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了台湾。38年后,也就是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不久,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位。之后,台湾郑氏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郑经与其叔父郑世袭为争夺权力发生火并,政治上越来越走下坡路。而清朝由于当时国内棘手问题很多,对台湾不能以武力征服,也主要采取“招抚”政策。这样,使得郑氏集团暂时取得了一个喘息时机,得以在台湾维持20年时间的割据统治。
为了实现天下的统一,在康熙元年至康熙八年,清廷多次选派重臣或在厦门,或渡海招抚郑经,但因郑经顽固地坚持所谓“朝鲜例”而一直招抚未成。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初,康熙皇帝令施琅来京师,商讨解决台湾问题的大计。施琅到京师后,详陈武力统一台湾的意见,但因当时天下初定,沿海地区人心未稳,施琅的意见未被采纳。不过,康熙意识到武力统一台湾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尽管未采纳施琅的意见,但命其为内大臣,留在京师,以备应急之用。据《康熙勘定台湾记》记载,康熙八年,“帝又亲颁谕旨,委派重臣,赍诏书前往招抚,无奈郑经一意孤行,招抚未果。”
康熙十二年,即公元1673,南方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利用清廷忙于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叛乱之机,率军攻占了闽、粤沿海的泉州、漳州、兴化、潮州、惠州五府和闽西北的汀州、邵武两府。康熙十五年,即公元1676年,清廷派军队入闽,由于耿精忠又反水降清,与清军联合攻打郑经,郑经孤军不支,只好退守金、厦。
当时清军因吴三桂叛乱尚未平息,无力渡海,所以仍采取招降政策。这样,清军与郑经仍成对峙局面。其后,清廷派康亲王杰书、福建总督姚启圣极力招抚郑经。尽管郑经一再拒绝招抚,但由于其部属将领和兵丁纷纷降清,郑经被迫收缩防务,主要兵力撤回台湾。康熙十九年,即公元1680年三月,清军收复了金门和厦门两地。
当年底,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此时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大陆基本统一,只有台湾继续孤悬海外,不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统一。因此,收复台湾势在必行。
随着收复台湾、国家统一的呼声高涨,康熙皇帝决定加快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但清廷内部在是否武力统一台湾问题上颇有分歧。朝廷一部分大臣认为,天下初定,“凡事不宜开端,当以清静为主”,主张缓征台湾。福建地方的水师提督万正色也上奏认为“台湾断不可取”。福建海防长官宁海将军喇哈达等也持反对态度。许多朝中大臣“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力主放弃武力征讨。而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官员力主乘机攻取台湾。康熙皇帝在经过一段犹豫之后,最后下决心用武力收复台湾,以“底定海疆”,实现其一统海内的宏图。
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六月,康熙皇帝发布诏令:“郑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并令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他还决定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作为攻台主帅,“委以独任专征”大权,到福建统领军队进取台湾。他下诏书宣布:“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现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形、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准备收复台湾。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施琅降清后,曾一度出任福建水师提督,率领福建水师自福州的东山渡海攻台,至清水洋因遇风折回,所以,他对台湾海峡一带海上形势、地理环境、天文风候十分熟悉,这就为清军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施琅到达福建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由原郑氏降兵及福建新练水师为主的水军,这支军队既熟悉海情,又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同时又配备有精良大炮的高大坚固、行驶迅捷的战船,只待选择战机,准备渡海作战。
郑军当时派出能攻善守的大将刘国轩率精兵2 万余名,大小船舰200余艘,并“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20余里的壁垒”,固守澎湖。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战船300 余艘,水师2万余人,自东山出洋。清军利用“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风上流之势,压攻挤击”,一鼓作气,经过七八个小时激战,大败郑军。刘国轩率所剩几只小舟逃回台湾。这样,清军就收复了澎湖列岛。
澎湖为台湾门户,一旦失守,台湾即失去了屏障。郑军只得上表求降,八月清军胜利进驻台湾。由于郑氏集团政治腐败,所以清廷统一台湾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清军至台湾时“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台湾人民是迫切希望国家统一的。
随后,康熙皇帝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并派兵8千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也派副将一员统兵2千人驻防。这样,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管辖之后才出现的可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