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肚兜长什么样呢?兜肚又称“抹胸”,它是古代内衣的一种,这种内衣很贴身,形状近似菱形。这种内衣要系在脖子和腰间,可以包裹着胸部和腹部,可以起到保护脏腑的作用。 明朝时期,兜肚已经被广大妇女所使用,当时叫“兜子”。当时是用两块布料斜着剪裁岀来的,上尖下平。到了清代,主要有“兜肚”和“抹肚”两种款式的“抹胸”。 “兜肚”是一种短小贴身的并且缚于胸腹之间的一种“抹胸”;“抹肚”是一种束在腰腹之间的一种“抹胸”。 在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中就有关于“抹胸”的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朝时期,兜肚的外形一般是菱形,在兜肚的下面是三角形。一般都是用丝绸或者棉布制成的。在兜肚的上面有带子,穿时可以将其套在脖子上,腰部还有两条带子,可以绑在后面。 有些家中比较富有的,还用金链子当作系带,还有些小家碧玉型的女子用红色丝绢。在兜肚面上会有“连生贵子”“连年有余”“麒麟送子”等预示吉祥的绣花图案。 其中,绣花兜肚见得比较多.刺绣的主题纹样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比如说鹊登梅、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蟾等,这些大多都有吉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