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汉献帝接许昌不到十年,他的族人病亡三分之二。 217 年曹操征伐东吴时,军中又出现大瘟疫并很快蔓延中原。据曹操的儿子曹植当时记述称:家家有死人,室室有哭声。
一
提到“三国”,大家会想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赞歌。但是对古代民众而言,此刻的中原大地却是一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可谓中国历史上人口丧亡比例最大的时期。
二
东汉时期最后一次人口统计, 是在公元 157年,所得数据是向朝廷交税的户口数为 5648 万人(注:肯定还有隐漏,比如逃税)。220年汉献帝逊位后,魏蜀吴三国人口统计相加只剩下 763 万。赤壁之战前的公元 207 年,曹操统一了方十二州,据称其人口只相当于战前一州之数。尽管这一州指的是人口最多的一州,但也能看出人口损失触目惊心。 造成如此可怕的死亡量,首先便显示出古代冷兵器杀人,实在超过使用火器的近现代战争。
三
在东汉末和“三国”时代,武器多为长武器,如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等,还有适于远射的弓箭,地面交战也主要靠这些武器。冷兵器交锋是人类战争中最古老的作战方式,战场拼杀时导致的伤亡却非常大,交锋时往往要拼个你死我活。 相比之下,虽然火药的物理爆发力胜于体力延伸的数千倍,却多采取远程射击,加上作战通常利用隐蔽物,因此交战时死伤率往往不算很高。
四
但比冷兵器杀人更冷的是“瘟疫”,自 184 年黄巾造反到 189 年董卓进京,国内出现了空前惨烈的军阀大混战,接着是三国鼎立相互攻伐。经过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孙权这类豪强的可怕厮杀,全国人口丧亡过半,其中2000余万人死于战后的瘟疫。如东汉大将皇甫嵩镇压黃巾造反时, 一战便斩下了50 万颗首级,此类惨剧在现代战争中是难以想象的。当时,被斩下的头颅又要被将士用于报功, 留下的时间一长便易腐烂并成为疾病传染源。加上当时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纵然有华佗这样的神医,也无法挽救众多伤病者。
五
从当年大战乱的规律看,一般都有“大灾必有大疫”、“战后必有大疫”的现象出现,这使争的间接死亡量远远多于直接阵亡,而且民众死于兵灾者远多于军人。若是查阅一下东汉末年和三国期间的史料, 便能看出饥荒和疾病始终伴随着战乱不断蔓延。如袁术的军队就是在淮南大灾后被饿垮的,老百姓更陷入劳动力丧失—饥荒—瘟疫相续橫行的灾祸中。
六
在东汉末和三国初期,因战争频仍,各派军队都要补充大量兵员,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被征去当兵, 其中又有不少人死亡,家中老弱妇孺无力很好耕作,必然导致田地荒芜和大批人饿死。 这种“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象出现后,尸横遍野又大多无人掩埋,腐烂后也会引发瘟疫。
七
东汉末年战乱几乎覆盖全国,疾病饥荒的范围便扩大到南北各地。 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 中便述说, 从曹操把汉献帝接许昌立都的建安元年(196年)起不到十年,他的族人病亡三分之二,患伤寒又占其中十分之七。 217 年曹操征伐东吴时,军中又出现大瘟疫并很快蔓延中原。据曹操的儿子曹植当时记述称:家家有死人,室室有哭声。
八
东汉末的文豪“建安七子”中,王粲等五人都病死于此疫。 相比之下,这些人还算有较好医疗条件的上层士族,普通老百姓病死之多更可想而知。 直至 280 年晋朝 实现 了统 一, 所统计的国内人口也不过1600万,仍不足黃巾战乱前的十分之三。如今,人们回顾战争是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通过反看“三国”那段悲惨的战乱史,世人也更应该珍惜现代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