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芳官是谁?芳官生平简介
芳官,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原姓花,姑苏人氏,正旦。戏班解散后成了贾宝玉的丫环。芳官的男子气概在"洗头事件"和'蔷薇硝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芳官在群芳夜宴中唱《赏花时》意蕴深厚,为后来的故事埋下诸多伏笔。后来由于旁人诬陷,王夫人把她撵了出去,赏她干娘给她外头找个女婿,芳官不甘心再被干娘买卖,便跟水月庵的智通出家去了。
别名
耶律雄奴是番名,有称颂四海宾服天下太平的含义。众人简称“雄奴”;后来竟被人错叫作“野驴子”,宝玉就改为“温都里纳”。
温都里纳
番语是海西弗郎思牙(有人认为是西班牙,有人认为是法兰西)的金星玻璃宝石的意思。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概述
看过小说的人,一般对芳官都会有较深的印象,不仅仅是她独特的风格,还有一两件特轰动的事。
芳官是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买来的十二个戏子中的一个,好像是个花旦,后因宫里什么要紧的太妃死了,按旧时规矩不能唱戏多少时间,于是就把小戏子打发散了,走的走,留的留,留下的分配给了各个主子。而芳官则分到了怡红院,成了宝玉身边一个相对重要的丫头。
芳官个性张扬,大有男子气派,这从宝玉给他取的别名“耶律雄奴”就可以看得出来。也因为这样的性格,使她不服输,好强,不平则鸣。
第一出倒还好,无伤大雅。第二出就热闹了许多,而且也惊动了许多人。
对手戏
这个大家都有印象,那就是芳官与赵姨娘的对手戏。
赵姨娘虽然是小妾,但相对于丫环来说,地位要高得多,袭人等这些大丫环在她面前也要说好听话,但芳官不同,不但顶嘴,而且还直接的骂赵姨娘与她们一样,都是奴才。话虽没错,但赵姨娘岂是她能骂得的?此时探春已经是园中主管了,好歹不看僧面看佛面嘛,但芳官是个口无遮拦的小孩子,有什么说什么,不但敢顶撞她,而且还敢回骂她。或许挨了打,顶多嘴上出出气,但芳官还敢动手回敬,虽然没有直接扇耳光,但那种撒泼,那种豁出去闹一场,比打更厉害。
结果几个戏子一起上手,边上除了看热闹的,其余怕是没事偷着乐的人了。
不但赵姨娘自己的脸面没了,连探春也捎带上了。此事全因芳官而起,憎恶太明显了。回过头来说,她要不是拿茉莉粉顶事,赵姨娘自然也闹不起来。不过这样也好,讨厌赵姨娘的读者在这一出上,着实开心了一把。
芳官的结局是不好的,前八十回就有了交待,晴雯事出后,这些个有个性的,或较张扬的,或是长相风流的,都被王夫人赶出了怡红院了。而芳官则到水月庵当尼姑去了。
十二女伶
芳官,大观园中十二个女伶之一,扮演正旦角色。原是贾蔷下姑苏时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以应元妃省亲之需。后来十二女伶就在大观园住下,供贾府主子寻欢作乐。
芳官拨归怡红院后,深得宝玉的喜爱。在贾府一般人的眼里,唱戏的是下贱的营生。女伶们一方面由于地位低下,一方面由于职业特点,封建思想束缚较少,性格中多有一种自发的反抗精神,芳官尤为突出。她到了怡红院后,管教她的干妈赚了她的钱,还要压制她。她不服压制,与干妈评理,得到了宝玉等人的支持。第六十回茉莉粉事件中,赵姨娘对她十分气恼,并企图借芳官出一出平日所积下的怨气。骂道:“这屋里连三日两日进来的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掂人分两放小菜碟儿了。若是别一个,我还不恼,若叫这些小娼妇捉弄了,还成了什么了?”芳官针锋相对地顶撞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是何苦来呢!”挨了赵姨娘的耳刮子,芳官便撞头打滚,哭闹起来,还以死相胁。 抄捡大观园后,芳官的所作所为传到王夫人那里,引起王夫人的不满,下令把唱戏的女孩子们通通赶出大观园,由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芳官不愿跟随干娘,终日哭闹,最后削发为尼,做了水月庵尼姑智通的徒弟。
梨香院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大观园内,春光明媚,姹紫嫣红,林妹妹听了从梨香院飘过来的曲子,不觉心动神摇,感慨缠绵。而此时此刻,梨香院里那十二个美丽的女孩子,是谁在吟唱着这样动人的的青春恋曲呢?我便想到了红楼十二官里,作者描写得最为出色的一个女孩子,那就是芳官。
在《红楼梦》一书的前四十回里,梨香院的这十二个年青的少女,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龄官。从元妃省亲时奉旨演出,到龄官画蔷、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这个任性而深情的少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后来龄官不知所终,令人徒然惆怅。但正当此时,另一位唱戏的少女,鲜活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芳官如一枝清新带露的春花,在大观园,在怡红院,绽放了她短暂而又美丽的花期。
芳官在十二个女孩子中,所担任的角色是正旦,这点在文中约略交代过。贾府遣散梨香院的戏班子,分派到各房时,贾母因芳官是正旦,所以特地指给最钟爱的孙子宝玉。由此可见,芳官的美丽是出群的。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是因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一般饰演的角色都为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如前文所引用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厢记》里的莺莺,第四十八回里麝月就曾有戏语:“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由此可见,芳官若不是容貌美丽,技艺俱佳,便不会担纲重任。而蕊官是小旦,即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龄官,也只是小旦。三十六回里有“(宝玉)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此央求她起来唱《袅晴丝》一套”,十八回省亲之时元妃赏识龄官,命她加戏,龄官不肯做非本角的《游园》、《惊梦》,定要做《相约》、《相骂》。而《游园》两出,便是正旦的本角戏目。在这样的一些小小细节里,龄官的倔强已经深刻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龄官尚且如此出色,作为正旦的芳官,其美丽风姿已自不必待言。而芳官的美丽,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侧面体会出来。
怡红院
美丽的芳官,在梨香院的戏班解散后,被贾母亲自指示,安排进了怡红院。贾母的心理很可爱,她不仅要宝玉身边的人尽忠职守、品性纯良,如袭人、麝月,还要宝玉身边有许多美丽非凡的女孩子,如晴雯、芳官,她丝毫没有如王夫人那般的担心,担心宝玉被这些“下作小娼妇”勾引坏了。在这样的宠爱纵容下,怡红院里的芳官,渡过了她一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也绽放了她一生中最美丽的生命之花。怡红院中的芳官,也便成为了这样一个偶像。首当其冲的是宝二爷,不仅对她关爱有加,甚至在某一方面,将她当做了自己的替身。把她打扮成小子,打扮成匈奴人,给她起洋名叫“温都里纳”,起男性名叫“耶律雄奴”,闹得天翻地覆。
宝玉,是一种难以言述的满足,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亲手塑造,变幻成种种自己向往、却又难以达到的愿望,在芳官身上,他实现了自己的某种理想,这里面有脱略形迹,有洒脱不羁,有对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有青春情感萌动时的放任发泄。而在芳官,这也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一半新鲜,一半好奇,一半得意,一半欣喜。喜的是出众的少年公子宝玉,竟这样毫无顾忌地表示对她的欣赏和喜爱,在某种程度上,宝玉和她心心相印,同声同气。两人可以同桌吃饭,同杯饮酒,同榻睡觉,甚至打扮上也像“一对双生的兄弟”!这一切,只有芳官能做到,芳官以她丰富的戏剧经验,半真半假,半醉半醒,十分准确而又微妙地把握了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宝玉合作得天衣无缝,演绎得淋漓尽致。宝玉是芳官的知己,而在这一时刻,也只有芳官才是宝玉的知己,黛玉不是,袭人不是,晴雯也不是,只有芳官,让宝玉的这种偶像心理得到了畅快淋漓的发挥。而芳官也因之获得了一种满足,一种堪以夸耀的成就感:我是出色的,我是独特的!
而其余众人,怡红院的大小丫鬟们,甚至大观园里的主子姑娘们,也都基于这种心理,对芳官予以接受和喜爱。芳官就如一个大众的偶像,这个偶像不必十全十美,但一定要让大家都能接受。而在如此活色生香的演出面前,想不感动也难。芳官的美丽,赢得了大观园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赞赏。于是湘云和宝琴也忍不住,将豆官葵官改妆换名,袭人晴雯也禁不住,在宝玉生日的晚上饮酒唱曲,醉卧怡红院。芳官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晴雯可以骂小红,骂坠儿,可是尽管口中笑骂芳官“狐媚子”,心里却依旧如昔。麝月袭人在芳官遭欺负时,都挺身而出,竭力回护。而宝玉更是感叹芳官藕官等人:“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竟没有人看不起芳官,没有人因她的戏子身份而贬低她,践踏她。这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心理,越是美丽的人,人们越是愿意看到她的优点,而愿意忽视她的缺点,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很轻易的谅解她。因为人们心中的偶像,是美丽的,洁净的,高贵的,是完美的,芳官,就在人们这样的偶像情结中,渡过了这一段任性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