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李白,并不仅仅是后人所了解的“诗仙”、“酒圣”,他还是一位行达天下的侠客。
李白的侠体现在他的剑,常言道“宝剑配英雄”,李白身为一个侠客,怎么会没有贴身利刃?“剑,兵中君子者也。”李白正是手握着剑,浪迹江湖,快意恩仇,仰天长啸,放浪不羁:“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二首》其二);“倚剑登楼台,悠悠送春目”(《古诗五十九首倚剑》);“闲过信陵饮,托剑膝前横”(《侠客行》)。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李白,并不是我们心中所想象的那个外表儒雅,朱唇玉面,身饰华服,正襟危坐的懦懦书生。连他自己也说“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且游猎篇》)所以他很可能是一个满脸虬髯,身着短衣,一手提马缰,一手握宝剑的游侠。
作为一个游侠,不会饮酒是不行的,说实话李白的酒量确实很大,“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他甚至有时为狂饮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这就恰恰印证了李白是一位真正的豪侠,酒就是他“豪”的最佳体现。为此,他的好友杜甫还曾劝慰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李白和杜甫虽为好友,然而他们在文化积淀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要做到一个真正的侠客,内心还要充满爱,这种爱是对于天地间苍生的博爱,也就是“侠心”,李白的“侠心”就体现在他的爱国、爱民上。
他曾路见不平,仗剑杀人,他自己也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然而在他看来,真正“侠”的定义并不是仅限于路见不平,仗剑相助,而是应该更广泛地拯救百姓于水火。所以在李白诗中,可以反复看到“贤思高举”的渴望。姜尚、管仲、诸葛亮,这些人物原先都是埋没在社会下层,后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君主所钦佩,故而得到礼敬,且委以安帮大任。
李白一直想跟他们一样在政治上取得一些成就,他所谓的成就,是他大权在握的形势下,在国家危难之时(安史之乱)去挽救国家与百姓,然后功成身退,飘然远隐,游走山林。正如他所说:“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侠客行》)
后人称李白为“诗仙”、“酒圣”,这的确不错,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人,是生活于当时社会的真实个体,“诗仙”、“酒圣”的称呼,只是后人的心灵被李白的浪漫诗篇触动之后,而发出的感慨罢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称李白为“诗侠”是最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