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傅大士对佛教以及禅宗有什么巨大贡献

   2020-10-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南朝梁代,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很多人颠沛流离,活的苦不堪言。因此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神灵,希望生活能好起来,将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梁朝傅大士的出现,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戴,并对后世产生了

在南朝梁代,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很多人颠沛流离,活的苦不堪言。因此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神灵,希望生活能好起来,将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梁朝傅大士的出现,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傅大士在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善良且有很高境界的人。傅大士爱好在河边钓鱼,但每次都会把捕到的鱼儿放走。因此有很多的人取笑他。有一天,他又来捕鱼,碰巧碰遇到了来自印度的达摩,傅大士受到了达摩的启示,领悟佛教,投身入佛门。从此以后傅大士和妻子在松山以耕种而生。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经过十年的苦修佛学,确实掌握了一些佛学的基本理论,吸引了许多忠实的信徒。但是想要普及给每个人,还需梁武帝以及朝中大臣支持才行。其实,梁朝帝也沉迷于佛教,但是一些大臣很是不理解,有一些人诋毁傅大士,甚至记恨他。梁朝傅大士曾经三次见到梁武帝,最后一次说有创办双林寺的想法,幸运的是梁武帝也应然接受。

傅大士创办”双林寺”,此时的梁武帝年事已高,而且无心朝政。在小人当道的时代,国家一片混乱,人们颠沛流离。傅大士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他不时的设斋帮助饥荒的人们,没钱的时候,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房子和田地。他宣扬佛教,让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在这动荡的时期,他极尽所有帮助处于苦海的人们,大公无私,不求回报。他的思想也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

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是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佛教中人,因为在南朝梁代时期对佛教以及禅宗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维摩禅祖师,他生活的时期国家分裂情况严重,同时还不断地发生着战争和灾祸,在那个时代人们总是十分地迷茫,而佛教就因此而盛兴起来。傅大士凭借着自己对佛法的钻研一直努力感化人们传播佛法,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傅大士的故事,那么傅大士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的故事还要从梁朝开始说起,在他成亲之后对佛法依旧非常的感兴趣,因此开始自己结庵修行,在他生活的那个地方四处都是群山,而地形起伏也是比较大的,他当时搭建了一个草棚,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但是傅大士所过的生活却是农禅生活,白天他会自己劳动,甚至有时候还要打工赚钱,到了晚上他就一心研究佛法,每天都非常地勤奋。当时他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却依旧愿意帮助别人。

有的时候别人会偷摘他种的瓜果,但是傅大士却并不会对他进行责怪,反而会拿出更多的瓜果送给别人,这样的生活一直过了七年,在七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大慈大悲,因此都前来膜拜他,他的身边也有了许多的信徒。但是就在这一年这个地方发生了饥荒,傅大士为了感化众人,先是让自己的妻子也信奉佛道,将所有的田地都送给了别人,人们在他的感化下也学习了他的做法,而傅大士的名声则传播地更远了。

傅大士双林寺

傅大士是一位生活在南朝梁代时期的人,他一直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钻研和传播佛法,在当时很多地区的人都知道他的大慈大悲。而双林寺建造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这也是佛教中的重点寺庙,表面上看起来傅大士双林寺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地密切,那么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520年的时候开始说起,当时傅大士在云黄山上生活,他在这个地方结庵修行之后,身边逐渐聚集了许多的信徒,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建立寺庙,直到在他最后一次进谏梁武帝之后,他才向皇帝请求修建双林寺,于是便开始在他结庵的地方建设寺庙。

双林的意思就是坚固而高远的婆娑树林,这种树所指代的是释迦牟尼,而傅大士因为一直在这种树下修行,并且将寺庙建造在婆娑树下,因此这座庙宇才会被称为双林寺。半年之后双林寺建设完成,在寺庙的大殿前面,本来是有着一棵白杨树的,而且长势非常的茂密,但是傅大士却将这棵树砍掉了,并且用它来雕刻成佛像,而原本白杨树生长的地方还建成了砖塔。

在傅大士对皇室绝望之后,开始回到双林寺亲自弘扬佛法,到了542年的时候他在寺庙中立下了誓言,就是两年之后要将自己所有的田地和资产献给寺庙,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之后他每天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而双林寺随着他的名声也越来越著名。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