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他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走出帐外,他眺望着远方,目光热烈而深邃,然后他看着她,欲言又止。有时,他将绕缠在膝的小儿拥在怀里,默然流泪。
终于有一天,他对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如果,如果有一天我要走了,你会放我走吗?”
她终于明白了。这个与她相处了八九年的男人最终是要走的。她从和他开始认识的那一天起,就等待着失去他。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就像死亡。
她开始和他一起等待这一天的到来,等待着他的离去。
他最终是属于远方的。
终于,这一天来了。
这是一个经过周密计划的逃跑。这也是他与匈奴女的悬崖之约。
那一天,张骞和助手甘父,相约外出打猎,他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匈奴部落的那片帐房被一条河流挡在了视线之外。天色已晚,他俩故意迷失了方向,骑马拐到一条曲折幽深的峡谷里,夜色降临了。荒原的风一阵阵地吹向他们,整整一天的颠簸劳累,让监视他们的匈奴骑兵们饥寒交迫。
在干硬的漠风中,张骞从马背上取下匈奴女为自己准备好的烈酒,皮质的酒袋闪着亮光,匈奴骑兵们抵制着寒冷和困乏在争先恐后传递着这盛满秘密之液的酒袋。慢慢地,他们的头脑开始变得灼热和混乱,仿佛中了邪。混乱祛除了他们的戒备和理智,终于,这些匈奴骑兵一个个开始沉沉睡去,此起彼伏的鼾声几乎淹没了风声。
张骞和甘父立刻骑马飞奔。山峦、河流、森林以及无边黑夜中的旷野,在飞奔的马蹄声中一一退却。
但他的背后始终有一道哀怨的目光。那是匈奴女母鹿一样的眼睛,越过了重重山峦,在紧贴着他。那眼睛里隐藏着对他巨大的爱意。他感觉到了。心中温暖,爱情仍在心中。他将收藏起她的目光,也收藏起悬崖之约那呼啸而来的爱与活着的秘密。
他们自由了。这自由对于男人来说,就是当他们放弃一个女人时的一种广阔;就是男人们面对高原、沙漠、湖海、森林并要给它们命名时的那种广阔。这与女人不同。对更多的女人而言,当她们面对男人,会因爱上一个男人而忘记自己的翅膀,或者因为爱一个人而折断自己的翅膀。张骞的成功出逃,使匈奴单于被当做国之利器的美人计宣告破产了。
匈奴单于恼羞成怒,迁怒于匈奴女,对她实施了鞭刑、断臂等酷刑。为了逃避匈奴人的追捕,张骞和甘父昼伏夜行,历经艰难,经过数日的奔波,经大宛国、康居国,找到了举国西迁已久的大月氏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并以汉朝使节的身份说明来意以及汉王朝期待共同抗敌的希望,但被大月氏王婉言拒绝。原来,自大月氏国被匈奴攻破,被迫举国西迁后,他们找到了一块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之地重建了家园。他们以游牧为主,畜群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和汉朝相距遥远,又加上富足的生活,他们报仇复国的心理淡漠起来。
张骞与副使甘父失望而归。
在返回汉朝的路上,张骞一行选择了南面的道路,他们翻越葱岭,过莎车,对沿途所经的西域各国风物形胜进行了悉心了解。终于经楼兰国回到了羌胡之地,但不幸的是又被匈奴人抓获。
匈奴人把张骞又押送到原来看管他的部落,对他的监视更加严密。
张骞几经周折,又一次回到了他的妻子——美丽的匈奴女身边,她的白色帐房,她的怀抱像一个在风雨中永不动摇的港湾一直在等待着他。当他们彼此再一次面对,情何以堪?我翻遍史书,其中没有任何记载。
三年以后,匈奴军臣单于病死,匈奴国内王公贵族争权夺势,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到这混乱的局势,张骞心头大喜,再次出逃的计划又在密谋中。
一个女人怀抱到底有多宽阔,能用自己的一切给予一个男人温暖和爱情?
没有答案。
答案在风中飘。
终于,又到了一个大风之夜。在匈奴女的掩护下,张骞与甘父又一次成功出逃了。
他的匈奴妻子被追赶来的匈奴骑兵乱箭射死。任何女人都会死去,死的那一瞬间,她伸展双翼,像一个天使一样拥有翅羽。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与甘父回到了长安。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含辛茹苦,往返十三年。他走的时候手持旌节,率领了百余壮士,向西域这块未知之地进发,回来时却只剩下他和甘父两人。这次西行虽然没有完成与大月氏共同抗敌的政治使命,但是,此次出使西域却是第一次打开了西行的道路。张骞通使西域归来,被册封为“博望候”。他的助手甘父也受到朝廷嘉奖,被赐予“使君”的称号。
后来,到了公元前119年,张骞又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的西汉王朝国势增强,由他率领的使团三百多人,一路上汉节飘扬,人马浩荡。马背上驮着汉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名贵物品,运到西域各国以及欧洲。后来,西域各国使臣和商客带来西域丰富的物产又络绎不绝地来到了长安。
从那以后,这条途经西域,连接东西方的陆上通道被打通,往来商旅沿途不绝,商业贸易与交通历代不衰。直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第一次将横贯亚欧大陆的古代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
张骞,作为第一次“凿空”西域的无畏而执著的西行者,他的名字无疑留在了史册上。可是,那位站在他身后的女人呢——那位为他付出生命的匈奴女呢?却像丝绸之路道旁莽莽荒原上的一棵小草不为世人所知。旧事难忆。匈奴女的故事中有艳,有寂,有曲折里的宿命,更有女人的大悲凉。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