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迁天下豪杰入咸阳张良为何没有被迁徙?

   2020-08-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统治的措施,如废分封、行郡县,收缴天下兵器熔铸成铜人等等,此外,秦始皇为了维护统治,防止山东六国的旧贵族复辟作乱,还迁徙了天下豪杰12万户到咸阳。令人奇怪的是,张良祖上“五世相韩”,也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统治的措施,如废分封、行郡县,收缴天下兵器熔铸成铜人等等,此外,秦始皇为了维护统治,防止山东六国的旧贵族复辟作乱,还迁徙了天下豪杰12万户到咸阳。令人奇怪的是,张良祖上“五世相韩”,也算是一方豪杰,为何没有被迁徙到咸阳?

豪杰的原义是指才智出众的人。不过,秦始皇当时所迁徙的豪杰,恐怕不仅仅是才智出众的人,还包括原来山东六国的旧贵族和大小富豪。

无论秦始皇此次的迁徙对象是些什么人,迁徙12万户到咸阳,在当时也是不小的数目。秦帝国成立之初,当时全国的人口大约在2000万左右,按5口人一户算,秦帝国全国大概有400万户。扣除不在迁徙之列的60万户左右的原秦国人口,秦始皇从剩余的340万户中迁徙12万户,平均下来大约是30户就迁徙了一户。这样的迁徙可谓十分彻底。

据史料记载,张良的祖父张开地,曾当过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的相,父亲张平,也曾当过韩厘王、韩悼惠王的相,史称“五世相韩”。在韩国灭亡后,张良家里的“家僮”还有三百人。

由此可见,张良的家族之显赫,在韩国即便不是贵族,也算得上豪杰之族,按理应该也在迁徙之列。

但我们在翻阅史料时,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帝国兼并六国后,当时的张良是在淮阳(今河南周口)学习礼法,后来又到东方(大约是旧齐、燕地界)见到沧海君。沧海君给张良引荐了一个大力士,这才有了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的事件。袭击秦始皇失败后,张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也就是说,在当时,张良的家族并未被秦始皇迁徙到咸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第一种可能

张良通过某种渠道,提前得知秦始皇要迁徙12万户豪杰去咸阳的消息。其时,张良的弟弟刚好去世,但张良顾不得给弟弟下葬,而是忙于散尽家财,逃离故土寻访刺客,准备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因此,张良最终没有被迁徙。

二、第二种可能

史料里张良祖上“五世相韩”是假的,张良的家族根本就不是什么豪杰家族。关于张良祖上“五世相韩”的问题,至少有以下两个疑点值得我们注意:

疑点1:在时间上对不上

韩昭侯在公元前358年到公元前333年在位,其中,申不害在韩昭侯八年至二十二年(前351年-前337年)为相国。如此看来,张开地相如果相昭侯,要么在申不害之前,要么在申不害之后,即要么在公元前351年之前,要么在公元前336年之后。而要胜任一国之相,此人一般比较成熟,从年龄上说最少也当在30岁左右。以此推断,张开地应当出生在公元前381年或公元前367年。

《史记·留侯世家》说张平死后二十年,秦灭韩,张良年少,未能在韩为官。秦灭韩是在公元前230年,以此推断,张良的出生时间当在张平死前不久,即公元前251年前后,否则将与年少不合。如此说来,张良和祖父张开地的年龄相差超过百岁,这在早婚早育的古代社会,是很难想像的。

疑点2:史料没有记载

如果张开地父子相韩五世,几乎近一个世纪,时间如此之长,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了,但我们在《史记》(除了《留侯世家》)以及《战国策》等关于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中,都未能找到张开地、张平父子的名字,也未能找到与子相似的韩国国相。

假如张良的家族不是豪杰家族,自然不在迁徙之列,不会被迁徙到咸阳。

三、第三种可能

史料中记载的秦始皇迁徙12万户豪杰入咸阳不实。既然秦始皇没有迁徙天下豪杰入咸阳,自然也就不存在张良为何未被迁徙入咸阳的问题了。

实际上,大秦帝国末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广、田詹、魏咎、项梁等原山东六国的旧贵族纷纷复辟,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可能。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如果秦始皇确实存在迁徙12万户豪杰入咸阳的事实,平均三十户便要被迁徙一户,是非常彻底的。那么,为什么后来会有这么多山东六国的“豪杰”纷纷冒出来?这似乎也说不通。

以上三种可能,到底哪一种更靠谱一点?实在不好判断,只好留给诸位自行判断了。

 
标签: 张良 秦始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
  • 君臣和睦的典范 刘邦与张良的传说故事
    刘邦的传奇事迹家喻户晓,他从泗水亭长到开辟统霸天下的开国君王。张良则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那么,他们二人间又会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发生呢?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
    12-26 刘邦张良
  •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
  • 堪比张良与诸葛亮 揭大明开国功臣刘基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子房张良、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军师。尤其是经司马迁《史记》有关传记的颂扬、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户晓、非常地让人称道了。对比这两位先贤,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看似不如他们那样显山露水,实际却
  • 帝师张良怎样将无赖学生刘邦培养成开国皇帝?
    刘邦是可造之材,身上具有天生的政治领袖范,豁达宽容大度,特别是会使用人才,虽然他也有一堆臭毛病,贪酒好色,打仗无能,才疏学浅,粗鲁傲慢,但是在老师张良的教育下,进步很快,时常转危为安,甚至转败为胜。一、张良和刘邦是怎么相识相交相知的呢?张良
  • 张良拾履的故事 张良拾鞋受兵书是怎么回事?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
    12-24 张良
  • 聪明的张良如何用计使武关守将投降的?
    张良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谋士可是重要的人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时可比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重要多了,张良就是如此,曾经用巧计让武关守将投降,为刘邦拿下秦都咸阳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楚怀王和刘邦项羽有盟约,谁拿下咸阳,谁就做关
    12-19 张良
  • 刘邦要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出,跟着赤仙子学道,被封为留侯。他为何面对刘邦与吕后的屠刀,不去救韩信。其一,张良基本上属于刘邦一党,他对刘邦太崇拜了,而且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
  • 张良一计 救了自己也让刘邦没能废了太子
    张良是刘邦身边的第一谋臣,张良有着超高的智慧预计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快来看看张良的故事吧。晚年的刘邦一度宠爱戚夫人,曾经有念头想废了刘盈这太子。当时吕后终日惶恐不安,问计于张良。张良一个计谋,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也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