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在我国近代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吉林长春,诞生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现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第一辆解放牌卡车——CA10,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牌”轿车。在辽宁沈阳,有我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都是我国汽车产业核心区之一。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图片来源:中国一汽
但当新四化浪潮席卷而来时,汽车城市、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等都开始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在这过程中,长三角、珠三角顺势而上,依托燃油车产业链基础优势快速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得多家头部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落地。再看东北,或许是“水土不服”,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落地驱动力不足,除了一汽系和华晨宝马两大本土车企外,难以吸引其他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
近年来,东北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位于东北的燃油车销量增长疲软态势明显。吉林2021年乘用车年产量相比四年前减少了近55万辆,跌至127万辆。
照此发展下去,东北在新一轮汽车之都抢位赛的竞争中,能拔得头筹吗?
“吃老本”的东北
千禧年前后,东北就逐渐形成了以长春、沈阳两地为中心的燃油车供应链体系。其中,吉林以一汽系为主,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奔腾、一汽红旗等;辽宁除华晨宝马、华晨汽车、华泰汽车等本地车企外,还吸引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奇瑞等整车企业落地。
在全国各省市汽车年产量中,吉林一直是TOP10 的常客。数据显示,2010年,吉林省汽车产量达167万辆,国内市占率达9.1%。
2018年是个分水岭,随着我国汽车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叠加消费结构升级,整个汽车产业格局被打破,资源逐步向头部车企集中,高端化、电动化转型趋势加快。新一轮汽车淘汰赛加速,低端整车企业首当其冲,位于东北的华泰、华晨、一汽吉林陆续退出市场,一汽奔腾、黄海汽车等表现不温不火。连番变化导致吉林、辽宁燃油车年产量减少。
2019年,吉林年产量为130万辆,产能利用率63.6%,排名跌至第6。由于一汽红旗年产量的上涨不足以抵消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产等量下滑带来的影响,吉林去年产量排名虽然升至第5名,但年产量(127万辆)和年产能利用率(56.5%)双双下滑。辽宁的年产量从2016年开始下滑,由132万辆降至2021年的115万辆。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辽宁年产量将进一步缩减至百万辆以内(95万辆)。年产量减少主要是华晨宝马、奇瑞年产量下滑所致。另外,华晨宝马受芯片短缺影响产能减少。
而与之相较的是,上海年产量略有上升,广东则稳定在300万辆左右。这是因为,上海、广东等省市有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弥补了燃油车产量下滑带来的影响。后起之秀安徽更是凭借蔚来、大众(安徽)等新能源汽车项目,2022年产量有望达到110万辆,超过吉林跻身第七名。
吉林、辽宁虽然也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但主要是一汽系和华晨宝马牵头,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落地甚少。还有个明显的迹象,一汽系和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向南迁移,如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设在天津,一汽-大众MEB工厂落地广东佛山,华晨宝马与长城的合资项目落户江苏张家港。反观上海、广东,已有特斯拉、集度、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等新能源汽车整车落地,有利于扩大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来看,在新一轮汽车之都抢位赛中,吉林、辽宁的竞争力略有下滑。
市场空间不足?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主要还是靠政策驱动,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更为雄厚,政府能为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消费端持续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速度和效率。而东北,或许是因为地理环境受限,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低等影响,发展优势不足。
从自然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不适合东北。东北冬季冷且长,最冷时温度在零下20度以下,时长接近五六个月。有业内人士表示,零下15度以下,纯电动车实际续航一般是NEDC续航的50%-60%左右,还会面临充不进去电或充电过慢,部分产品隐藏式门把手打不开等问题。甚至在极端环境下,搭载铅酸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容易造成永久损害。
图片来源:华晨宝马
不过,新能源车电池不耐低温的问题,有望随着技术提升得到解决,比如电池包自加热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等。有业内人士表示,理论上来看,固态电池技术可解决纯电动车馈电问题,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他认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要到2025年后。
另一大阻碍纯电动车在东北普及的因素,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虽然东北大部分住宅区的车库现在使用的是暖库,停车状态的馈电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公共充电桩数量少是一大问题。以长春为例,截至2021年底,长春市建成公共充电桩373个,与电动汽车的比例为1:11.4,建成2座公共充电站,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不足。沈阳目前已建成2000多个公共充电终端。长春和沈阳两地的充电终端数量,远低于深圳、上海等地。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排名靠前的10大省份是广东、上海等城市,合计占比达71.7%。
正因如此,东北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偏低。目前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中,没有一家来自东北。今年5月,沈阳和长春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合计为3500余辆,仅是第一名深圳的四成。两大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刚突破10%,而同为一线城市的杭州等渗透率超30%。
图片来源:华晨宝马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东北各省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显示,有计划提升电动车的用车环境和便利性,增加公共充电桩和大型充电站等数量。事实上,东北冬季平均温度与挪威相差不大。但挪威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完善,消费者环保意识高和购买能力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远高于东北。据挪威道路协会(NRF)数据显示,该国2021年电动车销量占总销量的65%。
如果本地人购买能力提升,环保意识增强,在电池技术发展、充电等配套设施完善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可为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如何再立新?
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充满不确定性,东北更应掌握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博弈的筹码。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东北围绕一汽集团、华晨宝马可形成较为完备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可借鉴欧美某些地区不作为“主要消费生产”,而是聚焦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研发。
一汽集团、华晨宝马现在是东北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两大主力。一汽-大众奥迪、一汽红旗等在长春陆续投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刚启动,规划年产能15万辆,计划2024年底前竣工。一汽红旗2020年总投资78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年产能20万辆。华晨宝马沈阳里达工厂日前开业,总投资150亿元。以一汽集团、华晨宝马为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东北能吸引更多汽车相关企业落地建厂。如2022年初,一汽集团与比亚迪合资电池项目已落户长春,总投资135亿元。
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图片来源:华晨宝马
不仅如此,车企通过大连港可缩短出口至俄罗斯、内蒙、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距离。华晨宝马沈阳基地产品正从大连港出口至海外,而奇瑞、东风日产等东北生产基地都位于大连。
广阔的土地资源,是东北区别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另一大优势。据长春市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今年5月拿到一块工业用地,土地面积153.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仅388.5元每平方米。小鹏去年底竞得广州一块面积10.24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成交均价高达1.5万元每平方米。
东北虽然缺乏发展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的土壤,但其如果依托原有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同时整合土地、港口等优势资源,聚焦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业研发,或将有再“立新功”的机会。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