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梁代,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很多人颠沛流离,活的苦不堪言。因此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神灵,希望生活能好起来,将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梁朝傅大士的出现,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傅大士在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善良且有很高境界的人。傅大士爱好在河边钓鱼,但每次都会把捕到的鱼儿放走。因此有很多的人取笑他。有一天,他又来捕鱼,碰巧碰遇到了来自印度的达摩,傅大士受到了达摩的启示,领悟佛教,投身入佛门。从此以后傅大士和妻子在松山以耕种而生。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经过十年的苦修佛学,确实掌握了一些佛学的基本理论,吸引了许多忠实的信徒。但是想要普及给每个人,还需梁武帝以及朝中大臣支持才行。其实,梁朝帝也沉迷于佛教,但是一些大臣很是不理解,有一些人诋毁傅大士,甚至记恨他。梁朝傅大士曾经三次见到梁武帝,最后一次说有创办双林寺的想法,幸运的是梁武帝也应然接受。
傅大士创办”双林寺”,此时的梁武帝年事已高,而且无心朝政。在小人当道的时代,国家一片混乱,人们颠沛流离。傅大士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他不时的设斋帮助饥荒的人们,没钱的时候,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房子和田地。他宣扬佛教,让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在这动荡的时期,他极尽所有帮助处于苦海的人们,大公无私,不求回报。他的思想也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
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是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佛教中人,因为在南朝梁代时期对佛教以及禅宗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维摩禅祖师,他生活的时期国家分裂情况严重,同时还不断地发生着战争和灾祸,在那个时代人们总是十分地迷茫,而佛教就因此而盛兴起来。傅大士凭借着自己对佛法的钻研一直努力感化人们传播佛法,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傅大士的故事,那么傅大士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的故事还要从梁朝开始说起,在他成亲之后对佛法依旧非常的感兴趣,因此开始自己结庵修行,在他生活的那个地方四处都是群山,而地形起伏也是比较大的,他当时搭建了一个草棚,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但是傅大士所过的生活却是农禅生活,白天他会自己劳动,甚至有时候还要打工赚钱,到了晚上他就一心研究佛法,每天都非常地勤奋。当时他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却依旧愿意帮助别人。
有的时候别人会偷摘他种的瓜果,但是傅大士却并不会对他进行责怪,反而会拿出更多的瓜果送给别人,这样的生活一直过了七年,在七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大慈大悲,因此都前来膜拜他,他的身边也有了许多的信徒。但是就在这一年这个地方发生了饥荒,傅大士为了感化众人,先是让自己的妻子也信奉佛道,将所有的田地都送给了别人,人们在他的感化下也学习了他的做法,而傅大士的名声则传播地更远了。
傅大士双林寺
傅大士是一位生活在南朝梁代时期的人,他一直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钻研和传播佛法,在当时很多地区的人都知道他的大慈大悲。而双林寺建造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这也是佛教中的重点寺庙,表面上看起来傅大士双林寺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地密切,那么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520年的时候开始说起,当时傅大士在云黄山上生活,他在这个地方结庵修行之后,身边逐渐聚集了许多的信徒,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建立寺庙,直到在他最后一次进谏梁武帝之后,他才向皇帝请求修建双林寺,于是便开始在他结庵的地方建设寺庙。
双林的意思就是坚固而高远的婆娑树林,这种树所指代的是释迦牟尼,而傅大士因为一直在这种树下修行,并且将寺庙建造在婆娑树下,因此这座庙宇才会被称为双林寺。半年之后双林寺建设完成,在寺庙的大殿前面,本来是有着一棵白杨树的,而且长势非常的茂密,但是傅大士却将这棵树砍掉了,并且用它来雕刻成佛像,而原本白杨树生长的地方还建成了砖塔。
在傅大士对皇室绝望之后,开始回到双林寺亲自弘扬佛法,到了542年的时候他在寺庙中立下了誓言,就是两年之后要将自己所有的田地和资产献给寺庙,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之后他每天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而双林寺随着他的名声也越来越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