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新华社上海12月23日电 在当前新冠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老年人该注意些什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近日表示,老年人群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被感染。12月22日下午,张文宏参加了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老年人如何居家防、居家治、居家健康”新冠防治健康大讲堂直播活动。张文宏建议,老年人所在的养老院、护理院等,要尽可能地避免工作人员将病毒带入院区。张文宏还表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段时间要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次。张文宏谈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新华社上海12月23日电(记者袁全)在当前新冠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老年人该注意些什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近日表示,老年人群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被感染。一是靠营养的摄入和加强,二是要减少感染的机会,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聚集,在户外务必戴好口罩。
12月22日下午,张文宏参加了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老年人如何居家防、居家治、居家健康”新冠防治健康大讲堂直播活动。他说,老年人的营养对于新冠防治来说很重要。他曾前往一家养老院,养老院在日常营养餐的基础上,每天免费给老人额外提供2至3个鸡蛋以补充营养,“蛋白质的摄入、营养的加强,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这样即使他们感染了新冠,也能有较强的抵抗力。”
“目前老人总体的新冠重症率很低,医疗机构也正在做充分的准备。当前新冠疫情还在逐渐蔓延,感染峰值的到来也会使重症率增多,对整个医疗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张文宏建议,老年人所在的养老院、护理院等,要尽可能地避免工作人员将病毒带入院区。他对养老院、护理院工作人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每天佩戴N95口罩对老人进行护理和照看;二是定期做抗原检测,避免整个养老机构的感染。
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张文宏说:“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感染后正确对待和观察病情。一是看有没有高热,如果高热连续几天不退,说明症状比较重;二是看有没有呼吸困难,如果有也是较重症状;三是看氧饱和度,低于93是比较危险的,低于95要警惕,需要及时就医;四是看脉搏,如果脉搏很快,要检查肺部、心脏是否受到了影响。”
张文宏还表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段时间要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次。就诊次数越少,被感染的风险越低。一旦感染,出现症状就吃药,但不鼓励乱吃药,如果多种药物一起吃,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
来源:新华网
张文宏谈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相关阅读:
老年人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张文宏:关键四个看,一看有没有高热;二看有没有呼吸困难;三看氧饱和度;四看脉搏
张文宏医生:老年人要这样加强自我保护
在当前新冠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老年人该注意些什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近日表示,老年人群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被感染。
一是靠营养的摄入和加强
二是要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锻炼和户外活动
但要避免聚集
在户外务必戴好口罩
12月22日下午,张文宏参加了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老年人如何居家防、居家治、居家健康”新冠防治健康大讲堂直播活动。他说,老年人的营养对于新冠防治来说很重要。他曾前往一家养老院,养老院在日常营养餐的基础上,每天免费给老人额外提供2至3个鸡蛋以补充营养,“蛋白质的摄入、营养的加强,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这样即使他们感染了新冠,也能有较强的抵抗力。”
“目前老人总体的新冠重症率很低,医疗机构也正在做充分的准备。当前新冠疫情还在逐渐蔓延,感染峰值的到来也会使重症率增多,对整个医疗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张文宏建议,老年人所在的养老院、护理院等,要尽可能地避免工作人员将病毒带入院区。他对养老院、护理院工作人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每天佩戴N95口罩对老人进行护理和照看;二是定期做抗原检测,避免整个养老机构的感染。
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张文宏说:“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感染后正确对待和观察病情。一是看有没有高热,如果高热连续几天不退,说明症状比较重;二是看有没有呼吸困难,如果有也是较重症状;三是看氧饱和度,低于93是比较危险的,低于95要警惕,需要及时就医;四是看脉搏,如果脉搏很快,要检查肺部、心脏是否受到了影响。”
张文宏还表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段时间要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次。就诊次数越少,被感染的风险越低。一旦感染,出现症状就吃药,但不鼓励乱吃药,如果多种药物一起吃,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
杭州健康码又更新
新增2个功能
今天,杭州健康码页面下方的服务按钮,又有更新。新增了“抗疫健康驿站”“互联网医院”等功能。
点开“抗疫健康驿站”,除了能查询到各区县24小时疫情防控电话,还能直接进行各医院的预约挂号。
点开“互联网医院”,则可以通过“新冠通道”、“电话咨询”、“心理咨询”等渠道,在线问诊。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