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赵武灵王改革服饰以前,军队人们的服饰不利于行军作战,而且服饰大多很繁琐,多是身份的标志,实用性不强,赵武灵王改革服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改革军队的服饰,对风俗文化和政治改革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胡服骑射,一个奇特的改革思路
赵武灵王的改革,与稍早的商鞅等人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不一样,而是从改变国人服饰、建设骑兵队伍开始的。赵武灵王被人赞誉并流传千古的事,不是别的,而是胡服骑射。0
赵武灵王为什么从胡服骑射开始改革?战国初年,为国家强盛,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等等都进行了改革。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继位,当年燕国进攻了赵国。赵武灵王十年、十一年、十三年又屡次被秦打败,赵武灵王十四年韩、赵、魏三国,为削弱秦国,发动了对秦的战争,但失败了,仅赵国就被斩首8万人,次年又被秦打败;北部小国中山,在地理位置上,几乎将赵国南部与北方的代(今蔚县)一分为二,并与赵国争战。赵武灵王十九年,在与大臣楼缓谈话时说:“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吾欲胡服。”当时,东胡常袭扰代,林胡、楼烦常掳掠西部,在与他们的战争中,赵武灵王发现此三胡的骑兵,短衣、长裤、皮靴,携刀、箭,能骑善战,机动灵活,大大优于中原战车、步兵,遂与相国肥义商议,以胡服骑射教百姓,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兵制,建立自己的骑兵。
对后世服饰的影响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改进了军队的服装装备。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胡服的推广,它不仅直接为赵国赢得了赫赫武功,而且对军队历史的发展演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了我国古代骑兵史上的新纪元,从此我国军事史中除车兵、步兵和舟兵外,出现了骑兵这一崭新的兵种。同时,它也改进了军队的服饰装备,便利了作战。
其次,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强化了其实用功能,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服饰,具有防寒保暖、遮羞的实用功能及显美功能,也有身份标示功能,“胡服骑射”前的华夏族服饰,既是每个人身份高低的标志,也是夷夏不同民族身份的标志。在“胡服骑射”以前,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
“胡服骑射”之“胡服”首先是为便“骑射”,也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这就强化了服饰的实用功能,同时,因其打破了服饰的民族界限,弱化了身份界限,使君臣、官民服饰的差别大大减小,自然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自此以后,“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汉族居民不断吸取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来丰富自己的服饰文化。
赵武灵王虽并没有强制百姓改穿胡服,只在官吏、军队中强制推行,但上行下效,自古皆然,加上胡服的便利性,赵国百姓纷纷效仿。貉服、胡服之冠、爪牙帽子、带钩等胡人风格的服饰开始在赵国百姓中流行。汉代,穿开裆的裤子,外罩以裳或深衣。裤子显然来源于胡服。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究竟扩张了几倍领土?
首先是最西部的五原郡,五原郡的首府是五原,这里是赵国乃至后来汉朝初期西北第一郡。
赵国在五原郡狼山上修筑了要塞高阙,高阙是赵国西北大门,后来赵国以此为起点,逐渐向东修筑长城。到了汉朝时期,霍去病多次从高阙要塞出发,向西向北进入大漠突击匈奴。作为中原西北地带长城的起点,高阙要塞的战略地位,与明朝东部的山海关类似,都是当时天下雄关。
狼山的形成很有意思,地球的生命大约是45亿年,在地球25-28亿年的时候,狼山还在海底,当时海底火山群喷发,岩浆不断涌出,形成了狼山硅铁沉积的基础构造。后来随着地球板块的不断漂移挤压,狼山不但从海底冒出水面,还形成了一座山脉。
狼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由于基底是岩石为主的结构,所有需要深厚土壤生根的高大树木都不能在狼山扎根。狼山上的土壤,实际是薄薄的表面尘土层,山上不但植被稀少,而且最高的植被也不会超过1米,属于荒漠地带。
狼山上的呼和巴什格山峰,高度为2364米,既是内蒙古最高山峰,也是方圆几百公里的制高点。
狼山得名源自这座山脉真正的主人,蒙古野狼。狼的视觉比人要明察秋毫的多,相当于戴上望眼镜的人类,屹立在狼山的各处高点,什么猎物都逃不出狼群的魔爪。
狼群既然善于利用地形,身为人类的赵人,又岂能不知地形对于战争胜败的影响。
从西往东第二个郡是九原郡,治所设在九原,也就是今天内蒙古包头附近。九原郡历史上是出猛将的地方,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就出自这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倾国美女貂蝉同样也是九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