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 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2020-03-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近日,网络对官员的服饰着装问题颇多议论,见仁见智之言屡屡爆出。有人认为,官员的服饰着装既是作风问题,也是品位问题。其实,在清代,官员的服饰着装就是个热闹话题。清朝入关后,把满族的很多习俗搞了次普及,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着装。清朝官员的正式服饰包

近日,网络对官员的服饰着装问题颇多议论,见仁见智之言屡屡爆出。

有人认为,官员的服饰着装既是作风问题,也是品位问题。其实,在清代,官员的服饰着装就是个热闹话题。

清朝入关后,把满族的很多习俗搞了次普及,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着装。清朝官员的正式服饰包括花翎、礼帽、帽顶、袍褂、补服、皮裘、朝珠、靴子等等,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饰,法律上不允许自行更改。

清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提到“黄马褂”。在清代,黄马褂分为明黄色和金黄色。跟随皇帝巡行的扈从大臣都准许穿黄马褂,其颜色用明黄色,而正黄旗因为是皇帝的嫡系部队,其官员与兵丁也穿黄马褂,颜色用金黄色。

清朝皇帝对于有功的大臣和将士,常有“赏给黄马褂”和“赏穿黄马褂”的奖励。虽只一字之差,但二者区别很大。“赏给黄马褂”,所赐只有一件。所以某些大臣得到了皇帝赏给的黄马褂,平时绝对舍不得穿,穿坏了就没啦![$HRgetPages$]

“赏穿黄马褂”则大不相同,你尽管堂而皇之地穿吧,穿坏了还可以自己做。但这权利是高级官员才能享有的,譬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一级的高官都“赏穿黄马褂”。但若犯了错误,“赏穿黄马褂”的权利,随时都可能被褫夺的。

冬天,清朝官员穿裘皮大衣分外讲究。亲王郡王之外的官员一律不准穿用黑狐皮,并且对于每一品级的官员所能穿用的裘皮大衣都作了不厌其烦的规定。可以说,在清代官场,如何穿衣服是官员的必修课,穿错了不仅让人笑话,甚至还是大罪过。

在雍正二年(1724年)因为很多官员对于顶戴、补服、裘皮大衣等的混淆乱用,朝廷重申禁令,违者治罪。但有一点还挺人性化的:大冬天被派到关外地区出差的官员,可以“不拘品级”穿裘皮大衣,防止冻出人命。

清朝的某些高官手里有钱,难免在服饰上显摆。据《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顶戴上花翎所用的翎管子,一个就价值一万三千两白银。

而当时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立山有朝珠365挂,每天都换一挂戴。据说,这些朝珠最低等的也值到一千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朝珠的总价值起码值三十六万五千两白银。该尚书真堪称“朝珠叔”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庆亲王家里开宴会,参加的高官都穿着裘皮大衣,整个宴会就好似名贵裘皮展览会,有雀舌犴尖、鸡心犴尖、云南犴尖、凤眼犴尖、银针紫貂、贝勒紫貂、貂爪仁、金丝猴皮、白狐腿、花灰鼠、青种羊、白狼狈、玉带狈、金边嗉等近六十多种。

这些裘皮大衣,一般人听都没听过。以清代官员的俸禄标准,仅凭薪俸收入,要买那些名贵的裘皮大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清人欧阳兆熊所撰《水窗春呓》记述,管理河工巨款的官员所穿的裘皮,都是派人携带重金直接到关外购买当年猎获的整张狐皮做的,就是京师大皮货店也惊叹其完美无比。甚至这些官员便服所用的苏杭绸缎料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好花样颜色,再下单给苏杭的商户织造的。[$HRgetPages$]

《水窗春呓》还说,在清代也有“敝车羸马,布衣粗粝”的官员,吃喝穿用都非常节俭。其实,清代官员的官俸很少,日子过得相当不易。譬如翰林院的翰林们,维持一家人在京师的日常开支都使他们头疼,更不要说是为自己购置高档服饰了。

官员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严格规定,多数以黑缎为质料,至于款式,清朝前期流行方头靴子。有史料叙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翰林的清苦,因为靠官俸过日子,租车都租不起,更谈不上自己买车,只能步行上班,而且,常常亲自去购物。

所以,即便没穿官服,在小酒店大市场一看到有穿方头靴子的,就知道必定是翰林无疑。因为,除了翰林之外,其他穿方头靴子的官员是不屑于同老百姓混在一起的。道光年后,官场流行起穿尖头靴子。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有大臣上奏请将官员军民的着装标准从严规定。雍正却不以为然地说:“朕视诸大臣,亦惟视其品行,并不观其服饰。”

他还举例说,作为一品大员的都统巴拜戴的凉帽子,尽管很旧了,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眼里他是个能干的大臣。

 
标签: 清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
  • 明朝清官海瑞当时为什么会买不起房?
    俗话说清官难办家务事,今天我们要说的清官就是海瑞。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为人体恤百姓,刚正不阿,当时海瑞在朝廷担任重职,那为什么当时买不起房了?第一:海瑞是著名的清官,不贪污。当时跟海瑞同朝为官的人很多,太多数都是贪的,而海瑞是不贪污的。举
    12-29 明朝海瑞
  • 哪位官员竟然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
    12-29 康熙
  • 与岳飞齐名的大清官是谁?刽子手自杀也不杀他
    提起民族英雄岳飞,他的死着实让世人感伤不已。不管岳飞有多冤,依然会有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下毒手。然而史上确有另外一个人,他忠心为国与岳飞齐名,被人诬陷行刑时,刽子手宁愿自杀也不杀他。古往今来,这样的事绝对绝无仅有。此人就是明朝中叶,力挽狂澜挽
  • 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
  • 清官海瑞私生活的另一面:娶妻纳妾 钱从何来?
    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然而,就是这位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在私生活上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海瑞的侄女婿梁云龙曾写过《海忠介公行状》一书,其中有海瑞“三妻两妾”之说。根据这部书,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
  • 在小说《金瓶梅》中的清官们都是如何判案的?
    一般官员可以分为贪官和清官,贪官要钱办事,多为人不齿,清官办事不要钱,多为人敬重,有的清官即使办事了,也多是糊涂。看看金瓶梅中的清官是怎么判案的。一是东平府尹陈文昭,该官是个极清廉的官,看他怎么审武松。陈文昭审了武松,看出“比故杀平人不同”
  • 海瑞是明察秋毫的的清官?明察秋毫起码谈不上
    海瑞罢官是作家吴晗发表的一部京剧,里面描述的是海瑞敢于说真话,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故事,一个为官清廉的海瑞就出现在大家的印象中,近一些年来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大打折扣。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
    12-21 海瑞清官
  • 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人是谁?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
    12-18 清官康熙
  • 清官也好色 海瑞70岁了居然还纳妾
    说起明朝清官海瑞,那可是跟北宋包拯一个级别的人物。他们二人被人们称之为古代最着名的“青天”。海瑞的官场大家都可以说知道的比较清楚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那么他的家庭里面有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其实和我们想的两袖清风
    12-18 海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