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朝恩是唐朝一位擅权宦官,安史之乱的时候他随唐玄宗一起逃跑,因护驾有功深得玄宗信任。他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一名太监,后来逐渐由三宫检责使到掌管军政大权。他的出现为唐朝的宦官专权打下了基础,加强了宦官的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出唐朝中,晚期朝中出现的不同问题。
在文言文《鱼朝恩专权》里面可以看出鱼朝恩专权十分严重,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敢与他抗衡。朝中决定政事都要与他商议之后才敢做出决定,一旦没有经过他商议便大发雷霆。后来皇帝大臣都不喜欢他,但又不敢得罪他。鱼朝恩小儿子鱼令徽十五岁就在朝廷任职了,皇帝亲自赐于他绿衣。没过多久,鱼令徽则向父亲告状自己的等级较低被别人看不起。
鱼朝恩听了之后非常生气,随即上奏皇上,说小儿鱼令徽官职太低受人欺负,要求皇上赐于他金腰带和紫服。当时紫服是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才能穿戴,而鱼令徽职位远远不够。当时皇上还没有来得急准奏,鱼朝恩便命令相关人员拿来了紫衣,鱼令徽接过紫衣立即向皇上谢恩。皇上心里虽然很不痛快,但是表面上也不敢与他对抗,只能强言欢笑,称赞其小儿子非常合适。
鱼朝恩虽然身为朝廷官员,对于朝廷之事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蛮横专权,事无忌惮。他所决定的事情都是强加于人,其小儿子也是蛮横无理,最终被流放于岭南。鱼朝恩晚年由于人人见其不快,最终在皇帝与大臣的联合下被杀。
郭子仪鱼朝恩
郭子仪是唐朝一位名将,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鱼朝恩则是唐朝的一位擅权宦官,曾已太监入宫深受唐肃宗的信任,后来任内务总管。当时郭子仪与鱼朝恩都是朝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两人中间也发生过很多事情。
郭子仪是一名武将,善于领兵打仗,所以他手中掌握了朝中兵力大权。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皇帝担心他有谋逆之心,鱼朝恩则毛遂自荐前往当监军。郭子仪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消息传到军队之后,将士们都十分气愤。鱼朝恩压根就不懂得兵法,他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军队当中胡乱指挥。当时已经收复的失地又重新沦陷,士兵们要求郭子仪将鱼朝恩诛杀,郭子仪却没有那样做。后来皇帝也意识到国家不保,才把鱼朝恩调回京城,军队交回了郭子仪。
鱼朝恩回京之后,不但没有回改之意,他还认为是郭子仪在后面使坏。于是又向唐肃宗进谗言,将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当时军队士兵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个个截然大怒,要求起兵回京。而郭子仪认为,如果现在回京,叛军肯定会卷土重来,还是要先安定国家叛乱为重。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郭子仪率领军队回朝,朝中大臣个个为之不平。
唐肃宗见郭子仪十分惭愧,祖坟之事已无法挽回,让郭子仪提条件尽量满足他。郭子仪则说,此次叛乱能够成功是皇帝的福气,是士兵英勇善战的功劳。至于祖坟之事,不能责怪任何人,自己在外面打仗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坟,是上天对自己的报应。当时文武百官听了之后都十分敬佩他,没想到郭子仪尽有如此的心胸。
鱼朝恩李辅国什么关系
鱼朝恩与李辅国,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用武术门派为例,如咏春拳的发展历程,它的起源是悠远流长的,一味追溯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少林寺,由少林寺的严咏春创始了该套拳法,时移世易,年代的不断变迁,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将咏春拳带入鼎盛时期的却是叶问。
李辅国就好比少林寺的严咏春,鱼朝恩就好比近代的大武术家叶问。
李辅国他从高力士的身上看到了宦官的权势,他想自己为何不能成为高力士第二,于是他一方面借助了高力士的提拨往上爬,一方面又联合了太子李亨抓住时机将唐明皇和高力士赶出政治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李辅国的辉煌时代自肃宗李亨的即位全面到来,直至唐代宗李豫才全面落幕。在这段长长的历史舞台中,李辅国全方位的拓展了官宦的权势,拉开了宦官管理朝政的黑暗历史,这段历史,忠臣屡屡被残害,大臣们人人自危,自求自保。
而鱼朝恩,他的时代却是在代宗李豫时才全面展开的,唐代宗李豫在处置李辅国后并未吸取经验教训,没有收回官宦的政治权利,这就给了鱼朝恩有力之机,官宦集团依旧凌驾于皇权至上,鱼朝恩时代的发展,最后甚至想要逼宫自己当皇帝,虽然最后依旧被代宗李豫下旨予以刺死,但作为百姓们,不得不感叹,晚唐的皇帝们真乃懦夫和傀儡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