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将领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2020-04-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凌是西汉的一名将领,在热播的电视剧《解忧公主》里我们也看到了这名将领的风采,可是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忠孝刚直的将领却投降匈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介绍:将军请战捷报传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秋天,骑都尉李陵麾下部将陈步乐快马

李凌是西汉的一名将领,在热播的电视剧《解忧公主》里我们也看到了这名将领的风采,可是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忠孝刚直的将领却投降匈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介绍:

将军请战捷报传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秋天,骑都尉李陵麾下部将陈步乐快马加鞭赶往长安,手中紧握汉军对匈奴作战的最新战报。见到汉武帝后,陈步乐连报捷讯,详细陈述了李陵出兵匈奴后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方略,尤其对李陵率兵与敌军奋勇拼杀的情景大加描绘。汉武帝听后龙颜大悦,立即封赏了陈步乐。群臣也纷纷奉迎,连夸“李陵英勇善战”,高呼“陛下圣明”。这一战,就是左右李陵一生命运的“酒泉之战”。

李陵,字少卿,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他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因擅长骑射,爱兵如子,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汉武帝很欣赏李陵,先是将他选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后来又派他率领800骑兵深入匈奴侦察地形。李陵率兵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虽没有发现匈奴兵,但汉武帝仍将他擢升为骑都尉,命他带领5000名士兵驻扎在酒泉、张掖一带练习骑射,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派自己的宠将李广利率兵三万攻打匈奴,命李陵的部队为李广利提供后勤保障。李陵听后坚决辞谢,并上疏汉武帝说:“臣愿率兵迎战匈奴单于的主力军,必能大获全胜!”汉武帝有些惊讶地说:“如今没有多余的骑兵拨给你,你要凭5000士兵出战吗?”李陵斩钉截铁地说:“就凭5000士兵!”汉武帝非常赞赏李陵的勇气,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令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接应。

然而,路博德的资历比李陵老,不甘心为李陵做接应,便上疏称:“秋季恰逢匈奴兵强马壮,不如等到来年春季,臣与李陵分头出战,两路夹击,定能击败匈奴。”汉武帝看后,误认为是李陵临阵退缩,怂恿路博德上疏,便驳回了路博德的请求,催促李陵立即出战。

就这样,李陵略有些仓促地率兵出战,“酒泉之战”打响了。起初,李陵的部队占据上风,他带领弓箭手用强弩射击敌军,歼灭敌兵数千人。捷报传至长安,满朝欢喜。匈奴单于见势不妙,急调八万骑兵,联合原来的三万骑兵共同对抗李陵的部队。李陵率兵边战边退,令重伤士兵躺在车上,轻伤士兵推车,伤势再轻些的士兵持兵器作战,一路又斩杀敌兵三千余人。

十几天后,李陵的部队与匈奴兵在山间林莽中交战。李陵连发几箭射击匈奴单于,单于大惊,慌忙逃走。看到李陵的部队坚持了这么久,仍然如此英勇剽悍,单于对部下感慨地说:“这支部队精锐善战,久攻不下,日夜引我军向南方边塞走,莫非是有伏兵吗?”言语中流露出退兵之意。但一些部下将领认为:“单于亲自率领数万骑兵对抗数千汉军,如果不能歼灭,岂不让汉军轻视我们吗?”单于于是决定再战。两军一天交锋数十次,李陵的部队又杀死匈奴兵两千余人,单于感到形势不利,于是又考虑退兵。

李陵以5000人敌匈奴数万人,歼灭敌兵一万余人,挫敌威风,令汉武帝和满朝文武惊喜不已。然而就在此时,李陵的厄运却悄然而至。

风云突变的酒泉之战

真单于决定退兵,酒泉之战本已胜利在望。然而就在这时,李陵军中一个名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侮辱,一气之下投降了匈奴。这一降,使汉军战况急转直下。

管敢向匈奴兵透露:“李陵的部队前方没有伏兵,后方也没有援军。如今军中粮草、箭矢已经濒临断绝,只有李陵和成安侯韩延年各率领800名士兵前行,用精锐骑兵就可以攻破。”匈奴单于听后大喜,立即派骑兵围攻李陵的部队。李陵的部队在山谷中行进,匈奴的士兵则在山坡上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李陵四面受敌。李陵率兵一面迎敌,一面南撤,箭矢用完了,士兵们就用短刀、车辐做兵器,与匈奴兵厮杀。到了傍晚,李陵的部队退到一个峡谷中。匈奴兵将李陵的退路截断,然后纷纷向峡谷内投掷乱石。李陵所率士兵死伤大半,再也没法行进了……

夜幕降临,李陵一个人穿着便衣走出营帐,过了很久才回到帐中,对身边的侍卫说:“败局已定,我恐怕要葬身此地了!”侍卫劝说道:“将军威震匈奴,如今是天不遂人愿。哪怕是被匈奴俘虏,日后还能想办法逃回中原,皇帝必会以礼相待的,千万不要轻言战死啊!”李陵呵斥道:“你不要说了!我若不死,就不是壮士!”说完,他斩断战旗,把军中携带的珍宝埋在地下,然后对军中士兵说:“倘若再给我几十支箭,我必能带你们突围。然而兵器已经用完了,我们也没有兵力再战了。这样下去,天亮了只能束手就擒。你们各自逃命吧,希望能够有人见到皇帝,向他禀报实情。”

到了半夜时分,李陵与韩延年各自率领十几个壮士突围,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不幸战死。这时,匈奴兵前来劝降李陵,李陵长叹一声:“我没有面目再见陛下了!”然后投降了匈奴。

李陵终究没有信守自己战死沙场的诺言。在兵败招降之时,倘若他不为所动,拔刀自刎,便成为了千古英雄。然而,他选择了投降这一最为军人所不齿的归宿。李陵在前一天还豪言壮语“吾不死,非壮士也”,为何第二天就归降匈奴了呢?有人说他是贪生怕死,然而他请命率5000名士兵横扫匈奴,表现的又是何等大无畏的气概;有人说他是心存不甘,因为他出兵匈奴有方,兵败之由无非是军中奸细的出卖以及李广利三万大军的坐视不管。或许,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李陵想起了侍卫的进言,决定先图自保,日后重返中原再立功业。然而,听闻李陵投降的汉武帝却早已将他拒之门外。

从降匈奴到声名裂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至长安,汉武帝以为李陵为国殉难了,心情沉重地召见了李陵的家人。然而,李陵的家人脸上没有悲痛之意,反而有羞愧的神色。汉武帝这才听说李陵投降的消息,顿时大怒,对李陵的家人大加斥责,然后又叫来曾经传捷报的部将陈步乐,责问李陵投降一事。陈步乐惊恐万分,回到家中便自杀了。

听说李陵投降的消息,满朝文武纷纷进言,斥责李陵有罪。唯有生性刚正又有些书生意气的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说话。司马迁看到朝臣们在李陵打胜仗时都不吝溢美之词,而李陵一朝兵败,群臣就恶言相加,落井下石,不禁为李陵愤愤不平。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向来忠孝,常常为国家大事奋不顾身。他率领不足5000人的兵马,深入匈奴境内,与数万大军作战,殊死搏杀,挫敌锐气,即使后来失败,也不能掩盖他的英勇之举。至于他没有战死,恐怕是假意投降,以图日后为汉室效力。”汉武帝听后不置可否,没有再追究。

不久,汉武帝再次派李广利出兵匈奴,嘱咐他请李陵暗中相助。然而,李陵此时已经与匈奴单于结下兄弟情谊,加之对李广利心存芥蒂,便没有伸出援手。李广利无功而返,对汉武帝实情相报。汉武帝听后震怒,想起司马迁的“假降”之说更加气愤,便下令将司马迁以“大不敬”之罪打入牢狱。家境贫寒的司马迁没有钱赎身买罪,最终不幸被处以宫刑。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的愤怒情绪渐渐平复,回忆起“酒泉之战”时,自己催促李陵出战,后来又没有派援军支援,导致李陵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心中不免内疚。于是,汉武帝派人安抚李陵部队的幸存士兵,并再次派将领出兵匈奴,同时准备迎回李陵。此次率兵出征的将领是因将军公孙敖。他率部与匈奴兵交战之后未能取胜,回朝禀报汉武帝说:“据我军俘获的匈奴兵称,有个叫李陵的汉军将领教他们习武打仗,来对付汉军,这才使我军败下阵来。”这一次,汉武帝再也忍无可忍,盛怒之下将李陵的亲人全部诛杀。自此,李陵在陇西身败名裂,世人皆以之为耻。

然而,这个帮助匈奴兵击败汉军的“汉奸”却并非李陵,而是与他名字相近的另一名汉朝降将李绪。李陵得知自己被冤枉、家人被诛杀之后,痛不欲生,派人刺杀了李绪。但是,这也只能泄一时之愤,终究于事无补。这次阴差阳错的误解使李陵返回汉朝的大门被牢牢关闭了,也使他将功折罪、挽回名声的希望化为泡影。

二十余年未踏中原

绝望的李陵无路可走,只好死心塌地地留在匈奴了。匈奴单于因李陵出身将军世家、作战异常英勇,对他格外器重,还将自己的女儿指婚给李陵。李陵接受了单于的恩赐,并出任匈奴的右校王,自此成为与投降匈奴的丁灵王卫律地位相当的重臣。

李陵与当时被扣留在匈奴的汉朝使臣苏武旧时相识,单于便派李陵前去劝降苏武。李陵来到苏武牧羊的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对苏武说:“你的母亲去世了,妻子改嫁他人,兄长和儿子也因为触犯律法而自杀。如今你在汉境已经没有亲人,可谓了无牵挂。现在已年迈的武帝猜忌心很重,即使你回去,他也未必相信你的忠心。不如投降匈奴,在这里度过余生吧。”苏武听后坚定地说:“我世世代代受汉室的恩泽,作为汉朝使臣,必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让我投降匈奴,不如直接杀了我吧!”李陵顿时感到无地自容,羞愧地叹道:“苏武真是忠义之士!像我和卫律一样的叛臣,简直是罪大恶极!”他流着泪向苏武道别,并让妻子送牛羊给苏武。后来,汉武帝驾崩,李陵向苏武转达了这个消息。苏武听后放声大哭,朝着南面顿首拜祭,因为悲伤过度,口吐鲜血,险些葬送性命。李陵不禁感慨万分,羞赧不已。

汉昭帝即位后,与李陵有旧交的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桀曾派人去匈奴迎接李陵回朝。然而,李陵无奈地说:“我已经是匈奴人了。回朝固然容易,但恐怕再受侮辱,大丈夫不能一再受辱了……我决定留在匈奴,终生不再回去。”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苏武终于得以回朝。李陵泪流满面地为苏武送行,想起自己的命运,无限感伤。“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李陵呜咽地咏出这首诗,是在为苏武高兴,更为自己难归故土、一生坎坷的命运而悲痛欲绝。

成为匈奴的将领后,李陵并未帮助匈奴损伤汉军。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匈奴入侵汉境,汉武帝派遣李广利、商丘成率兵出战。汉军班师而还时,匈奴单于派李陵率领三万匈奴兵追击商丘成的部队。然而,李陵率军与商丘成大战九日,却被杀得片甲不留,仓皇而归。正史记载李陵出战汉军的战例仅此一例。以李陵的作战才能,不至于败得如此惨重,因此后人多认为,这是李陵顾及故土、有意败北。

李陵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做出有损汉朝利益的事情,但是他的投降终究没有得到时人与后代人的谅解。人们常将李陵与苏武对比,以显示忠贞气节的不同。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李陵死在匈奴。在投降后的二十余年间,他没有再踏上中原一步。

援军断绝,一朝兵败,他的遭遇令人同情;投降匈奴,誓不归汉,他的选择又令人不耻。最终,李陵在身败名裂、全家被诛的痛苦和无奈中客死他乡,其间是非恩怨,千百年来谁能道清?

 
标签: 西汉 将领 李陵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有哪些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介绍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有哪些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
    1、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蔡伦总结了自西汉以来民间用丝麻纤维造纸的方法,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造纸原料,制造了既轻便又实用的植物纤维纸,把造纸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提出的负数
  • 东汉西汉哪个在前 东汉西汉谁更早呢
    东汉西汉哪个在前 东汉西汉谁更早呢
    1、西汉要早于东汉,西汉是于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后在长安建立的,东汉则是刘邦的后代刘秀创立的,而且国号没变,都是刘家王朝。所以西汉要早于东汉。2、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
  • 为什么汉朝分东汉西汉宋朝却是分南宋北宋 西汉东汉南宋北宋划分的历史由来
    为什么汉朝分东汉西汉宋朝却是分南宋北宋 西汉
    1、五代十国后期,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史称北宋。从公元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今
  • 在西汉时大秦是哪个国家在哪里 在西汉时大秦指的是哪个国家呢
    在西汉时大秦是哪个国家在哪里 在西汉时大秦指
    1、古代大秦为意大利的罗马,也是指东罗马帝国。2、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罗马帝国,特别是在它统治下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它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
  •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东汉在前还是西汉在前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东汉在前还是西汉在前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
  • 历史揭密西汉元勋晁错之死的迷雾和实情
    晁错的这种死法,经常使念书不细的人误觉得他死得很面子。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天子给晁错留体面,让他穿戴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没有司马迁那么厚道,不客套地揭老底说
  • 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 将西汉王朝推向顶峰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第七位皇帝,他的原名叫刘彻。自他登基后,先在朝中设立制度。而后对外开始扩充国家领土。他为西汉开创了最繁盛的时期,成为在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有如此高的造就呢?汉武帝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
  • 揭秘西汉飞将军李广如何巧施妙计退敌兵?
    时至今日,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今天就来说两则关于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吧!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四位将领率兵从雁门、代郡等地分头攻打匈奴。李广射虎匈奴单于早就听说飞将军李广是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便告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楚汉之争的影响 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
    楚汉之争的影响: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那么就这场战争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