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他的笔下,葛朗台是一位吝啬贪婪的守财奴。他信奉“金钱就是一切,金钱就是中心”;他为了金钱,可以自私到不惜任何代价、不顾任何亲情温暖。
所以,故事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而事实上,葛朗台太太和女儿欧也妮,也确实没能迎来岁月静好。她们一个缠绵病榻、一病不起;一个孤独终老、郁郁寡欢。而葛朗台,纵使他拥有千万资产,临终时也没能带走一分。
在巴尔扎克的笔下,葛朗台不仅爱钱,还很自私。而他的太太和女儿,却终其一生,活在了他用自私编织的牢笼里,无力摆脱。所以,巴尔扎克通过《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想告诉我们:勇敢地远离自私之人,你才有可能真正的远离悲剧。
1. 表面上是金钱带来的不幸,其实是自私带来的悲剧
与其说葛朗台的人生目标是赚钱,不如说他被金钱奴化。因为拥有丰厚资产的葛朗台,依然生活节俭到令人发指。他住在破旧、阴冷、摇摇欲坠的房子里;他从不花钱买菜、也不购买新衣服。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严以待人。在葛朗台家,妻子和女儿欧也妮,根本没有使用金钱的权利。葛朗台甚至可以为了钱,自私到不顾妻子的性命,用女儿的幸福做赌注。
葛朗台很自私,他只会考虑自己的得失。妻子生病后,他不闻不问,直到律师跟他说,女儿拥有妻子的遗产继承权后,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假惺惺地向女儿示好,以达到使其放弃继承权的目的。在葛朗台的心里,妻子的性命、女儿的安危,都不值一提。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别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利己主义指的是任何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立场出发去看待一切问题,根本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而仅仅去追求自我利益的 一种心理。
葛朗台为了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不惜去牺牲女儿的幸福。欧也妮从小身边就有很多追求者,这些人看上的都是葛朗台的钱,而葛朗台明知如此,却处心积虑地利用女儿当筹码,算计着这些人。当女儿把自己的金币给了堂弟查理时,葛朗台不顾女儿的心意,只因损失而恼羞成怒。于是,他不顾妻子的劝阻,将女儿锁了起来,并只给她吃冷水和面包。
西方《圣经》上记载:人有七宗罪,自私是人性一处最深的毒眼。
葛朗台拥有利己主义的思维,所以他习惯了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并凡事权衡自己的利益得失。他不仅亲手断送了太太和女儿的幸福,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丑恶的自私。
2. 若非软弱,又怎会悲剧?
如果说,拥有一个自私自利的父亲或丈夫,不足以让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悲剧散场的话;那么,软弱就是加速悲剧进程的催化剂,一步步推着她们,走向了悲剧。
葛朗台的原始资本,绝大多数来自于太太的娘家。但令人讶异的是,葛朗台太太在家中居然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葛朗台太太甚至软弱到,连自己手头微薄的生活费,都要全部“借”给丈夫的地步;女儿被丈夫惩罚,她更是软弱到束手无策,甚至是病倒。而对于欧也妮来说,如何使用自己的金币,是自己的权利。可她却害怕告诉父亲金币的去向,甚至因为软弱,而不敢反抗父亲的惨无人道的惩罚。
对于她们来说,虽然软弱,给她们带来了不幸。但,在当时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人本就该依附于男人,听命于男人。而且在她们的心里,葛朗台就是权力的话语者。
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过权力话语理论。凡是能够服从权力话语者的,这些个体被认为是符合社会标准的,即是一个合格的个体。而不服从者,就会被归为异类,这些个体是要受到谴责,严重者要受到惩罚改造。
长久以来,葛朗台对妻子和女儿的限制,变成了她们理所应当要遵守的“规则”。葛朗台一直在不断加深这种“规则意识”,并让她们从骨子里觉得,不遵守就是一种罪过。而这种意识的加深,也成了她们不得不选择软弱的理由。
所以,欧也妮虽然花了自己的金币,却还是会抱着一种负罪感;而葛朗台太太明明是遗产的继承人,却仍然忍耐、包容着丈夫的一切,不敢有一丝的违抗。
3. 多种修辞方法并用的细节描写中,尽显葛朗台的自私自利
在《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中,有许多细节的描写,而这些细节描写之所以生动、真实,又离不开多种修辞方法的并用。而且,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下,葛朗台自私自利的形象,也更加饱满、丰富。
·衬托
金钱控制法律、控制政治、控制风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管什么义与不义,只要能够达到尘世的天堂,享尽繁华之福,化心肝为铁石,胼手胝足地去争取暂时的财富,这是今日最普遍的到处都揭橥着思想,甚至法律上也这样写着。
俗话说,“红花配绿叶”,红花只有在绿叶的衬托下,才能显得格外娇艳。同样的,葛朗台的自私,也要通过衬托才能更深刻。而环境和人,始终是相互制约、彼此衬托的。所以,为了衬托葛朗台的自私,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风俗情况,做了许多的描述。
通过“金钱控制一切”可以看出,在当时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们对金钱趋之如骛。而这种现象,也直接影响了葛朗台的性格,甚至导致了他的价值观开始扭曲。而“不管什么义与不义”,也写出了当时的人们,在追求金钱过程中的底线全无。所以,在这种只顾自己不顾道义、更不顾别人利益的社会衬托下,葛朗台自私的形象,才会更加饱满。
·对比
到她拿到那五个路易的时候,丈夫便对他说:“借几个子儿给我,行不?”仿佛他们的钱袋是共有的。可怜的女人一贯听忏悔的神甫说,丈夫是她的主宰,她的主人,觉得能为丈夫做点什么事是人生一乐。
通过对比,把对立的两个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是为了让读者分清好坏。这一段是葛朗台太太得到丈夫给的金币后,又被“借”走的描写。葛朗台太太拥有慷慨的胸怀,对丈夫有求必应,因为她觉得这是应该的,也是妻子必须要做的;而对比之下,握有万贯家财的葛朗台,却自私到连太太微薄的生活费都不放过。
葛朗台的自私,在葛朗台太太的慷慨下,被无限放大。作者将这两个对立、矛盾的人摆在一起,就是为了让葛朗台自私的本质,变得更加清晰。
·比喻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这一段是葛朗台发现查理留下的金匣子后,他的反应。老虎是一个充满胜负欲和占有欲的动物,葛朗台虽年迈,但面对金子,却仍然能如“老虎”一般,两眼放光、动作敏捷。
而“纵”“扑”“撬”“放”等一连串的动词,也给了读者视觉上的感受,让脑海中葛朗台贪婪、自私的形象,更加立体。
在巴尔扎克的描写下,葛朗台自私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不再是书中的人物,而是从书中走出来的生活中的人物。
4. 鼓起勇气,远离自私的人,你才能真正的远离悲剧
因为自私,葛朗台不顾女儿的幸福、不屑妻子的性命;因为软弱,欧也妮和葛朗台太太,处处忍让、也没有勇气违抗葛朗台。甚至直到葛朗台去世后,欧也妮也依然在金钱的魔咒下,履行着“照管金钱”的义务。
如果你的家人或是爱人,也是一个自私鬼,那你是会像欧也妮她们一样,选择软弱地顺从;还是会勇敢地摆脱这些自私鬼呢?张爱玲选择了后者,所以她勇敢地告别了自私鬼,也远离了自私鬼带给她的悲剧。
当原生家庭并不美满的张爱玲,遇到胡兰成之后,她以为遇到了这世上最懂自己的人。所以,她卑微地听从着胡兰成所有的安排。但胡兰成却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一面花着张爱玲的钱,一面追求着所谓的“自由”;他处处留情、佳人不断,只在乎自己是否快乐,而不惜给张爱玲带来痛苦。
日本投降后,胡兰成逃到了浙江温州。在那里,胡兰成为了满足私欲,又有了新的女人。于是,张爱玲经过了一年多的思考后,决定不再软弱,并勇敢地向胡兰成提出了分手,她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虽然痛苦,但张爱玲必须要为她与胡兰成画上句点。因为只有远离自私的胡兰成,张爱玲才能结束所有的痛苦。
王尔德曾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生活中,有些人活成了葛朗台,他们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牺牲了别人的幸福;也有些人活成了胡兰成,凡事只考虑自己,不惜伤害爱自己的人。面对生活中至亲至爱的自私之人,那些像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一般的人,只能在软弱中忍气吞声;而那些像张爱玲一般拥有勇气的人,则能够及时止损,并远离那些自私的人。
人生本就是一个筛选和舍弃的过程。而人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将时间放在了不值得的人身上。只有远离了自私自利的人,我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值得的人身上。但愿我们都有勇气远离自私的人;也但愿每一个勇敢的人,都能远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