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则,通常实行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在康熙朝开始,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确定皇位继承人。但是由于康熙几次废太子,导致出现了“九子夺嫡”惨剧,所有成年的皇子被卷入了这场争斗。
因此,经过“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登上皇位的雍正吸取康熙的教训,建立了密建皇储制度。从此之后,清朝的每一位皇帝都遵循这个规定,将自己所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圣旨放在之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就是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由于这个制度是父亲雍正确定下来的,所以乾隆也只能是照章办事了。因此,在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当着大臣们的面命人将确定好太子人选的诏书藏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
刚开始乾隆所确定太子的人选谁也不知道,可是到了乾隆三年(1738年),这个谜底就揭晓了。原因是乾隆的皇次子突然患上了风寒,一病不起,几日后就去世了。乾隆皇帝非常的悲伤,于是命人将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的诏书拿出来,向天下昭告皇子永涟的皇太子身份,并赐谥号“慧”。
在永涟夭折数年后,皇后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乾隆在思考再三后,决定立这位嫡子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在写好建储密旨后,并命人藏到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可是天不遂人愿,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除夕夜,皇子永琮因出痘感染,不幸离世。乾隆再次取出建储密诏,世人也因此得知乾隆的太子人选。
但是乾隆在经过连丧两子的悲痛后,再也不敢立嫡子为太子,更不敢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边了。因此对于立储一事,在皇宫里面更是谈虎色变。最后在乾隆晚年的时候,乾隆在自己庶出的儿子里面挑选了忠厚老实的永焱做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为了不让老天再次夺走自己的儿子,因此乾隆对立储一事秘而不宣,直到永焱继位的前一年才公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