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一则海底捞“花钱即可插队”的新闻,让网友又吵起来了。 疫情缓解之后,市场迎来了可喜的“报复性”消费。但是,海底捞动辄三位数的等桌数,让人实在吃不消。据网友爆料,在网购平台花40元,就可以在线插队,大大缩短等待时间。 对此,海底捞官方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经查证此类产品为虚假排号信息,属于严重违规行为。”而在海底捞插队事件中,并不是海底捞通过VIP服务,让那些愿意出更高价的消费者得到了优先服务。 对此,海底捞不能装作看不见,而应该了解和解决问题。目前,海底捞的插队现象就是程序漏洞,别说成“价高者得”。海底捞回应孕妇可以插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文/沈彬
(作者沈彬,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则海底捞“花钱即可插队”的新闻,让网友又吵起来了。
疫情缓解之后,市场迎来了可喜的“报复性”消费。但是,海底捞动辄三位数的等桌数,让人实在吃不消。据网友爆料,在网购平台花40元,就可以在线插队,大大缩短等待时间。
对此,海底捞官方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经查证此类产品为虚假排号信息,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但记者实地体验后却发现,网上花钱后,等餐由3小时变成了15分钟。海底捞的服务员眼睁睁地看着暗访记者短时间内取了2个号,也没有明确阻止,只是表示:他们有权利把这个号作废的,“你在淘宝上买的有可能是其他人在网上排的号”,但还是允许记者用了这个号。
那么,这种插队行为公平吗?合理吗?
有网友认为,一个付出时间,一个付出金钱,这也是一种公平。还有人问:“你在银行里排长队,就没有被拿着金卡的VIP客户插过队吗?本来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就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市场派”观点。通过市场机制让“价高者得”,才能发挥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作用。但是,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海底捞,拿到了这40块钱的插队费了吗?并没有。钱流到了黄牛那里,流到了线上中介那里。
大家知道,很多游乐场有VIP手环或者VIP套票,只要多花钱就可以直接越过绝望的队伍,免排队参与项目。虽然这也难免让人“犯酸”,但是,游乐园是盈利性机构,价高者得本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在海底捞插队事件中,并不是海底捞通过VIP服务,让那些愿意出更高价的消费者得到了优先服务。相反,“插队”本身就是一个程序漏洞,既没有带来公平,也没有带来效率。
其实,网络卖家之所以能插队,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要么就是让消费者有偿借用自己的“黑海会员卡”,要么就是在小程序上无限地排队约号,再有偿转让。
很明显,当初海底捞给大客户办“黑海会员卡”,是为了增加客户的粘性,也预估到了这些VIP可能占用的服务资源。但是,现在“黑海会员卡”被有偿借用之后,让那些没有在海底捞有足够消费额的人,也占用了VIP的资源,更加剧了供给的短缺。这对于海底捞来说,也是一件吃亏的事,没有真正“粘”住VIP客户,又把其他客户给得罪了。
而且,通过“黑海会员”插队的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典型“内卷化”的过程。如果所有人都借用黑海会员卡插队,那么等于谁都没有插到队。而插队费没有流向海底捞,也就不会刺激商家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在没有增加服务供给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办法去插队,就是一场无意义的内耗,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却没有买到更高的效率,这形成了“市场失灵”。
对此,海底捞不能装作看不见,而应该了解和解决问题。目前,海底捞的插队现象就是程序漏洞,别说成“价高者得”。一方面应好好整顿一下VIP卡管理,严禁借用、转让;另一方面,找出排队小程序里面的“蛀虫”, 将反复排队的号贩子打入黑名单。这样,才能避免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避免无意义的“内卷化”。
海底捞回应孕妇可以插队相关阅读:
你不是服务好吗,我多要点礼物过分吗?海底捞:不过分
导读:对顾客百依百顺的海底捞,就像一个溺爱孩子的老妈妈,总是无条件满足需求的背后,是纵容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对底线的试探。
本文1997字;需6分钟阅读;阅读建议:先收藏后细读
01
我要求海底捞店员送礼物,很过分吗?
一直以来,海底捞的变态服务都是有口皆碑。
帮套手机壳、给长发顾客送皮筋、送果盘送玩具等等,都是常规操作。
而且大部分消费者也是认可海底捞服务的,但最近,知乎上一位网友提出了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
我在海底捞提出要店员送礼物的要求过分吗?
这个标题背后的故事,是这位网友曾多次光临海底捞,且前几次都是同一位服务员为其提供服务。
每次吃饭,这位网友都会获得这服务员赠送的情侣菜、小玩具、小零食等。
但在之后某次与男友一同前往海底捞消费时,相熟的服务员没有上班,而面生的服务员并没有在餐后提及要向这位顾客赠送礼物。
于是顾客便主动问及情侣菜和礼物的事,服务员有些诧异:您今天过生日吗?
顾客表示,不是过生日,只是想要一份礼物。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员虽然有些尴尬,但也依旧满足了该顾客的需求。
出了海底捞,顾客向男友抱怨刚才的遭遇,并表示“有落差”。
男友却认为她是在难为服务员。
姑娘与男友争辩不下,决定找网友评评理。
02
错不在你,在海底捞
虽然大部分网友都不认同提问姑娘的看法,但比起质疑姑娘本身,质疑海底捞的答案,获得的赞同竟是出乎意料的多。
其中一位回答者在回答中说起自己曾经的经历:
我之前在一家奶吧做兼职的时候,其中一项工作是把酸奶灌进塑料瓶,老板的要求是保持在250g到253g之间,有一次手抖加到了265g被老板发现,然后被狠狠骂了一顿。我狡辩说如果顾客看到这瓶多一点心里不是会感到开心吗,你做老板这么抠门怎么招揽顾客?她反驳我:如果顾客第一次买到的是这瓶多一点的,那他下一次买到正常的量就有可能会认为我们缺斤少两。所以我认为题主这个反应是人之常情,错依然出在服务员的身上,是之前的服务员对你太好了。
另一位高赞回答者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
从我的观点看这个事情,主要责任在于上一个服务员。虽然他有自助服务/赠送的权利,但是对象并不精准(海底捞很多小玩具是有特定赠送人群的,比如小孩、孕妇等)。加上频率太高导致顾客期望值拔得太高,以至于对正常服务反而产生了不满意的情绪,影响了除他以外大面积服务人员的顾客满意度。而海底捞其实最重视的就是客户满意度,上一个服务员说白了就是害群之马。如果我是主管,会感谢题主把这个问题反馈上来,并且快速找上一个服务员谈话以调整服务方式,迅速把一个团队整体的服务状态调整为一致状态。
03
海底捞真的把顾客“惯坏”了吗?
虽然创始人张勇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海底捞的特色不是服务,但这对改变消费者心目中海底捞的固有形象一点帮助都没有。
而且不得不说,海底捞的确有过不少“昏头”的决策。
2018年以前,海底捞一直有“允许食客自带食材”到店的小福利,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不让顾客因为吃不到自己想吃的菜而留下遗憾。
这个小福利随着海底捞步伐的前进,被带到了中国台湾。
谁知有人却抓住了这个漏洞,掀起了一股薅海底捞羊毛的潮流。
甚至还得意洋洋地在论坛分享经验,表示平时海底捞人均要八九百新台币(170至190人民币),但自带食材以后,只付锅底和酱料费,总费用直接压缩到了三百新台币。
这个消息传到大陆,立即引发了人们的效仿。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2018年初,那场4个人花72块吃垮海底捞的闹剧。
只点锅底和蘸料,其他食材全部外带,并且还要享受海底捞有求必应的服务。
这不论是在哪个国家的餐饮行业,都是耸人听闻的做法。
海底捞此举在台湾甚至遭到了众多餐饮业同行的统一抵制。
不少餐饮工作者感到愤怒又担忧,他们觉得海底捞会惯坏客人,如果客人全都自带食材,那还赚什么?
04
在海底捞,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回到前文的问题上,姑娘要求海底捞服务员提供礼物,很过分吗?
虽然过分算不上,但在大众眼中,的确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行为。
而海底捞对消费者一味的妥协,无疑是在助长这种行为的。
有支持提问姑娘的人非常直接地写到:
现在在海底捞,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别人问他要了他就给,你不问他要,那活该你没有。既然海底捞采用了这种提供额外服务的手段来吸引顾客,就必须要接受顾客对它的期望,你不再提供了我就是不满意,不满意难道就是顾客人品不好?
网上经常有人晒出孕妇或者特殊人员在海底捞不用排队,服务员会直接给他们安排座位,感谢海底捞的贴心。
但对于那些被插队的顾客来说,是否又是另一种心境?
问题下面,一位姑娘在海底捞做美甲的经历让人看着百感交集,原本轮到她时,突然被人插队抢先,只因插队者说了一句“我今天失恋了先给我做吧”。
人们在遭受不公对待时,往往是希望有一个权威的第三方站出来主持公道的。
但海底捞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纠正插队行为,反而顺势安慰起了失恋的姑娘。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纵容和溺爱,让海底捞变得像一个毫无原则的老妈妈,也让海底捞成为了各种各样奇葩事上演的秀场。
海底捞服务好,顾客任性点有问题吗?
在评论区唠唠呗~
本文作者:小白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知乎《我在海底捞提出要店员送礼物的要求过分吗?》部分回答
如有不妥,请后台联系我们
点击下方卡片“进入专栏”!和圈内的餐饮人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看“那些没落的餐饮大佬们”,吸取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