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 赵括与韩信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2020-11-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赵括和韩信,在中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为什么赵括最后成了笑话,而韩信却成为战神呢?老猫认为,两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那么一点点,但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两人在战场上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把赵括和韩信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两人有两处十分相似的地

赵括和韩信,在中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为什么赵括最后成了笑话,而韩信却成为战神呢?老猫认为,两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那么一点点,但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两人在战场上完全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把赵括和韩信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两人有两处十分相似的地方。第一,两人都是熟读兵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伙都知道;第二,两人在被任命为将,统帅大军指挥作战前都没有作战经历。

当然,比起韩信,赵括还有很多优势。赵括他老爸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自小衣食无忧,学习时遇到不懂的,可以问问老爸赵奢。韩信就惨了,出身贫寒,经常厚着脸皮去别人家里蹭饭吃,很多时候还蹭不到。

说起生活学习条件,韩信这个穷二代和赵括这个官二代相比,那可差的太远了。但上了战场打起仗来,两人的表现却与生活学习条件完全成反比。

赵括一辈子有据可查的,就指挥了一次战役——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起源于韩国的阴谋。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在秦国攻击下,眼看就要被攻破,上当郡守将上党郡献给赵国,秦国大怒,开始攻打赵国。

秦国虽然接连小胜,略占上风,但赵国在老将廉颇的指挥下,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一带)布置防线进行坚守,双方形成对峙,三年未分胜负。

据推算,秦赵两国参战的军队约有上百万。长期的军事对峙,使秦赵两国都承受着极大的后勤与经济压力,长期继续下去,两国的经济都将崩溃。

而廉颇长期坚采用坚守不战的战法,显然是赵王不愿意看到的,再耗下去,赵国即便不在战场上被秦军打败,也会被无底洞式的后勤供应和经济崩溃所拖垮。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将目光投向了赵括。虽然赵括年轻,但毕竟有敢于同秦军决一死战的勇气。至于秦国的反间计什么的,作用其实不大。有没有秦国的反间计,赵王都会换下廉颇,区别无非是派谁去替代廉颇。但赵王忽略的一点就是,秦国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后勤供应与经济即将崩溃的压力,不然,秦国也不会想出反间计这一招。

现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长平之战赵国必败,别说赵括,换了谁去都一样,包括廉颇,这种说法其实毫无根据。

赵括到了前线,改变廉颇长期坚守的策略,开始积极准备出战。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出的作战思想,就是以战求胜,说白了,就是单纯的军事冒险。

当然赵军士兵也确实训练有素、作战英勇,和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比起来,并不逊色多少,因此赵括有底气与秦军决战。

赵军出战,接连取得小胜,秦军开始后撤逃跑,当然这是秦将白起设下的陷阱,但赵括根本不惧怕。指挥赵军继续追击秦军,但追到秦军预设的埋伏圈时,秦军不跑了,开始坚守。赵军猛烈攻击秦军,却始终攻不破秦军阵地,这时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秦军两万五千人迂回到赵军两翼,对赵军形成包围,迅速切断赵军的退路,又派五千骑兵将赵军一分为二,赵军粮道也自此断绝。

很多人提出,为什么秦军只派这么一点兵力,就能完成对赵军的包围?据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靳禾生、谢鸿喜到长平之战的古战场实地考察,是秦军巧妙利用当地的独特地形,将几十万赵军围困,并且参战的秦军数量不少于赵军。

赵军被包围后,秦军动员国内黄河以北地区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从军赶赴前线。以此推算,长平之战后期,秦军人数应该在百万左右。

赵军被围困长达46天,粮草断绝,甚至开始自相残杀,以人肉充饥。赵括指挥部队四面突围,血战数次都未能成功。最后赵括亲自披挂上阵,欲与秦军来个肉搏战,秦军一阵乱箭,赵括成了刺猬,40万赵军随之投降。而后除年纪较小的240人被白起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赵军全部秦军坑杀,赵括的军事冒险彻底失败。

用《孙子兵法》里的话来说,赵括的失败就是先进行作战,然后再设法取得胜利(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而韩信指挥作战则是先保证处于不败的境地,而后寻求与敌军作战(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这就是赵括与韩信的根本差别。韩信的作战思想在井陉之战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井陉之战,很多人也认为此战是韩信军事生涯的一次大冒险。但老猫认为此战韩信冒险是有的,但绝不是像赵括那样单纯的军事冒险。

公元前204年,韩信率领3万军队(一说1万,但从韩信的兵力部署看,兵力当不少于3万)攻打附属项羽的赵国。

前往赵国,韩信要经过井陉隘口(今河北井陉县)。而在井陉隘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守候在井陉,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如果赵军正面坚守不占,派兵绕到韩信背后,切断韩信粮道,然后再前后夹击,韩信必败,而这样的作战方案似乎和赵括当年的长平之战很像,事实上赵军军师李左车也向陈余献上了这样的计谋。

韩信最怕赵军做出这样的部署,也明白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因此韩信没有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来激励士兵一鼓作气冲出井陉,击败赵军,而是在离井陉很远的地方驻扎下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这就是韩信的高明之处,打不过敌人,就不打,而不是非要冲上前去冒险。

当韩信得知李左车的计谋没有被陈余采纳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30里远的地方扎下营来。之所以不敢轻易通过井陉,此举说明韩信还是十分小心,害怕被赵军伏击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而后韩信在反复探明井陉隘口附近没有埋伏后,迅速指挥部队通过隘口,在河边背水列阵。

韩信故意亲自到阵前让赵军看到,引诱赵军倾巢来攻。赵军看韩信兵少,又背水列阵,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果然主力部队倾巢而出,决心一战生擒韩信。

韩信派去的伏兵见赵军主力全部出动,趁赵军营垒空虚之时,顺利攻入赵军大营,拔下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旗帜。

汉军因背河而战,无路可退,所以人人与赵军死战。赵军与汉军激战半日,仍未能获胜,正准备返回营寨,却发现自己的营垒插满汉旗,顿时军心大乱。韩信趁势指挥汉军反攻,将20万赵军杀得大败,赵军统帅陈余死于乱军之中。

信背水列阵固然是冒险,但韩信还派出奇兵偷袭赵军营寨,用换军旗的方法来动摇赵军军心,这才是韩信最重要的一招,这也正合《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思想。

 
标签: 韩信 赵括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