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代以来,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甚广,主要讲的是杨业与他的后代们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杨业还有一个亲弟弟,比杨业更早归降宋朝,官做的也比杨业更大,他的后代继续活跃在宋中期的政治舞台上。
杨重勋,是后周麟州刺史杨信次子,宋云州观察使杨业之弟。杨重勋原名杨重训,后因避周恭帝柴宗训名讳改。杨信去世的时候,杨业远在北汉都城太原,部下就拥立杨重勋继任麟州刺史。杨重勋不久叛周而归降北汉。麟州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地处西北边陲,附近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羌族。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冬天的时候,羌族围攻麟州,杨重勋为了得到支援,就再次向后周投降,被任命为麟州防御使。自此兄弟二人一个在北汉,一个在后周。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三月,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四月,北汉军两次侵犯麟州,均被杨重勋击退。杨重勋与紧邻的府州折家在北汉西北防线上形成了相当的威胁。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十二月,宋太祖赵匡胤升麟州为建宁军,而杨重勋也得以升任建宁军留后,步入宋军高级将领行列。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五月,杨重勋与代理府州知州折御勋同到开封觐见。府州与麟州相邻,折家也世代是府州土豪,二人的觐见展示了西北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尊重,宋太祖非常高兴,重赏二人,并让他们返回旧任。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九月,朝廷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力,采取调西北各地方首领到异地上任的办法。其中杨重勋就被任命为保静军(今安徽省宿州市)留后,后升保静军节度使。开宝八年,杨重勋病逝,追赠侍中。
杨重勋有一个儿子叫杨光扆,曾回到麟州,担任麟州兵马都监,在任上去世。杨光扆儿子杨琪,字宝臣。杨琪虽然出身将门,但可能是受当时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平时特别喜欢读书,而且才思敏捷,为人谦虚谨慎。古代一人立功,子孙亲戚都会受到封赏。杨琪因为杨光扆在守边期间病逝,被朝廷任命为殿侍。其伯父杨延昭在河北屡立战功,杨琪也得荫蔽,逐渐升任至供备库副使。后来杨琪又相继担任河东、京西、淮南三路负责司法与监察的提刑。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杨琪在淮南去世,年七十一岁。接下来,我们重点讲杨琪的儿子杨畋。
杨畋,字乐道,进士出身。我们可以发现,杨业一系多从武,而杨重勋一系在杨琪时已渐转文,杨畋更是直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毕竟出身将门,仍不免要接触军事,这是后话。
杨畋在中举之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州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岳州知州。
庆历三年(1043年),湖南桂阳监附近的徭族发生严重叛乱,骚扰地方。十月,朝廷任命杨畋为湖南提刑,督军讨捕。杨畋招募壮士,深入徭族聚集的各峒。解释一下,峒是指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行政划分,一般情况下小于县。湖南自宋初结束割据以来,数十年未曾用兵,招募的士兵缺乏战斗经验,越往前走接近敌人,心里就越恐惧。十二月,宋军进至一个叫孤浆峒的地方,前军失利,导致全军溃败。混乱中杨畋从山岩上跌落下来,正好摔在草地上,才得保住性命。
得到杨畋的败报,朝廷下诏书给湖南转运使郭辅之等人,说如果不能以武力平定,可以采取招抚策略。庆历四年三月,朝廷又派殿中侍御史王丝为湖南体量安抚、提举捉贼,与杨畋、郭辅之等共同商议平叛。此时杨畋主张剿杀,王丝与其意见相同,郭辅之主张招安,朝中谏官欧阳修、余靖等支持郭辅之,余靖更是指责杨畋采取坚壁清野政策,使百姓受苦,建议朝廷“不可重惜杨畋而轻荆南一路百姓”。
在一片反对声中,王丝与杨畋坚持打击敌人,徭人多投降,乱势得到遏制。庆历五年二月,杨畋因功升任太常博士,赐五品服。十二月,杨畋因部将胡元战死被问责,降任太平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