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和珅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世界第一贪。可惜当年也曾是个孤儿,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小时候就和弟弟何琳寄人篱下,整天看继母和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且早期仕途不顺,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机缘凑巧,才与皇帝结缘,不想一步登天,从此在皇帝身边效力,后来呢,一步步由小到大,最后居然蜕变成大贪污犯。
现在先看和珅的发迹史:史籍载称,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和珅随驾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sì)出于柙’之语”,扈从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却立即对答说:“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听后很高兴,问和珅:“读过《论语》?”和珅说,读过。“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乾隆“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矫捷异常”,十分赞赏,“自是恩礼日隆”。
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临机应变,博得了皇上的欢心,青云直上,立即于闰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升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都统。
其一,权力过大。和珅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
其二,深得皇帝器重。和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还会为皇上聚敛银钱,供皇上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故能博取皇上欢心。
其三,和珅当政,向手下索取真金白银。内而九卿,外而督抚司道,不向和珅纳银献宝,不是和珅亲友,是很难当上官的,从而形成了“和相专权,补者皆以赀进”,“政以贿成”,祸国殃民的严重局面。
其四,缺乏法律监督。封建社会,皇帝说了算,而和珅却是皇帝最宠幸的大臣,你说谁敢得罪皇帝。如果不是乾隆家驾崩,嘉庆皇帝即位,和珅可能还会安然无恙。
其五,社会使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天下当官的,都是这样。想做官,就要懂得孝敬,就这样,一级孝敬上一级,久而久之,就见怪不怪了。
其六,小时候家里穷,尝尽了人生百态,后来做官了,看到钱财得来如此容易,自然那一颗贪婪的心不想停止。
可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便如和珅这样场聪明异常,博古通今的人人物。
如果不加以约束自己,也难免成为贪污犯,从而受到国家法律的审判,其他的不甚聪明的人,更应该从这样的事例中,汲取教训。还是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