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文言文,讲述的是宋仁宗,唐介,王安石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宋仁宗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及能力想要重用王安石,但是受到了唐介的劝阻,最终宋仁宗还是重用了王安石封其为副宰相,还同意了其变法的提议。
引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宋仁宗打算重用王安石,但是朝中大臣唐介说王安石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宋仁宗奇怪道:他什么地方不能胜任吗?是才学不够吗?还是经术理论不够?吏事方面的才能不足而不能够被重任么?唐介说:王安石的文学才能足够了,但是思想很古板,所以每每谈论要事的时候都是不切实际的,理论与实际不符。如果皇帝你重用了他,那么他的为政举措肯定是常年变更的。但是宋仁宗却不这么认为,最终无视唐介的劝谏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担任要职。宋仁宗对王安石说:其他人都不了解你,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个只知道经学数术的人,没有实战经验,不清楚世务的人。王安石听后说道:经学数术却恰恰是规划与处理事务的最好标杆。宋仁宗问到: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王安石说道:如果要改变现状,那么就要从社会风气,社会礼节,社会习惯等入手,推行新法,这就是现在目前的最好举措。宋仁宗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
这个故事中的王安石充满自信,有着大谋略大抱负。故事中的宋仁宗用人不疑,给了王安石一个机会。这段典故是推行王安石变法的一大转折点。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王安石是宋代人物,生活于北宋年间,宋神宗时期,迎来了其事业与人生的巅峰。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氏,从小就有着天才的光环,记忆力超群,加上后天的教育塑造,王安石实为一个才华横溢,天赋异禀的才子。
王安石不仅先天条件好,其后天条件也很优秀。王父任地方官吏,于是王安石从小就跟着父亲宦游大江南北,这段期间冷眼看世界,站在百姓角度看到整个国家潜伏着的社会危机。后来王安石通过科举入仕,入仕后的他心系百姓,旨在为人们服务,减轻百姓负担。
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受到了重用,于1069年发动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变法得到换得的支持与赞同,从此整个宋朝进入了一个系统化的社会改革运动中。
王安石变法并不顺利,可谓是困难重重,王安石本人也被两次罢相,更是受到了来自保守派的强烈攻击与弹劾,最终变法失败。
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很高。其一生作品颇丰,现有一千五百首诗歌流传至今,不仅有诗歌还有散文,短文等作品,受到后人的尊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北宋解决了财政难题,7年的经济改革让北宋的国库充盈,够北宋花20年之久,改变了北宋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
王安石生活于北宋,贡献于北宋,努力于北宋,这是属于北宋时期的一页新篇章。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写了什么
《答司马谏议书》被收录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是王安石的一首书信作品,其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反驳司马光的五大罪名,还批评了守旧派的士大夫阶层,因循守旧,不能接受新思想,从而还表明了对于变法的决心。整部作品言辞犀利,态度坚决,是古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驳论名篇。
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王安石亲启:昨日甚是感谢您的来信教导,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私交甚好甚密,但是我们在政见方面却多有歧义,这是因为我们对事情有不同的主张和办法的缘故吧。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但是又想到您对我很重视,所以我觉得在书信方面我也不应该马虎,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的想法与观点,希望您看后或许能懂我的所作所为。
读书人谈论与争辩的问题常常会侧重于实至名归,如果名义和实际已经明确了,那么道理也就清晰明了了。今日你认为我推行的新法在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从而生出了许多事端,还与百姓抢财产,觉得我不虚心听取意见,从而被天下人所怨恨和指责。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我的新法是经过皇帝认可和许可的,新法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交给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的,这怎么能算侵权呢?效仿先皇,施行仁政,兴办好事,剔除政治缺陷,革除弊端,这是所谓的惹是生非吗?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善国家财政问题这叫抢百姓财产吗?不听信小人言,这难道就是不虚心听不改错误吗?要施行新法,听到诽谤和怨恨这是预料当中的,不用太在意。
人们习惯于过去的生活,且都是得过且过的,士大夫不管国家事,只知道拍马屁,谄媚众人,现在皇帝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辅佐皇帝去做好这些事情,就算有很多的反对者我也不管,因为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反对者将矛头对向我也是常理之中的。古时候商王盘庚迁都的时候,百姓哀声载道,就是因为士大夫的原因。但是盘庚没有因为这样就放弃迁都计划,而是继续按照计划行事,要是方向正确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其他因素了。
如果您是在责备我久居高位但是没有帮助皇上好好做事,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我承认这是我的错,但是如果让我什么也不做就像以前一样等着那么抱歉我做不到。
没有机会见面,非常想念和仰慕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