青松回忆道,这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完成“两横一纵”三个方向补给,要求各舰艇航行时必须在适当位置保持相对静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执行任务中,冀青松沉着冷静,密切协同各战位。出色完成演练的太湖舰受到欧盟465编队指挥官的高度评价。
6年来,穿马六甲海峡、过苏伊士运河、出直布罗陀海峡、绕行好望角……太湖舰访问了20多个国家,一次次向世界展示着人民海军的风采。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多次目睹前来迎接的华人华侨热情洋溢的面孔,太湖舰政委张剑英不禁感慨:“这是我们的共同心声,体现了对强国强军的热切期盼!”
一路护航、一路训练,一路摔打、一路提高。远海大洋,太湖舰大风浪航行、夜间横向补给等课目逐个展开;烈日酷暑下,对海拦截射击、战伤自救互救、舱室战位洗消有序进行……一次次远航,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太湖舰犁开一道道壮美航迹。
凝视着舰艇通道上的世界地图,舰长郭栋眼光瞄向各主要海峡,语重心长地说道:“还有空白的海域,等待着海军舰艇去远航,还有更多闪光的航迹,等待着中国水兵去书写!”
“海军军官摇篮”戚继光舰——
攀上桅杆瞭望星辰大海
■马英智 周万丰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满载排水量近万吨,舷号为“83”的戚继光舰是人民海军吨位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专业训练舰。与声名远扬的“军校第一舰”郑和舰一样,戚继光舰隶属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该舰政委王进向记者介绍,该舰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配备多套由我国自主研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学设备,于2017年2月21日正式下水服役,是一艘名副其实的“海上流动大学”。王进告诉记者:“戚继光舰不仅可保障学员近、远海实习任务,还是爱好广泛、潜力颇强的‘多面手’,圆满完成了出国访问、海外撤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配备直升机起降平台的戚继光舰,可以轻松起降一架中型舰载直升机。同时,戚继光舰还是一个小型的海上医院,舰上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舱室和设备,不仅能够应对海上常见病的应急治疗,还可以施行常见的外科手术,在海上灾难救护、海外医疗援助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9月,入列仅半年的戚继光舰领命出征,搭载500余名海军学员和官兵,首次执行远航实习任务。2年来,戚继光舰先后搭载8批次近3000名学员完成海上实习任务。
一次远航任务中,戚继光舰两过赤道,历时82天、总航程2.3万余海里,跨越3大洋,穿越10个重要海区,12个重要海峡和水道展开海上实践教学,并成功访问了葡萄牙、意大利、斯里兰卡和泰国,技术停靠阿曼。访问期间,戚继光舰向世界展示了人民海军在装备和训练方面的最新成果,实习学员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人民海军加油!”当戚继光舰停靠葡萄牙时,华人华侨们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孩子,我带你踏上祖国的军舰,就算是带你回家了。”在里斯本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程晓茜遇到一位30多岁怀孕的华人女性,抚摸着自己肚子给尚未出生的宝宝听。
如今,戚继光舰已成为人民海军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无数海军官兵在此攀上瞭望世界的桅杆,眼界变得愈加宽广。自从大连舰艇学院面向世界招收本科学员之后,戚继光舰上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军学员。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领导告诉记者,搭乘戚继光舰走出国门后,学员们接触了更多关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军事外交这些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维层次,不断学会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
中国海军三次撤侨航迹遍及亚非欧相关阅读:
航迹(我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4·23”——人民海军的诞生日。1949年4月23日,这支舰队从江苏泰州白马庙起航,开始了它乘风破浪的航程。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发展壮大的人民海军,70年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我一直关注着这支舰队的航迹,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这支舰队的航迹……
劈波斩浪、风雨兼程……时而,它被隐进深深的浪谷;时而,它又被举上高高的浪峰。那条翻腾着点点银光的浪迹,像是一匹其长无比的绸缎,向着天边延伸着、延伸着……
我一直在关注着这支舰队的航迹。
作为这支舰队的一名舰员,我有过焦虑、有过期盼,当然也有自豪。多年来,我采访了众多官兵,结识了无数舰员,他们是这支舰队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支舰队的见证者。
就在三天前,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千里长江沿线,发起势如破竹的渡江战役。
23日傍晚,时任第三野战军东路渡江作战指挥部作战参谋的黄胜天接到通知,中央军委要求三野前委立即成立华东军区海军,首长决定黄胜天调入海军,任作战参谋。
“我们马上就要有自己的海军了!”黄胜天喜不自禁。
江南4月,柳枝吐绿,荠菜花开。黄胜天和先头部队成员于次日晨赶到八圩港码头,乘渡轮前往江阴,准备接收国民党海军起义部队。
细雨绵绵,战鼓催征。在小渡轮上,大家神情严峻。
有人点了点人数,说:“5名干部加8名战士,一共13人,这就是海军的先头部队。”
有人说:“这大概是全世界最小的一支海军了!”
有人满怀激情地补充道:“13人,将来一定会发展壮大成13万兵马!”
我曾经采访黄胜天,他十分感慨地说:“我至今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我们13人过江时的情景。其实,那时候大家根本不了解海军,不知道海军长得什么模样。但一想到我们也将有自己的海军了,便感到特别的向往和激动,虽然当时还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海军队伍……”
初创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
当时从国民党海军收缴过来的是“老”“旧”“破”“残”舰船。那些刚刚从战场上转隶而来的陆军官兵,扛着步枪,打着绑腿,身上还带着渡江战役的硝烟,他们中有人甚至不知道海水是咸的。使用惯了步枪和手榴弹,根本不知道海战应该怎么打。
1950年7月12日,华东军区海军和陆军各一部,对盘踞东南沿海披山岛的国民党守军进行登陆作战。这是江防炮艇大队“炮414”艇(25吨)参加的第一场海战。黎明时分,它像一把钢刀插向敌人强大的艇队,用的完全是陆军部队的那套打法:集中火力,快速突破,猛打猛冲,刺刀见红。敌艇落荒而逃,“炮414”艇猛追上去,将一敌艇尾部撞裂,致使该艇进水沉没。
被俘的一位敌艇长极不服气:“你们算哪门子海军?有这样打海战的吗?用艇撞,甩手榴弹,连刺刀都拼上了。”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这支军队在向正规化、现代化转化,这个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脱胎换骨和浴火重生。
我在关注着这条航迹,它翻卷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在撞击着我的心怀。
难忘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西沙之行。
若是今日,从北京去西沙永兴岛,乘飞机先至海口,再转机飞永兴岛。可那个年代,从北京乘火车到广州,再转乘轮船到海口,然后坐八九个小时长途汽车,才能抵达海南岛最南端的榆林港。榆林港到永兴岛必须乘船,我搭乘海军的一艘运水船,整整航行了一昼夜,才踏上这块遥远的国土。
在永兴岛的日子里,我常常站在沙滩上的抗风桐旁,向着茫茫的南方眺望,我知道向南是南沙群岛,再向南是曾母暗沙。然而,当时我们的舰队还不够强大,还无法日夜守护着祖国的海疆。
国际上习惯将近岸防御型海军称为“黄水”海军,将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将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走向深蓝,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梦想。
那时候,我们还属于“黄水”海军。
兵者,国之大事。没有一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中国和平发展就没有可能,民族伟大复兴更没有保障。
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人民海军官兵对于走向深蓝从来没有如此的迫切!
“航向180!”
“两进四!”
2008年岁末,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中央军委命令,海军南海舰队武汉舰、海口舰和微山湖舰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自三亚出发,一路南下,西沙、南沙、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印度洋……这才称得上远航,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深蓝。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在亚丁湾上空,每天都回响着护航编队播发的通告。在波谲云诡、危机四伏的亚丁湾,中国海军以其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素质,成为附近海域及当地值得信赖的一支和平力量。
10年来,中国海军共为3400艘外国船舶实施了护航,约占我护航船舶总数的51.5%;解救、接护的船舶中,外国船舶约占一半。
2015年春,也门内战爆发。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奉命紧急前往撤侨。
从3月29日到4月7日,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连续作战,先后辗转3国4港1岛,分5批将683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战火纷飞的也门。
中国海军也门撤侨行动,受到有关外交官点赞:“惊心动魄,扬眉吐气!”
这次行动是对国家理念的生动诠释,彰显着党和政府对公民的关爱。编队官兵闻令而动,无论是对时机、运力的考量,对规模、手段的准备,还是对方案、预案的应用,以及对现场临机处置的决断、把握,都力求果断、精准,体现了国家、军队针对境外突发情况的处置水平和紧急调配、调动资源的强大能力。
我曾经采访临沂舰舰长高克,他充满自信地说:“当我驾驶战舰进入战争背景下的亚丁港、荷台达港时,心中有一种豪情在翻涌,因为这体现了中国军队的能力与担当!”
高克和潍坊舰舰长张在歌、微山湖舰舰长汪科他们这批新一代海军舰长,年龄一般在三十六七岁至四十一二岁之间,全部毕业于海军舰艇院校,起点高,视野广,有血性,敢担当。更幸运的是,他们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伴随着人民海军的跨越式发展,大海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平台——他们的能力、素质和胆魄,直接关乎人民海军的战斗力!
2012年人民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乘着强军兴军的大势,赫然入列。
中华民族的航母梦已经做了百年了,海军官兵盼望航母也盼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拼搏奋斗,终于一梦成真。
一个雨后初晴的中午,我登上辽宁舰,站在那片辽阔的甲板上,心潮与大海的波涛一起翻滚。
我想起曾任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的罗阳。舰载机在辽宁舰成功着落,他却因为操劳过度,在工作岗位上壮烈殉职。
我想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在战机突发故障时,他拼尽全力挽救战机,却错过了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英勇牺牲。
人民海军在走向深蓝的征途中,永远伴随着奉献和牺牲。
我的心底还珍藏着一个细节——
上世纪80年代,四川一所山区小学的学生,把他们几分几角的压岁钱凑成的300多元人民币,寄到了人民海军报社。他们还写了一封《倡议书》,倡议全国的小学生捐出压岁钱,支援海军建航空母舰。
那封《倡议书》和300多元压岁钱,一直在激励着海军官兵们。
(作者为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
摄影:代宗锋
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6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