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帝司马睿为什么不支持祖逖北伐?

   2020-08-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祖逖北伐,有基础:北人南渡之初,上下同仇敌忾,要求驱逐胡人;有机会:当时北方匈奴与胡羯石氏相争,形势有利于东晋;有成果:北伐八年,连战连捷,收复了几乎全部黄河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但就是这样千载难逢、利国利民的壮举,

祖逖北伐,有基础:北人南渡之初,上下同仇敌忾,要求驱逐胡人;有机会:当时北方匈奴与胡羯石氏相争,形势有利于东晋;有成果:北伐八年,连战连捷,收复了几乎全部黄河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但就是这样千载难逢、利国利民的壮举,东晋最高统治者晋元帝司马睿不仅不予支持,反而给予掣肘牵制,祖逖因此忧愤而死,北伐也功败垂成。每每读史至此,扼腕叹惜之余,总也愤愤不平,疑惑萦绕:晋元帝为什么不支持祖逖北伐?

巩固皇权比北伐重要。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地主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出现了几家北方士族轮流执政的局面,皇帝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晋元帝司马睿作为开国之君,中兴之主,也不例外。西晋末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在北方士族大家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

317年,司马睿依靠北方和江南大族建立东晋,军政大权全归王氏: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司马睿第一天登皇帝位,竟让王导同坐;元帝对王敦,有过“请避贤路”的表示,故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言。皇权不显,帝威不扬,臣强君弱,为历史所罕见。司马睿对大权旁落自然心怀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刘、刁维护皇室威权“崇上抑下”,如大批征调大族家的奴僮和依附客,以充兵役,欲与王氏相抗。当然,巩固皇权必将遭到当权士族大家的激烈反对,而且从结果看,这种努力也并未成功。但是从东晋初年晋元帝的主要活动来看,巩固皇权当推首位,自然比北伐重要得多。

政局动荡,无意北伐。东晋偏安江南,江南虽无西晋末年战乱之祸,却也并不安宁。阶级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南北的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非常复杂的政治局面。东晋政权便是建立在各种矛盾之上的。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离心离德,勾心斗角,为争掌权力经常火并,使东晋政治极不稳定。比如: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几近水火不容。对统治特权的分配和规定,南方士族颇多怨恨。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矛盾也很复杂。“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既反映了王氏扶持在南方尚未站稳的司马氏政权,也反映了东晋一代皇室与侨姓大族的斗争。君弱臣强是“共天下”的基础,君强则自然会改变这种局面。

这方面的斗争也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元帝为加强皇权,内疏王导,外远王敦。王敦为发泄不满,在王导纵容和南方士族的援助下,积极准备内乱,与朝廷相争,元帝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此外,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之间也矛盾重重。总之,面对东晋初年政局的复杂动荡,元帝也无多少良策,时常陷入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尴尬之中。为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对北伐也就无多少热心。

祖逖实力大增之后,司马睿疑忌北伐。祖逖早在东晋建国之前就向司马睿力主北伐,司马睿不便拒绝,任命他为空头的豫州刺史,只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军队则自行招募。但祖逖并不灰心,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屯兵淮阴,铸造兵器,募得二千人,以此北伐。以这不象样的武力,谁能说大有成功?但祖逖居然大获成功。其间原因很多,除了本文开头介绍的以外,有必要指出的是,祖逖对于北伐功莫大矣。

他有坚毅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不蓄私产、不循私情的高尚人格,审时度势、周密决策的能力。祖逖北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是故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但祖逖实力的发展引起了东晋元帝的不安,害怕势力大了难以控制,乃派吴若思牵制,祖逖感北伐大业难成,忧愤而死,北伐功亏一篑。元帝由于自己不掌握兵力,对于手握重兵的将领一方面有所倚重,另一方面又心存疑惑,这本身就是君弱臣强政治的反映。但元帝显然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明显缺乏一种驾驭复杂政治局面的能力。

以北伐为例,祖逖实力发展是一个事实,但倚重他既可防土着豪族的专横,又可防北方胡人的南进,可以说祖逖的力量对于驭内御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法码。值东晋政权初立,根基尚浅,而国家又正处危难之际,对祖逖的正确使用上可安社稷,下可抚百姓。可以说天下安危系于祖逖,其说法也不算太过分。更何况,祖逖对晋元帝如果有威胁的话,当时也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现实的因素,而且北伐尚未最后成功。可惜的是,晋元帝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封建君王,他对祖逖的牵制而导致北伐的失败,其后果惨不忍睹,河南尽为王勒复收,322年王敦叛乱,在武昌起兵,直扑建康,晋元帝忧愤病死。这完全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可谓一招失策,千古遗恨。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
    12-31 司马睿
  • 司马睿为什么被称为牛睿 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司马睿 牛睿司马睿被世人戏称为牛睿,因为在一些史书上记载他并不是司马氏皇家的血脉,而是其母与府中一名名叫牛金的小官有染,后来才生下司马睿。但是在这里要澄清的是这名府中的小官,并不是当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牛金,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名字相同。在曹
    12-30 司马睿
  • 司马睿竟是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
    12-29 司马睿
  • 司马睿晚年阶下囚的生活是自己作孽造成的吗
    司马睿得以建立东晋政权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身于西晋的皇室,流的是皇家的血液;另一方面是他有友人相助,所以他才能顺利地建立东晋政权。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血脉,身体里流淌的是皇族的血液,加之在那个时候人们仍然重视血脉的延续,这在一定
    12-24 司马睿
  • 司马睿是因为晚年昏庸才过着阶下囚生活的吗?
    司马睿得以建立东晋政权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身于西晋的皇室,流的是皇家的血液;另一方面是他有友人相助,所以他才能顺利地建立东晋政权。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血脉,身体里流淌的是皇族的血液,加之在那个时候人们仍然重视血脉的延续,这在一定
    12-17 司马睿
  • 揭秘东晋皇帝 司马睿神秘身世之谜
    东晋皇帝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懿第五个儿子司马伷的孙子,继承了父亲司马觐的琅琊王位。本来是轮不到司马睿做东晋皇帝的,不过后来他在西晋摇摇欲坠的时候率大军南下江东,开辟了一片革命根据地。公元313年,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邺在长安称帝
  •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怎么死的?司马睿活了多少岁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怎么死的?司马睿活了多少岁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
  • 王敦囚禁 司马睿之后为何不下杀手?有何隐情
    司马睿当“囚徒”的日子,整个司马氏完全被打翻在地,王敦只需要补上最后一刀时,却停手了。他在建康呆了一个多月,就匆匆返回了武昌。武昌是他的大本营,他可能认为,遥控朝廷和现场指挥效果是一样的。但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司马睿病逝后,太子司马绍毫无阻
  • 晋元帝司马睿是怎样的皇帝?司马睿生平简介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
  •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到底姓什么?他活了多久?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