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论一个话题,在一些古装剧里很常见,一般想要杀一个人,通常请吃饭,然后提前在酒里下毒,神不知鬼不觉致人死地,但是在三国时期却不见用毒杀而是埋伏斧手。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毒一般是以砒霜为主,以那时候的提炼技术,纯度肯定是不高的。而这个杂质,就是硫化物。硫化物会与银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也是银筷子测毒的来源。(当然纯度高的话就没办法了)
至于什么断肠草之类的,剂量比砒霜大的多。(砒霜半数致死量低的可以,只有10-20mg/kg)
古代之所以以刀斧手埋伏,主要是因为,在这种鸿门宴时,最需要的是参加宴会的那个人的人头。
下毒这个,名声坏是肯定的(别小看名声),最重要的是,人心不服。说白了,如果说刀斧手还可以说是策略的话,下毒完全就是阴谋诡计了。
也就是宫廷剧宫廷政治斗争什么的多用下毒这个方式。
刀斧手控场以后可以杀可以软禁。
毒下了就不好改了。
毒物被发现,更丢人。
而埋伏刀斧手,摔杯为号,临场应变比下毒要迅速的多。
据我所知,毒药是女人的武器!
没错,女人!
懦夫!
有太监!
能够谋人性命的宴席根本不需要下毒,下毒往往是为了让别人猜不出凶手是谁。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
《三国志·张嶷传》: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
当然三国里也有很多毒死的。
《三国志》: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后雅有识度,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才大略。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能取人性命的宴席,目标既然肯出席,要么就是心宽不知道要搞他,要么就是知道自己死定了认命了。只有在不方便明着动手时才会考虑阴招。
总的来说,两汉时期的国人是很重气节的,下毒是为人所不齿的。那时期对自己一个人的声名是很看重的,还有就是那时期,下毒成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