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曹仁的生平简介 曹仁是怎么死的

   2020-11-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志曹仁传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了一些人,投奔曹操,跟他一起参加了和袁术

三国志曹仁传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

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了一些人,投奔曹操,跟他一起参加了和袁术之间的战争,战功卓越。在之后曹操征讨徐州,彭城战陶谦,破吕布、张绣,都一直有功。在官渡之战,曹仁击败刘备军团,在鸡落山大战韩荀军团,大获全胜,并袭击了袁绍的粮草运输队伍,保证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惨败在周瑜之手。曹操仓皇北顾,留下曹仁经营荆州战场。面对刚刚获胜的东吴大军,曹仁坚守南郡,和周瑜率领的东吴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尤其当其部将牛金被东吴围困的时候,他仅以数十骑闯入东吴的包围圈,硬是把牛金救了出来。

南郡之战,凭着他屈指可数的兵力,和东吴周瑜大军足足拉锯了一年,还将周瑜射伤,成了周瑜日后的死因之一。虽然最终他不得不放弃荆州,但也足以见得他的军事领导能力不在周瑜之下。

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的军队从荆州出发北伐,和曹仁对峙于樊城,当时有人惧怕关羽的勇武,劝曹仁退兵,曹仁抵死不退。关羽掘河放水,大水湮没了樊城。曹仁沉白马以激励将士。

晚年,曹仁与徐晃攻占襄阳和陈邵,将从汉南归附的人民迁移到汉北。黄初四年,也就是公元223年,曹仁逝世。死后,魏文帝赐谥号忠侯。

曹仁厉害吗

晋代傅玄的名著《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意思是说,孟贲、夏育和张辽的武力都在曹仁之下。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和曹仁同一时代的张辽,张辽是个连武圣关羽都要让他三分的人物,其攻城略地,名气远在曹仁之上。而夏育,是周代的勇士,有千钧之力。最牛的还属孟贲,是秦武王的武士,据说他力能分牛,秦武王不服,为了展示个人魅力,要和孟贲比试举鼎,结果,秦武王的鼎是举起来了,但是他的两个膑骨折断死了。这样的三个人,勇力怎么会在曹仁之下呢?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曹仁的表现。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曹仁在战场的表现欠奉。虽然在攻打吕布时,他奉命攻句阳,帮曹操灭掉了刘何这个心头大患;官渡之战时,他打败刘备和韩荀,保证了曹军后方的稳定。当然他最令人惊艳的一场战绩是南郡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大亏后,一路向北逃跑。曹仁奉命经营荆襄地区,战斗进行到一半时,他的部将牛金被东吴的大将陈矫围困,他仅率数十骑就在千军万马中把牛金救了出来。然后,这只是他的昙花一现。在接下来的樊城之战中,他碰到了比周瑜更重量级的对手关羽。关羽水淹七军,把樊城围得像铁桶一样,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直等到水势稍减,徐晃的援兵到达。

综合来看,曹仁参加过的战役,也算是胜多败少。但是,无论是句阳的刘何,袁绍的韩荀,还是刚刚投奔到袁绍麾下的刘备,他们当时的战斗力都不足一提,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三流的实力。而当和周瑜、关羽等人的较量中,曹仁的意志虽然刚强如铁,但在用兵作战方面还是略输一筹。特别是南郡之战后期,曹仁在战斗中已经击伤周瑜,眼看江陵之围可解,荆襄战场的形势大好,但周瑜依然带伤上阵,激励将士,把曹仁吓退了。

所以,《傅子》说贲、育弗加,张辽次之的言论,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不过纵观三国中,有个人物倒是与其相似,那就是赵云。赵云一生也是大小战例无数,不过都算不上很出色,怕是被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光芒掩盖了,他最闪光、最传奇的一战就是当阳桥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显然曹仁救牛金,陈矫手下仅有几千人,而当阳的赵云,面对的是几十万大军。因此,他的勇力恐怕还不如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他好不容易琢磨了一个“八门金锁阵”,却被刚出山的徐庶给破了。赵云是一个媲美关,张的勇将,徐苏也是一个能与卧龙凤雏比肩的军师,曹仁输给他们,似乎也不冤枉。给他一个比关、张逊了一筹,比颜良文丑高了那么一点的定位,应该也是合情合理。

曹仁八门金锁阵

建安六年,曹操将刘备击败,一路追击南下。走投无路的刘备直奔荆州投奔同样是汉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刘表收留了刘备后,让他扎驻在新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一带,让他成为荆州和北方曹操势力之间的屏障,企图借此来抵御日益南下的曹军步伐。

曹操的势力正如日中天,统一中原的大志未泯,当得知刘备驻军新野后,马上派遣大将曹仁南下和刘备交锋,并企图借此打开荆襄门户,吞图荆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派张飞和赵云为先锋,击杀了曹军的前锋吕旷和吕祥。

首战失利,为了挽回败局,曹仁马上亲自上阵,自己为前部,李典为后部,鸣鼓而进,在城下摆下了“八门金锁阵”。他在城下向刘备挑衅:“识吾阵势?”八门金锁阵是根据占星术演化而来的奇门遁甲阵,当时能结下此阵的并不多。只可惜,徐庶偏偏是其中一个(当时诸葛亮尚未出山)。徐庶登上高山,一眼就看破了这个阵法,对刘备说:“这是个八门金锁阵。”所谓的八门,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门,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徐庶的建议是,曹仁的阵法摆得不错,但阵法中间缺少一个主持的人,也是缺乏统一指挥的意思。他建议赵云率五百人马从东南角上的生门进入,从正西的景门杀出,这样就可以破了这个八门金锁阵。

果不其然,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在赵云的一通厮杀之下大乱,曹仁损兵折将,暂时退却。当天晚上,曹仁设计夜袭刘备的大营,不料却遭遇了徐庶的埋伏,再次大败。曹仁只得暂时退却,却让刘备和徐庶找到了进取樊城的破绽。

曹仁在刘备阵前自摆八门金锁阵,没有料到刘备阵营里有徐庶这样的高人存在,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而纵观整个《三国演义》,他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这个阵法了。

曹仁大战东吴兵

赤壁之战,让年仅34岁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一战成名,也让曹操南下企图征服东南的八十余万大军丢盔弃甲,亡于顷刻之间。随着曹操的北返,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和巩固江南地区,荆襄地区成为了曹魏集团和孙刘联盟的主要争夺战场。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荆州是其中一大州,其地域范围包括南郡、南阳、江夏、零陵等在内的九大郡,统称为“荆襄九郡”。而曹魏和孙刘争夺荆州的战场,主要围绕着以南郡为中心展开。

曹操在北返之前,已经意识到孙刘联盟可能会趁机对荆襄地区展开争夺战,因此遣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

曹仁,字子孝。一直以偏师保障着曹操大军的进攻和撤退的顺利。此次担负起荆襄战场的主帅,面对气势如虹的孙刘联军,已经感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赤壁新败,曹军主力北返,周瑜趁机袭取夷陵。曹仁当机立断,立即派遣五千余人反攻夷陵,将东吴名将甘宁围困在城里。周瑜闻讯驰援甘宁,和曹仁战于城下,曹仁力战不敌,损伤兵马两千余人,不得已放弃夷陵,退守南郡。

周瑜趁胜追击,在第二年春进逼江陵。由于赤壁之战和之前夷陵之战的影响,曹仁手中的可用兵马已经不多。他临时在当地招募了数百名勇士,派遣将领牛金与周瑜的前锋部队接触。可惜牛金兵少,很快被东吴大军击败。曹仁亲自上阵,仅率数十骑兵闯入东吴阵中,勇往直前,将牛金救出。让围困牛金的东吴大将直叹“将军真天人也”。这一战,连“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也对其推崇有加。

记得曹操在北返前,曾对留守曹仁说,“孤以六军继之也”。也就是说,等他到了北方,会陆续派遣军队来增援他。但与此同时,刘备遣关羽“绝北路”,切断了襄阳和江陵之间的联系,将曹操派来的乐进、文聘、李通等集团军阻隔在荆襄战场之外,使得周瑜和曹仁这两个名将有了决战的时间和空间。

周瑜完成了对曹仁的包围战,邀击曹仁。双方城下决战。周瑜被流矢击中重伤。曹仁大喜,本以为周瑜受伤,他的机会来了,可以一举击破东吴大军。谁知道周瑜在重伤之中还能正常办理军务,经常露面激励将士。这让曹仁产生了一个错觉,周瑜受伤是假象。在大惊之下,只得退出南郡。由此,荆襄地区全部落入孙刘联盟之手。

纵观东汉、三国一代,曹仁算得上是世之名将,其综合能力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流的。只可惜,他的对手,是像周瑜、关羽之类的超一流名将,在苦守南郡的一年时间里,其出色地完成了曹操赤壁战败后的扫尾任务,使孙刘联盟产生了分歧,从而让东吴和刘备失去了进取中原的希望,巩固了曹操在北方的统治,不至于像“淝水之战”后的苻坚那样落得兵败国亡的下场。

曹仁怎么死的

《三国志》如是记载: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曹仁,字子孝,生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时55岁。

据说曹仁年轻时放荡不羁,后来升为将军后,却能恪尽职守,把律法条文经常放在他办公桌的旁边,随时阅读。他多次跟随曹操征战,战功显赫,被誉为“曹魏第一勇将”。身为曹操的堂弟,曹氏一门也算是人才辈出。

曹操死后,曹丕在洛阳登基称帝,该年号为黄初,是为魏文帝。文帝册封他为车骑大将军,都管荆州、扬州、益州等军务,不久又封他为陈侯。增加他封邑二千户,这个时候,他累计封邑已经达到三千五百户,并设立了十户人家为其家族守墓。此时,本以为他可以太平地安享晚年。

公元220年,孙权派遣大将陈邵据北伐,进攻襄阳。魏文帝措手不及,只得暂时放弃襄阳,及时召回曹仁屯兵宛城,以拒东吴大军。曹仁和徐晃联手击败陈邵,复夺襄阳。进入襄阳后,曹仁派将军高迁等把汉南归附人民移居到汉北。

为了表彰其丰功伟绩,魏文帝下诏,再次进封曹仁为大将军,不久又下令让他移兵临颍,加封大司马。曹仁率军占据乌江,还屯合肥,以钳制孙吴。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三国演义》中,曹仁在此时还奉命进军濡须口,被东吴大将朱桓打败。之后退兵回洛阳后病逝。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逝世。魏文帝赐谥号忠侯。死后,配享太庙。当曹魏一朝,只有夏侯惇可以与其媲美。

曹植赞美他说: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曹仁逝世后,他的儿子曹泰承袭了他的爵位。

 
标签: 三国 曹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