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高二普通班语文徐老师的一节课。因为疫情原因,这节课是以网课的形式进行的。受网络和设备的影响,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徐老师在课堂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关于课堂的严谨性、严肃性问题。课堂不仅要生动、活泼、有趣,也需要有一定的严谨性和严肃性,这是课堂有序性和有效性的保证。这既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
徐老师在展示一段资料后,对学生说:“同学们瞅一眼就行了”,然后很快翻过去。这给人很随意的感觉。课堂教学资料,需要老师认真安排,要么课后发给学生自己阅读。再有就是,徐老师想给学生放朗读的录音,结果说放录音可能会卡,就不放了。在讲解“试看取当年韩五”这句时,漏掉了一个“取”字。这些细节问题,都会影响课堂的严谨性。
在提问环节,一名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回应。这种情况需要认真,不管什么原因,不能直接迈过去。网课期间尤其要抓好这些问题,提高课堂的严肃性。
二是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本节课徐老师让两个学生进行了朗读,但是这两个学生是“读”,不是在朗读。既没有文字的美感,也没有情感的体现,很直很平地念了下来。对于语文学科,朗读是重要的训练内容,也是学科价值所在。语文老师应该重视朗读的指导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技巧,这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课堂设问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知识面要有一定广度。老师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和长度,能够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并且有一定思考的长度。如果问题过于零碎,并且多是二选一,或者猜左右拳式的提问,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徐老师的问题多是“对不对”“是不是”“是贬义还是褒义”这样的形式。学生不需要过多考虑就能回答上来。课堂看似进展得顺利,实际上学生没有机会形成较长的思维链条,思考的深度很浅。当学生独立去面对一个问题时,没有老师的不断提示和引路,很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类似于“喂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
在讲解“长缨”典故时候,有两点可以改进,一是长缨有多种释义,这个需要需要给学生讲清楚,二是这个典故取自《汉书》,在柳宗元、陆游、毛泽东的诗词中都用过,老师可以在这方面扩展一下。这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力。
四是课堂要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学生做完一项活动后,老师要进行评价,给予表扬或者肯定,或指出问题,提出要求。课堂评价需要及时、准确、有鼓励性,
五是关于网课新思维的问题。网课跟在校课堂有较大区别,需要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一是即时互动受到网速限制,可以提前下发问题,学生提前准备。既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有利于课堂互动顺利进行。二是有很多知识不需要老师亲自讲解,学生守着网络,可以自己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六是高中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必要的练习。徐老师在本节课中没有一个练习题,尤其是针对性的练习题。这不利于强化知识的运用。
七是需要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文章升华,发挥优美文章的教育价值。这是语文课堂最终的教学目标,需要重点设计。
对于其他老师的课堂,听课者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评价,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课后也跟徐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交换了意见。对于评课,授课老师能够接受的,可以进行改进;不能接受的,大可不需要理会。
【欢迎关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