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书旗(8年1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也是缅怀烈士的节日。
70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整整70年了,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而当年的抗日英雄们,我们仍不能忘记。那些英雄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国家的勇气,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他们,就是我们要永远缅怀的烈士。
杨靖宇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抗日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党把他派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活动,他走打哪里哪里就燃起了抗日的烈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日寇为了巩固后方,以30万兵力“讨伐”抗日联军。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同志只得把部队化整为零,与敌人进行麻雀战。日寇几十万人“围剿”了两个多月,也没找到杨靖宇同志的部队。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知道了他的下落,便以重兵将他围困。杨靖宇同志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壮烈牺牲在密林中,战友们找到他的尸体后,发现他的肚子里都是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原来在被敌人追捕的时间里,他没有任何吃的食物,只能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
当时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他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她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赵一曼牺牲之前,最想念儿子赵掖贤,临刑前一天,她给“宁儿”写了一封遗书,读来催人泪下——“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当年,正是这些爱国青年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而保卫国家,现在,在东北长大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缅怀他们。
如今,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更应该具有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心,更应该继承先烈们的精神,更应该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