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看许多个朝代,就是秦代,就已经有了一个赵高,把看似强大的秦朝弄得支离破碎了。
事实上,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人,一定在那个过程中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害死了扶苏与蒙恬这样重要的人,一定还连累许多人受害受损。赵高这时便停不了手,要继续除去许多人。最后竟然发展到要杀二世,自己想做皇帝。
秦始皇塑造了极权政治,赵高又混在他旁边。极权之权一旦落在小人手上,就是这个样子。赵高的故事,还可以谈下去。
前些时候,我在这里陆陆续续写了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话题中心是:开国皇帝本人的经历和眼界,大致影响了他的治国作风,各有不同。
不过,各个朝代又有它的最后阶段。这时候,总是免不了有小人在作怪。小人能够当权,又与那时君主的能力有关。开国的君主一定有过人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后代就难免出个昏君、庸主,这时小人就钻出来了。
不必看许多个朝代,就是秦代,就已经有了一个赵高,把看似强大的秦朝弄得支离破碎了。
赵高是个小人。巴结逢迎,最后居然想做皇帝。但他并不是有远大的志向,觉得可以治国,他最大志向是为自己谋一点私利,用的是卑鄙的手段。不过,就那样一步步爬了上来。
赵高最初在秦始皇身边办事,替秦始皇掌管符玺的事。这似乎是很事务性的工作,但是符玺的使用,却代表着皇帝的决定,很重要。赵高把这种重要性放在心里。
秦始皇在出巡的时候,得病死了。有遗书,说传位给长子扶苏。这是一封重要的信,也经赵高手的,在这时刻,赵高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关键人物了,他决定改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因为胡亥曾经在赵高那里学习知识以及狱律等。两人有这段关系,而且胡亥年轻,容易控制。如果扶苏做了皇帝,赵高不知道自己的地位会变成什么样子。
赵高先去说服胡亥这样做。对胡亥说,始皇帝只有一封信给长子,却没有给诸子封王(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要成为皇帝了,“而子无尺寸之地”(史记.李斯传),怎么办?胡亥很守本份,说:“明君知臣,明父知子”,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赵高径直告诉胡亥:“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那时丞相是李斯,赵高认为只要他们三人合谋,这个局面就可以由他们摆布。他提醒胡亥:“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把胡亥说动了。
于是又去说服丞相李斯。他说李斯的地位更危,因为有一个功高而且执兵权的蒙恬会成为对头。李斯觉得他应忠于始皇,赵高又举出许多道理与往事,强调目前李斯的危险。终于李斯只好同意与他们站在一起。
其实搞风搞雨的,都是赵高一个。
于是赵高、李斯声言始皇的遗诏,是立胡亥为太子。本来始皇留给长子的原信,是指定“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但是知道这事的只有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印玺又在他们手,另外造假是很容易的。
他们假造了另一封信,里面指责扶苏与将军蒙恬领了数十万兵,在边境上十多年了,“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赐剑给扶苏自裁,把蒙恬赐死。盖上了玉玺,就算是一封正式的文件了。
信送到扶苏那里,扶苏流泪,就想自杀。蒙恬却有点怀疑,说:“安知其非诈?”送信的使者连连催促,扶苏终于自杀了。蒙恬被囚起来。
于是,胡亥被立为二世皇帝,赵高做了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事情来到这样的地步,害死了扶苏与蒙恬,胡亥做了皇帝,赵高又控制着胡亥,一切可以任所欲为了,可以停手了吧,但是赵高还是不停手,还要杀这个、杀那个,杀下去。
事实上,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人,一定在那个过程中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害死了扶苏与蒙恬这样重要的人,一定还连累许多人受害受损。赵高这时便停不了手,要继续除去许多人。最后竟然发展到要杀二世,自己想做皇帝。
秦始皇塑造了极权政治,赵高又混在他旁边。极权之权一旦落在小人手上,就是这个样子。赵高的故事,还可以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