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医护减员超6成 回升需1个月

   2022-12-17 多特软件0
核心提示:正文摘要:“诊室24小时没有空闲的时候。最早第一批感染的医生还允许休息,而现在,即便感染发着烧,只要还能坚持,医院就要求继续上岗,穿着防护服继续接诊患者。”12月15日晚,宋医生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发现儿子脸是红的,一摸额头发烫,做了抗

正文摘要:

“诊室24小时没有空闲的时候。最早第一批感染的医生还允许休息,而现在,即便感染发着烧,只要还能坚持,医院就要求继续上岗,穿着防护服继续接诊患者。”12月15日晚,宋医生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发现儿子脸是红的,一摸额头发烫,做了抗原果然阳性。医护感染超60%,是受新冠冲击严重地区各类医疗机构的普遍状况。北京电力医院的王医生上周也阳了,他是科里第一个被感染的医生,截至12月15日,他们科室18名医护人员中,只有3名护士还没被感染。
业内:医护减员超6成 回升需1个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又怪敌对势力!疫情之下医院减员 需要更高政治觉悟

这个五一劳动节假期,看到咸阳市妇幼保健医院医护人员要被裁撤的新闻,大家肯定都觉得有点不舒服吧。

木叔这篇评论来说说这件事。

之所以关注这个新闻,其实是看到了涉事的咸阳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则声明,提到了这件事可能被外国敌对势力利用的措辞。

都什么年代了,外国敌对势力还故意跑到三线城市去找茬?还是先关心网友和医护人员的心情吧!

当然,无论这家医院的措辞如何,还是要看事情的始末缘由,不要过于情绪化。

因此作为媒体人,第一感觉就是要还原事件的过程,由此才能判断是非曲直。

毕竟媒体人都习惯于对正反双方的态度综合评判。

1)看了护士们的说法,她们认为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没什么不当,而且还听从指挥到前线去救治病人,所以被辞职感觉很委屈和愤怒。

2)也听了当地涉事医院的态度,称这是2019年12月就要做出的决定,只是因为发生了疫情,所以才推迟了半年左右实施,没有什么猫腻。

木叔认为,这件事从法律角度来讲是正常的,涉及到的是合同纠纷,而且已经进入劳动仲裁程序,说明相关司法机构也认为这是法律问题。

但还要说的一点是——

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同方式会达到不同效果。特别是敏感时期更是如此。

此事发生的时机和涉及的人员都是比较敏感的。

如今全国还在抗疫,所涉及的医护人员曾到一线去支援。因此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其实可以更柔性化,更人性化。谁也不愿意看到刚从疫区回来,就要被辞职的事情发生吧!

将心比心,要照顾到相关人员的情绪,也要照顾到整个社会的情绪。

所以木叔很希望两方最终能面对面协商解决,避免法律途径带来的没有人情色彩,给网民和社会造成更大情绪上的冲击。

至于涉事医院说这件事可能被国外敌对势力利用,这有点上纲上线。

如果医院真有这个政治觉悟,肯定也不会在这时候做出以上的举动。

也会避免让此事在劳动节前后发酵。

所以,对医院而言,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别拿外国人当挡箭牌了。

医护减员六成,回升需一个月,张强呼吁医学生:你不能早早倒下!

“诊室24小时没有空闲的时候。最早第一批感染的医生还允许休息,而现在,即便感染发着烧,只要还能坚持,医院就要求继续上岗,穿着防护服继续接诊患者。”

撰文 | 凌骏、田栋梁

12月15日晚,宋医生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发现儿子脸是红的,一摸额头发烫,做了抗原果然阳性。“他爸爸在家都不知道他发烧了,没办法,防不胜防。”

宋医生的儿子是她家中第一个感染发热的成员,儿子一直在家上网课,孩子父亲因为单位实行错峰上班,也很少去单位,只有她每天往返医院,因此,她猜测很可能是自己把病毒带回了家。“我前两天喉咙有点不舒服,但症状也很轻,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宋医生说,“但我到现在为止,核酸还是阴性的,这也跟个人体质有关。”

宋医生是武汉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据她估计,她们医院医护感染率至少也达到了60%。她所在的医疗组有4位教授和5名住院医生(硕士研究生、规培学员),现在只有她和另一位教授还在工作岗位,其他人都感染了。

医护减员六成,回升将需一个月

医护感染超60%,是受新冠冲击严重地区各类医疗机构的普遍状况。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向“医学界”展示了他们当前的排班表,超半数的人名后面都有个红色加号,代表着新冠阳性、发热。他们科一共37人,目前除了几名休假的孕妇和4名支援其他科室的医生外,只有5个人还没有阳。

“单位不催,但患者着急,现在医护感染超60%,都有症状,只是轻重问题。”12月15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在微博写道。她也是被感染者之一,正在居家休息。

宋医生记得,从12月12日(周一)开始,陆续传出同事被感染的消息,医院人事处也开始登记不能到岗的医护人员,她估计目前在岗的医护人员只有40%,人手确实非常紧张。这与她之前想象中的放开后会发生的情形不太一样,她没想到放开之初医生感染率会这么高。

北京电力医院的王医生上周也阳了,他是科里第一个被感染的医生,截至12月15日,他们科室18名医护人员中,只有3名护士还没被感染。王医生告诉“医学界”,科室大量减员是北京各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我的同学遍布北京各大医院,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医护人员减员很多,相应的病人也少了。平时宋医生的医疗组要管理25个病人,现在病房里只有十一二个。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外地患者少了很多,本地患者中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病,也都尽量选择延后就医,现在病房里收的都是急危重症病人。

“放开以来,入院的病人本来就少了。”广州某三甲医院麻醉科陈医生告诉“医学界”。近半个月来,陈医生所在麻醉科有超1/3的医生都被感染,科室出现了明显的减员,“但由于常规的外科手术量大幅减少,目前也都还能应对。”

据宋医生观察,护士的压力要比医生更大一些,因为护士要照看的病人更多,好在之前去支援方舱医院的护士正在撤回来,所以目前医院还没到不能承受的地步。而且随着最先被感染人员的康复回归,宋医生预计医院的人力会从维持在40%左右,然后再慢慢回升,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

多位医生均对“医学界”表示,面对常规手术改期的问题,随着医生一批批地康复,后续在人力上应该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科室里三十多位医护人员都已经被感染了一遍,目前最后一批感染的人,也开始陆续恢复返岗。”吉林某三甲医院的陆医生告诉“医学界”。

医院已经开不出退烧药了

据北京电力医院的王医生观察,从上周起,他们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就持续上升,如今至少是往常的6倍。

“大多数患者来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对症治疗的药物,但除了中药,我们医院所有的解热镇痛药都没有库存了。医生也只能给到患者一些建议和心理疏导,能做的很有限。”王医生说,“只要不是病情危急,我们现在都建议发热患者先自行在家服药、观察,尽量不来医院。”

在王医生看来,无论是公众、医护人员、还是整个医疗机构,都没有做好“突然放开”的准备。

陆医生也有相同感受。从11月底开始,他所在的医院陆续从各个科室抽调人手,支援发热门诊。目前该院发热门诊共有10余个诊室,30多名医生24时轮班开诊,医疗服务能力是平时的约4倍,但相对应的是,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成倍上升。

陆医生也是抽调去支援发热门诊的一员。他说:“诊室24小时没有空闲的时候。最早第一批感染的医生还允许休息,而现在,即便感染发着烧,只要还能坚持,医院就要求继续上岗,穿着防护服继续接诊患者。”

陆医生告诉“医学界”,目前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数是高龄老人、儿童以及高烧三天以上的患者。“但昨天开始,医院已经开不出退烧药了,持续高热的患者只能打退烧针。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劝患者回家休息,连我们自己上岗的医生发了烧,想用点布洛芬也没有。”

但在武汉,也许是经历过2020年的疫情后,居民都有了应对经验,宋医生并没有看到医院发热门诊有很多人排队。虽然放开后的第一周,武汉也出现了哄抢退热药的现象,在药店买不到药的人就到医院里开药,但为了保障真正需要的重点人群用药,医院很快做出调整,只有急诊科、呼吸科、儿科、ICU等科室可以开退热、镇咳等药物,其他科室医生均不能开这些药。

压力最大的还是急诊科,滞留病人多,收住院慢。为了缓解急诊科压力,宋医生所在医院医务处每天会把急诊滞留病人列一个清单,发给各科主任。“一看我们神经内科有好几个病人了,就加快病房周转,达到出院要求尽快安排出院,尽量把床位留给急诊患者。”

给住院医生带来怎样影响?

中国目前有30万正在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这些住院医师也是今后中国医疗队伍的新生力量。身为规培基地的导师,宋医生也有些担心,这次疫情会影响这些规培学员的培训计划,让他们日后走上临床医生岗位后,在知识结构和临床技能上有所欠缺。

秦医生是2020级神经内科专硕研究生,她的导师就是宋医生,她是医疗组5个住院医生中最后一个阳的。

12月14日,她感觉有点不舒服,宋医生让她先休息一下,但15日早上她依旧到病房参与查房。在查房的中途,她说她眼睛疼得难受,一量体温38.9°,测了抗原是阳性的,这才回去休息。

根据年资,医生值班分为一线班、二线班、三线班,年轻的住院医师往往都在一线。在工作群里,宋医生看到有些住院医师说,自己抗两天就过去了,预计周六就能回来值班,让她有些感动。

规培的住院医生发烧了,宋医生让他们好好休息,等他们康复后能返岗了,也鼓励他们尽快返岗。“临床轮转只有33个月,还要准备论文、答辩、各种考试,稍不留神可能时间就不够用,如果因为疫情原因,离开临床一周、两周,甚至一个月,这个时间就很难补回来了。”

有些规培学员提出,因为疫情原因影响的学业不应再补了。宋医生认为,不补其实是个人的损失。因为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上后,如果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到神经内科学习了,但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患者,这时候怎么处理?因此,宋医生常对学生说,这三年的规培是一次学习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再也没有了。

“如果现在不补上缺的课,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专业上就始终会有一个缺陷存在,这个缺陷现在补可能只要一个月,以后补可能几年都没有机会。”

12月15日,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也专门发文,回复一位困惑的医学生,他在文中写道:只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士,才会有机会成为勇士或者将军。今天的困难和挑战,也正是你们未来成为优秀医学专家的历练机会。前提是你不能早早倒下!

张强还分享了5点建议给这位困惑的医学生:

1、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保护好自己。2、遇到自己知识和能力所限时,勇敢地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帮助。3、学会取舍,把控轻重缓急,最大程度保存体能。4、把正确的防疫抗疫知识传递给家人和周围。5、践行生命至上的理念,于医于患。

宋医生也认为,这次疫情对正在规培的住院医生们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现在不积累足够的经验,如果将来有更厉害的病毒,你是不是更束手无策?”

宋医生说,“我们现在并不强求孩子们非要留下来,如果想回去,我们也同意,但我们还是尽量想让大家坚守抗疫一线,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的工作日常了,的确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但这个风险在哪里都有!”

(了解更多,请在手机端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关注医学界网站、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