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名言:“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防微杜渐”这一成语即来源于此,意谓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要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丁鸿是东汉名儒,其才学品行先后得到汉明帝、章帝、和帝的赏识。汉和帝时升任太常、司徒。和帝虽继承皇位,但窦太后把持朝政大权,其兄窦宪官居大将军位,跋扈恣肆,欲谋叛逆。永元四年(公元92年),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以此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导致出现日食的不祥征兆,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听从丁鸿建议,撤窦宪官职并赐死,避免了一场大祸。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困难了。方孝孺先生的《逊志斋集》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身体强壮的郑姓青年,突然左手拇指生了一个像米粒般大的疹斑。郑君对此感到疑惑,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的人还是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郑君心中害怕,就去看医生,医生看了,告诉郑君这是特别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已影响全身,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如果在开始发病时,用艾草一天就可治好;三天以后,要用超过十天的药草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甚至会蔓延到内脏,有可能造成手臂残废,需要三个月的内外兼治才能治好。郑君听从医生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外涂良药,两个月后病好了,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方孝孺感叹: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是最后会发展到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小问题刚刚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啬那些细微的精力,忽视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精疲力竭,才仅仅能把祸患克服。
在古代,“微”是极小的计量单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称作“微”。“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事情成于微,也可败于微。文中借郑君生病而未能及时医治几乎酿成大错之事,说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中医治病十分注重疾病的预防,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指出最高明的医生是治疗尚未发病之时的“未病”,次等医生是治疗即将发病之时的“欲病”,最末等的医生是治疗已经发病之时的“已病”。
《鶡冠子》也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侯问扁鹊:“你兄弟三人,其中谁最善于治病?”扁鹊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听到神医扁鹊这样讲非常好奇,扁鹊说:“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意即长兄对于疾病,在其隐伏未发之时便已看到,并在未出现症状时便除去病源;二哥医治疾病,是在病情十分轻微时便予以治愈;而我却是在病人病情严重时,刺穿病人经络,使用含有毒性的草药,剖开病人肌体,才达到治病的效果。
中医说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身体已受邪但还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阶段,高明的医生能发现这些细微的症状,然后采用防治手段阻断其发展。在疾病的三个阶段中,“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也最困难。
人生不易当思微,治病如此,为人处世亦然。做人做事要常常审视自己,注意在刚刚露出错误苗头的“未病”之时谨慎对待,阻断其发展;在快要犯错误的“欲病”之时悬崖勒马,立即止步;在已经严重的“已病”之时,采取有力措施,找准“病症”,对症下药,如此才能避免“祸患常积于忽微”的状况发生,时时防微杜渐才不至于栽大跟头。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