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虽然从十一岁开始就在父亲麾下作战,而且屡次进献奇策,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也只是作为父亲麾下的一员,并未完全绽放光彩。等到父亲去世,李存勖才真正横空出世,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出来,赢得了“战神”的威名。
后梁开平二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承了晋王之位。在李克用病重期间,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曾经企图篡位,所以,李存勖一办完丧事,就设计捕杀了叔父李克宁,可见其行事手段之凌厉。当时,朱温已经灭了唐朝,自立为帝,国号梁,改元开平。为了统一全国,朱温趁李克用病死的机会发兵进攻潞州。但是李存勖丝毫没有因为居丧而乱了阵脚,他知道潞州是河东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唇亡齿寒。于是,他便亲率大军,从晋阳出发,直取潞州,乘大雾突袭包围潞州的梁军,结果大获全胜。这一战使得李存勖名声大噪,连本来依附后梁的军阀王容和王处直都开始动摇信心,竟然与李存勖结成了反梁的联盟。据《资治通鉴》记载,朱温得知战果后大惊,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潞州一战,新晋王李存勖扬名立万,军队的士气也大涨。李存勖乘势以“光复唐朝”为口号,发兵讨伐后梁。双方在柏乡又展开了一场血战。在这次战役中,梁军有王景仁率的禁军和魏博兵八万之多,而晋军只有周德威率领的三千骑兵和镇州、定州的军队,实力相差很大。而且梁军守柏乡、以逸待劳,而晋军则长途奔袭,自然疲惫。所以,此战必须以计谋巧胜。李存勖采用周德威的建议,没有贸然攻城,而是用计引诱梁兵出城,然后聚而歼之,并且故作不敌,主动后退。梁军主将王景仁本来就自恃兵力战备优势而轻敌,一见晋军后退,马上发动全部军队出城追赶逃兵。结果正中了李存勖的计策,梁军大败,八万余人死伤殆尽。这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使得梁军丧失了对河北的控制权,大大地打击了梁军的气势,也为晋国的崛起谋求了可贵的时间。
柏乡之役之后,晋军的队伍成为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时间让后梁君臣闻风丧胆。但是战神李存勖并没有自信心膨胀,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而是息兵行赏,休养生息。在这一段难得的停战时期内,李存勖抓住时机鼓励生产,整顿吏治,宽刑减赋,使得河东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为接下来的战争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待到时机成熟,李存勖拿出了父亲临终前交给自己的三支箭。那三支箭象征着父亲的三桩遗命,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三是消灭世敌朱温。据史书记载,李存勖每逢出征都要将供奉在太庙里的三支箭取出来,随身携带,以鞭策自己。这次和之前不一样,河东的势力已经大异于前,他终于可以与朱温一决胜负了。开平五年,李存勖在高邑大败了朱温亲自统帅的五十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消灭后梁,统一北方。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李存勖是战场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至于宠信伶人,李存勖更是花样迭出,本来他从小就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称帝前,就曾任命伶人做官以致贻误战机。灭梁之后,原被梁军俘获的伶人周匝见到李存勖,向他保举曾保护他的后梁教坊使陈浚做一郡长官,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对周匝保举的陈浚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由于李存勖的宠信,伶人们出入宫廷内外,傲视戏弄贵族大臣。
众人气愤之余又不敢向李存勖告状,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四处的节度使们也争相重金行贿。伶人中为害最深的就是景进。李存勖想知道宫外之事就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大臣对他都很畏惧。同时伶人与贪官污吏又相互勾结,不但使朝廷日益腐败,还陷害忠臣良将,鱼肉百姓,搜刮民财。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