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千年至今以来,人类对自己的死亡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定理"--虽人死不得复生,但可一律归天,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人们为了将这种心灵感受以有形的对死者的怀念之情予以表达,就对死者的尸体进行安置,即安葬。人们为了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就为死者准备了华丽的棺材。
中国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梓木、楠木等制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
棺材,是葬具的统称。早期人们下葬时,并无葬具,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使用葬具才渐渐开始流行,并成为一种丧葬习俗。如从材质来看,主要有金属棺、水晶棺、石棺、木棺。
相对来说,金属棺、水晶棺更为贵重,不为一般人常用,如金棺、银棺,一般多高僧葬舍利子使用。水晶棺,能够用的人更少,一般出于瞻仰的需要。当年孙中山病逝后,一度也欲使用水晶棺,但因从苏联运来的水晶棺有裂纹,只得放弃(这口水晶棺,现存于北京香山碧云寺中山纪念堂),最后改用从美国购买的一口铜棺,下葬于南京的中山陵。
石棺和木棺是最常见的。“洋皇帝”使用的事例较多,如古埃及、古罗马的帝王,古罗马的帝王还喜欢在石棺上刻绘上浮雕,一口石棺便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中国帝王们最喜欢使用木棺,当然,皇家使用的木棺材质,与普通人是有档次之分的,一般使用金丝楠木。楠木材质细实、有香气且耐腐蚀、防蛀,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之一,作出的棺材对尸体保存有利。楠木原产地在中国南方山区,采伐极为困难。如在四川,过去采伐楠木便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说法。
笔者在另著《中国人盗墓史》中说过这事:过去北方有钱的财主喜欢置办寿材,为了方便运输,派木匠去南方采购楠木时,在当地直接打成棺材运回。有一个说法,有一次在棺材启运前,木匠将一碗红烧肉置于棺材内,一个多月后棺材运到家,揭开棺盖一看,碗里热乎乎的,肉还能吃呢。
打一副金丝楠木棺材,是古人最后的最大心愿。在已挖开的古人墓中,只要身份高贵的,几乎全是金丝楠木棺材。1973年4月,宋朝著名的判官、人称包公包大山的的包拯的墓,被红卫兵挖开后,便发现相当讲究的棺材是金丝楠木做的,可惜大部分腐烂了,只发现了底板,还有遗骸。
包拯下葬于1063年,近千年的时间,棺材腐掉了也很正常。包拯墓位于安徽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1985年合肥决定根据史料所记,重修包拯墓,给包拯再打一口样式相同的棺材,仍用金丝楠木。但根本找不到适合的金丝楠木,派人到四川、云南等地选购,根本没有,一直到1986年底都没有凑齐棺料,最后是从福建漳州买的。
具体说到清朝皇帝的棺材,与汉人的不同。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从棺头看是四边形的“方盒子”,而满人的棺材则是五边形的:上尖下宽,有脊,中间突起,向两边倾斜,内部宽大。因为这种棺材有别于汉人的棺材,行内一般称为“旗材”或“满材”。
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他们的葬具都是“满材”,乾隆的棺材就是这一类。不过,乾隆时期这样的棺材不能直呼为棺材:皇帝、皇后的葬具称“梓宫”,皇贵妃以下至嫔称“金棺”,贵人以下称为“彩棺”,棺具大小、质地、颜色及相应饰件,均大相径庭。帝后陵寝地宫放置棺材的地方,也不叫“棺室”,而称“金券”。
在盗墓圈,“棺材”也是绕着说。——四块子。——狗碰头。——狗棚子。——斗。——材。——盒子。——匣子。——糊老。本为红白贴行话,借称。
——外套。指棺材外面的套棺,即椁,石匠间隐语特指石椁。如果说“等外套”,则是指丧家没有钱给死者买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