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为何不攻打匈奴 为什么呢?

   2020-09-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雄才大略,重兴汉室、统一全国,但是他的名气远不如高祖刘邦以及汉武帝刘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秀统一全国后没有远征匈奴,进一步开疆拓土。现代很多史学家也因此批评刘秀软弱,对当时的北匈奴过度忍让。那么光武大帝为什么不远征匈奴呢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雄才大略,重兴汉室、统一全国,但是他的名气远不如高祖刘邦以及汉武帝刘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秀统一全国后没有远征匈奴,进一步开疆拓土。现代很多史学家也因此批评刘秀软弱,对当时的北匈奴过度忍让。那么光武大帝为什么不远征匈奴呢?

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公元36年消灭川蜀统一全国,之后集中精力治理国家。

按常理推断,刘秀统治后期有一定条件出兵塞北,他手下一些将领也纷纷请战。

公元41年,大将军臧宫和马武一起上书刘秀:“匈奴人贪利,没有礼节信义,困窘时向人低头,安定时纵兵抢掠。现在匈奴境内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皇帝派人开赴边疆,联合乌桓等少数民族,一起讨伐匈奴。这样用不了几年,匈奴就能被消灭。”

臧宫和马武都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他们提出的“趁虚进军”确实很有道理。

当时的东汉王朝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有一定实力去讨伐匈奴了。

何况在公元39年,辽东边境的乌桓已经归顺东汉,东北地区已少了一个劲敌;南匈奴更识时务,在乌桓归顺不久,也派遣使者向东汉王朝称臣。

然而这个时候的刘秀却没有同意手下将领的请战书。

刘秀下诏书回答臧宫和马武:“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着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从上述文字里,我们能够分析出刘秀三点不愿出兵远征的原因。

1、

刘秀说他自己要做有德之君,推广德政。

他现在不愿趁人之危,更不愿劳民伤财,否则即使成功了日后也会失败。现在兴师动众地出兵,即使匈奴一时害怕了,但不一定是真心归顺。

想当初汉武帝时,卫青七战七胜,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满地找牙,但是100多年以后呢,匈奴依然纵横塞外。为之奈何?

2、

东汉王朝国内不允许出兵。

境内灾变不断,百姓惶恐不安,这个时候不适合远征。

当时国内叛乱不断:公元47年,南郡蛮人叛乱,不久武陵蛮人叛乱;公元49年,辽东境外貊人侵扰边境。国有内乱,边境不稳,这时候还去远征,国内那些不法分子正好趁机捣乱,好不容易统一的东汉有可能战火重燃。

光武帝当时还是想把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家方面,让百姓安居乐业,维护东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自身实力强大了,匈奴也不敢过分轻视东汉。如果他蹬鼻子上脸,后世子孙也有底气教训他们了。

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那么就“韬光养晦”吧。

3、

匈奴还很强大,不能轻视。

刘秀讲出了一些原因,但是还有一些顾虑他没有明说。前两点他讲得很透彻,第三点就比较隐晦,那就是刘秀觉得手下将领不一定能完全消灭匈奴。

建国初期,北方边境一直活跃着枭雄卢芳。这个卢芳仗着有匈奴的支持,经常侵扰边境。

云台二十八将里,吴汉、杜茂、王霸、马武先后和卢芳以及匈奴的援军交战多达几十次,但是败多胜少,也一直没有消灭掉卢芳。

连卢芳的军队都打不赢,就别说消灭匈奴的骑兵了。当然这话刘秀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毕竟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部下,说出来太伤手下大将的自尊了。

▲东汉大军伐蜀示意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刘秀没有说出来的原因。

先从军事力量方面分析,匈奴擅长用骑兵流动作战,而这一点恰恰是刘秀军队的弱点。

刘秀以前的对手,大都是步兵,因此在交战之时刘秀骑兵优势非常明显,手下将领也凭借这一点打了很多胜仗。

然而攻打陇右军阀隗嚣,进攻漠北枭雄卢芳之时,骑兵已经不占优势了,最多和人家的骑兵打个平手。

现在去征伐匈奴,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成功。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远征塞北,之所以能够击溃北匈奴,就是因为汉明帝组建了一支由南匈奴、乌桓、幽州突骑为骨干的精锐骑兵。

大将臧宫上书请战之时,东汉还没有足够强悍的骑兵力量。

被毛主席誉为“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刘秀不可能考虑不到这一方面。

从刘秀个人方面分析,光武帝已经厌倦军事了。

东汉建国初期,岑彭攻打隗嚣期间,刘秀曾经写信告诉岑彭:“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言语中已经透漏出自己的疲态。太子刘强也曾向刘秀请教攻战之事,刘秀回答:“昔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次非而所及。”

从公元23年起兵反莽,一直征战到公元36年,刘秀打了十几年的仗,已经厌倦军事了。

统一全国之后,谁和他提起作战的事情,刘秀就有些不高兴。

公元41年之时,光武帝已年近半百,深知“得天下不易,治天下尤为不易”的刘秀,已经不想把余生精力放在军事战争方面了。

 
标签: 光武帝 刘秀 匈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代君王学历最高的皇帝——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怎样成为最有本事皇帝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他能够学以致用。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太学。当时要进官立大学很难公元前124
  • 历史故事 趣谈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1963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话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天下英雄都希望能在北邙修坟建陵。但原陵却是“枕河
  • 完美帝王汉光武帝刘秀为何在历史上不出名
    光武帝刘秀于新莽末年的乱世中崛起,消除割据,重兴汉室,提倡儒学,不杀功臣,后世之人是很推崇他的。只是近代以来受官方舆论以及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更喜欢关注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霸业雄主,对他这样平和稳重的君主不太关注。刘秀对他的两任妻子阴丽华和
  • 东汉明君光武帝刘秀两位妻子的皇后之争
    就在公元23年六月,刘秀终于达成了他多年的心愿,在宛城城里,迎娶了阴丽华为妻。这年,刘秀二十九岁,阴丽华十九岁。——刘秀是中国皇帝中最晚婚的一个。如果说他是为了等待阴丽华而晚婚的,似乎有些太浪漫了。但是作为一个地方武装首领,一直没有声色之好
  • 光武帝刘秀曾被围追 被迫冒险踩冰过河
    历史典籍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凘,无船,不可济。”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秀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乃令王霸护渡,未毕数骑而冰解。宋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 光武帝麾下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
  • 光武帝刘秀的故事 皇帝刘秀的子孙为何不得善终
    光武帝刘秀的故事:皇帝刘秀的子孙为何不得善终?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日子是最让人羡慕的。想吃白糖吃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而且宫娥彩女犹如繁花似锦,让人目不暇给。因此古代社会,如果说谁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有帝王之相,自然是大贵的征兆。当然即使别人
  • 揭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因何笼络人心
    刘秀善于笼络民心:在统一天下后,光武帝刘秀就基本上不再用兵,甚至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以安抚为主,化干戈为玉帛。这些措施都是深得人心的。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历史上对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评价很高,说他上承天命,拨乱反正,使天
  • 光武帝刘秀是怎样重振汉王朝的?
    王莽的主力已经给消灭了,主要的地盘只剩下长安和洛阳两个大城。弘农(在今河南)郡长官王宪干脆投降了汉军,不少豪强大族也跟着王宪去打长安。他们在城里城外到处放火。王莽穿着礼服,拿着一把短刀,坐在前殿,死守着六十万斤黄金和别的珍宝。第二天,火烧到
  • 淯阳公主刘礼刘简介 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淯阳公主
    刘礼刘,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女,母不详。建武十七年(42年)封淯阳公主,下嫁阳安侯长乐少府郭璜。郭璜因窦宪谋反被牵连,被诛杀。郭璜,阳安侯(?—?),郭况之子。是汉光武帝第一位皇后郭圣通的侄子。光武帝建武年间,郭璜以阳安侯世子的身份娶刘秀女淯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