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东坡红烧肉,让人记住了这位吃货中的大文豪。
其实,苏轼何止是吃货,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
其在文艺各领域才学、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见。
然而,尽管如此全能,却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因“满肚子装着不合时宜”,
与当时旧党、新党均政见不同,无数次被贬至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黄州、惠州、琼州、常州等地,最后终老于江南常州……
比如他自己的——《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说到他的仕途,不得不说另外两位大家了,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一位叫王安石,一位叫司马光。
(PS,是不是想起了司马缸砸光,额,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显然这两位一个是革新派,一个是保守派。
那咱们的苏大才子,怎么一下子把两位都得罪了呢?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均年轻时考中进士,两人同在朝廷任职,两人的争端始于不同的政见。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政见上趋于保守的苏轼便一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因而被迫离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16年的杭州当通判。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在杭州,苏轼待了2年零9个月。熙宁七年(1074年)到密州任太守,当时38岁。
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然而,被贬的苏轼并没有结束厄运,相反遭来更大的、差点“灭顶”的灾难,从而开启了他人生三起三落的第一落,其原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宋神宗驾崩,苏轼东山再起。
这一年,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次年改元“元祐”,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
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祐更化”,并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
他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然而这时候,正扶摇直上主人公,我们的苏大才子,
却又与现任宰相司马光结下了梁子,再次演绎了与宰相“交锋”被贬的悲剧。
司马光上任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苏轼却认为新法也有可取之处,
于是,司马光对苏轼产生了不满。不得志的苏东坡又主动请辞外放。
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至次年二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这便是苏轼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至于三起三落中的第三起、第三落,与两任宰相无关,在此不做赘述。
看懂了吧,咱们的东坡居士真的是个老文青,一股子执拗脾气,
王安石在的时候吧跟王安石做对,说新法不好偏向保守派;
等司马光上台了吧,又怀念新法的好,偏向革新派……这是个可爱的紧~~~
不过,文人终究是文人,尽管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政见不和,
但并不影响双方之间惺惺相惜。多年后,王安石的宰相之职被免,告老还乡。
此时的苏轼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去拜访了这位曾经让他遭受磨难的“冤家对头”。
不料,这一拜访搭起了彼此重新认识之桥。
为此,王安石曾慨叹:不知道从此几百年后才会再出苏轼这样的人才。
苏轼则投桃报李:认为世上真正有才华的人是王安石。
而苏轼为司马光撰写墓志铭也是表达尊敬怀念的感情,在他写的3000字《司马温公行状》中,
充满了对这位年长自己10多岁的师长之褒奖。末尾写道:
“轼从公游二十年,知公平生为详,故录其大者为行状。”
表达了自己对司马光最了解。这不但直抒苏轼对司马光的敬意,同时也显示了苏轼光明磊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