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年代中学时光刘心武先生入职的学校,老师统一被称之为“先生”。如今读到刘心武先生的著作《钟鼓楼》顿感兴趣盎然,京腔京味倍感亲切。刘先生在书中对北京四合院的描述,准确无误详细讲解了四合院的精髓。对于看惯了四合院的土著我也增加了好奇心!现把刘心武先生的描述摘录如下:“所谓四合院顾名思义就是以四组房屋以方形组合而成的院落。没有到过北京四合院的人,顾名思义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样的院落有什么稀奇呢?岂不单调寡味?其实不然。它在方正之中又颇富于变化,在严谨寡淡之中又蕴含着丰富多彩”
“如果说整个院落是一个正方形或准正方形,那么四合院的院门绝不会开在正面的当中,它一般都开在东南角(如果是与其相反而对称的那种四合院,则开在其西北角)。这院门的位置体现出封建社会中的标准家庭(一般是三世同堂)对内的严谨和对外的封闭。院门一般都是“悬山”式的高顶,顶脊两边翘出不加雕饰的“鸱吻”。地基一般都打得较高从街面到院门一般都设置三至五级的石阶。石阶终端是有着尺把高厚门槛的大门。双开厚木门的密合度极高,想透过门缝窥视里面几乎不可能的。当年门上都镌刻,漆饰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类的门联。门上有钹(类似民族乐器中的钹)故名。钹钮上挂着叶干涉金属片供来客叩击叫门,门边上往往有一对小石座或下方上狮或整个雕为圆鼓形”。
刘心武先生所描写的钟鼓楼附近的四合院,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特定文化景观。当年的生活场景时常凸现在眼前,历历在目生动而难忘。下面刘心武先生又面对崭新的生活场景作出了准确而细致地描述:“为了获得一个对今日四合院更准确的印象。我得提醒读者,几乎每家都在原有房屋的前面,盖岀了高低,大小质量不同的小厨房。而所谓“小厨房”则不过是七十年代以来北京市民对自己盖小屋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称谓
“小厨房”在北京各类合居院落,(即杂院,包括由大王府,旧官坻改成的多达几进的“大杂院”和由四合院构成的一般“杂院”)雨后春笋般地岀现。大大改变了北京旧式院落的社会生态景观。这是我们在想象今天北京的四合院面貌时万万不能忽略的”。
刘心武先生用心良苦,对于现实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了如指掌。对以往旧时的四合院现状又有一番描述:“一般说来,四合院是没有贵族身份的中层官吏,内务府当差的头面人物,商人,士绅,业主,名流以及从平民中涌现的暴发户和从贵族社会中离析岀来的破落戸,边类人物居住的地方。”
对于先生这种说法我是完全赞同的。
刘心武先生在《钟鼓楼》结尾大展鸿
图:“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青瓦,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