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魏蜀吴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前,势力最大的只有袁绍了。他的手下可谓是猛将如云。比如颜良文丑,但是其手下第一大将却另有其人,他就是麴义。
如果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可能会知道,这个麴义在演义里边与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然而这只是小说家的杜撰,真实历史并非如此。
诸侯混战之初,河北有两个比较强大的势力,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公孙瓒。当时连刘备都隶属于公孙瓒阵营。这两个势力之间有一场著名的战役——界桥之战。
在这一场战争中,公孙瓒的王牌军队“白马义从”全军覆没,这支使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军队就覆灭在麴义的手上。
界桥之战——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白马义从射去。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麴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斩杀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这一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全军覆没,实力大为削弱,锐气被挫,公孙瓒的雄心也因此大为减退,不久后修建易京楼,欲自守幽州冢。
麴义为袁绍从发家到致富辅平了道路,在袁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或缺的,袁绍在后来与公孙瓒书中也说:“(麴义部队)孤之前行。”是他的急先锋和主力。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麴义功高盖主,加上不懂急流引退,下场也是可预料到的,《后汉书袁绍传》载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平定黑山诸寨,兵围易京,大事无忧后,说“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主人被诱杀,但麴义余部不肯就范,袁绍于是“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把大敌公孙瓒扔在一边,因为此时他的最大心患就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