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淫无度 胡太后竟然把太监和妹夫带上床

   2020-10-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北魏王朝有一条严酷的宫廷制度:子贵母死。虽然中国的历代王朝都非常担心君主的大权旁落,为防止出现牝鸡司晨的局面定了很多铁的制度,但北魏这种如此血腥,又被严格执行的“杀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条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道武

北魏王朝有一条严酷的宫廷制度:子贵母死。虽然中国的历代王朝都非常担心君主的大权旁落,为防止出现牝鸡司晨的局面定了很多铁的制度,但北魏这种如此血腥,又被严格执行的“杀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条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但最早实行这制度的却是汉武帝刘彻。他立幼子刘弗陵为帝,却将满心欢喜的钩弋夫人赐死,为的是防止主少母壮,引起乱权。史书上说拓跋珪是跟刘彻学坏了,才想了这么损的一招。其实拓跋珪是个粗人,哪想得到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帮他想出这理由的应是那批刚刚聚集到道武帝身边的汉族士人。

而更深一步的缘由在于拓跋珪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强子立”的局面,新君继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珪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权便在于取得了母族贺兰部落的支持。而为了使日后新君的继立不受外族干扰,维持拓跋族至尊无上的地位,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严酷的制度。

如此一来,北魏的小太子们成了这世上最可怜的人。刚刚被确认为帝国的继承人,便立即与生母阴阳两隔。他们可以得到整个天下,却没有母爱。在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神里,他们都只是奇货可居的宝贝。几乎在每个北魏皇帝登基的宫殿下,都埋藏着他母亲的一条命。

但这样的制度就有效吗?能防止出现主少母壮和内宫干政的局面吗?不会的,任何一项完美的制度都有它的漏洞,尽管在设计之初显得是多么天衣无缝,但终究会被聪明的人利用。而将这制度玩弄在股掌之中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文成冯太后。

献文帝元弘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即位,当时献文帝还非常年幼(元弘的母亲由于“子贵母死”早被赐死),所以文成帝的皇后冯氏被尊为皇太后。冯太后执政后,在孤儿寡母的危难关头诛杀了专权跋扈的丞相乙浑,完全控制了朝政。由于献文帝非冯太后所生,而冯太后又风流成性,把持朝政,于是日渐长大的他与冯太后的矛盾与日俱增。冯太后当时将献文帝的太子(孝文帝元宏)收养在身边,即使是献文帝本人都很少有机会接近太子。而孝文帝的母亲李皇后早由于孝文帝被立为太子而被冯太后下令赐死,孤苦无依的孝文帝此时只能依赖祖母,以期获得稳固的地位。

在权力斗争的紧要时刻,冯太后逼迫献文帝内禅,将皇位传给孝文帝,而当时的孝文帝才五岁。被架空权力的献文帝与冯太后的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献文帝乘机诛杀了冯太后的情夫李弈泄愤。为情所困的冯太后变得极为心狠手辣,寻找机会害死了献文帝,所有的权力又重新回到了冯太后手中。而孝文帝的第一任皇后林氏更惨,刚刚生下皇子拓跋恂(便是在孝文帝迁都后想跑回平城老家的那位太子),便被冯太后赐死。当时的孝文帝早已想废除这条残酷的宫廷制度,但迫于冯太后的淫威而无可奈何。

冯太后之所以接连赐死孝文帝的母亲、太子拓跋恂的母亲,主要是将这些储君的抚养权抢在手中,以便自己长期控制朝政。冯太后利用子贵母死的制度害死异己,从而专朝达二十五年之久,是对道武帝这位野蛮人的良苦用心的最大讽刺。

除了风流成性的冯太后外,北魏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后执掌朝政达十三年之久,强大的北魏王朝正是在她的手里几乎走到了尽头,而那时英明神武的孝文帝死了还不到三十年。

这位太后姓胡,是孝文帝的儿媳妇,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与冯太后将“子贵母死”的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中不同的是,她是向这条严酷制度发起挑战的胜利者,然而她登上权力巅峰的过程却是九死一生。

胡太后的姑姑是位精通佛学的尼姑,经常被请入皇宫讲学。这位颇有心计的尼姑趁着讲学,收买了元恪的手下,让他们到处宣扬自己的侄女胡氏的国色天香。好色的元恪一听,便将这少女纳入宫中。这位胡家的少女终于迈开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可是如何在后宫如云的佳丽中脱颖而出,登上皇后的宝位呢?英勇无畏的胡家少女此时扔下了最大的赌注--自己的生命。

这样就算元恪的身体再棒,能跟播种机一样到处耕耘,也赶不上妃子的故意流产。一些倒霉的妃子,故意流产的水平比较差,只能把孩子生下来了。这些小皇子刚刚生出来,就频频夭折--心狠手辣的母亲为了保命,也只能忍痛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弄死。因为以后自己虽然能被追封为太后,高高在上,可这供奉的“冷猪肉”的香味毕竟没有活着的诱惑大。再加上宣武帝的高皇后又特别强悍,一些妃子进宫后连被临幸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宣武帝尽管夜夜疲于奔命,但始终生不出个儿子来。

而胡家少女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她全然不顾周围发生的这一幕幕人间惨剧,她怀上了孩子,还挺着肚子在宫里晃来晃去,好像完全把头上悬挂的这把利刃忘了--百年来,没有哪位太子的母亲能幸免于难。于是一些好心的人便开始提醒她,让她尽快流产,保命要紧!可她的回答却是非常地大义凛然:“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意思是说我们怎么能因为自己怕死而让皇帝绝后呢?而且她暗中还经常祈祷:“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所不辞也。”一定要生个大儿子,这样就算我死了,也在所不惜--好一个可怕的女人!

胡家少女的儿子终于出生了,她也由于生育的功劳被进为充华嫔,早已疲惫不堪的宣武帝赶紧将这个宝贝儿子藏了起来,交给专人看养,而暂时将“子贵母死”的制度忘在了脑后。胡太后的冒险终于成功了第一步,而转眼第二次杀身之祸又降临了。

北魏宣武帝在儿子出生的第五年就累垮了,于公元515年离开了人世,而他当时的年龄不过三十三岁,比孔子讲的而立之年才多了三年(北魏的皇帝一般都短命,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人害死)。当时的几位大臣崔光、于忠、王显、侯刚赶紧将小太子从东宫抱到显阳殿。因为在这种赌命的关键时刻,这小屁孩便是最大的筹码。他们知道自己当时抱着的可不是什么凡胎,而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是未来能青云直上的保证,是全家人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其中一个叫王显的大臣心里还藏着点小算盘,说:“明天吧,今天这么匆匆忙忙,皇帝登基的仪式会搞不好的。”

旁边老谋深算的崔光立马打断他:“天子的位置一天也不能缺,等明天干什么?”

王显还不愿放弃:“应该先奏明皇后吧?”

崔光说:“皇帝死,太子立,这是国家的规矩,干嘛还要皇后批准?”

她选择了怀孕--因为元恪还没有子嗣。而北魏宫廷百年以来一直悬挂着“子贵母死”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将任何敢越雷池的嫔妃夺去生命。这政策可比我们现在实行的计划生育有效多了,一旦怀孕就要把命搭上,这谁还敢生啊?当时宫里所有的妃子都盼着别人早点怀上太子,而自己再生个王子、公主就安全了。所以北魏皇宫里的流产事件就特别常见,动不动就有妃子流产。

面对崔光这个知识渊博的老甲鱼,王显丝毫没有办法,只好默认。而旁边的小皇帝被这群人匆匆忙忙地抱来,此时可能正尿湿了裤子,在一旁大哭不止(这眼泪不大像为他爸爸流的)。大家又赶紧忙着哄小孩:别哭别哭了--天下都是你的了,还哭什么?这小孩被一群人七手八脚地穿上帝服即位,而大家都跪在下面喊万岁,场面极其混乱和狼狈。

这时候,宣武帝那位很凶悍的大老婆开始秋后算账,向胡贵嫔举起了屠刀,而一位叫刘腾的太监乘机将这消息告诉了大臣侯刚。侯刚和崔光、于忠一商量,便把胡贵嫔藏了起来,并派兵严加防守。胡贵嫔又躲过了人生的一大劫,而她对这四人也非常感恩戴德。

几个月后,朝政渐稳,胡贵嫔被尊为皇太妃,而宣武帝那位凶悍的老婆高皇后被强迫剃了发,被送到洛阳的瑶光寺当尼姑伺候佛祖去了--当女人真好,犯了错误还能当尼姑避难,这是北魏的一贯的优待政策。这时的胡贵嫔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十几年后也要如此一身装扮,但那时她的命却保不住了。

又过了几个月,胡贵嫔的地位终于上升到了至尊无上的地步--皇太后。而从她冒死怀孕到此时登上这帝国的最高宝座,她仅仅花了短短六年的时间。

皇帝才五岁,在今天正是上学前班大班的年龄,大臣们还得担心他哪天说不定会在自己上奏国事的时候尿湿裤子。但野心勃勃的群臣之间又没有出现像霍光那样能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于是大臣们便请胡太后临朝称制。胡太后如此处心积虑,九死一生,等着的就是这一天--北魏王朝的政权又第二次落到了女人的手中。而粗人拓跋珪的担忧终于变成现实了,子贵母死的血腥制度被废后,北魏王朝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标签: 太后 太监 胡太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