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生活背景和他的作品之间息息相关,同时他生长的美国也和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马克·吐温的照片
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在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开始兴起了一场文学思潮,这场思潮很快遍及到了整个欧洲和俄国,并传入美国,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在文学思潮中,主要以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工具,其中涌现了一大批文学方面杰出的人才。在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生活背景和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当时整个欧洲资产革命的发展并不平衡,英国和法国率先引导了这次革命,但是在欧洲内陆的一些国家中,仍被封建主义统治着。而在美国也受到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因此在美国的北方,率先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在南方,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蓄奴制度,对黑奴进行剥削和欺压。
在马克·吐温童年时生活的密苏里州,正好属于美国联邦州,因此他对于蓄奴制有着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就在作品中表现了蓄奴制度对黑奴迫害的社会现实。
此后南北战争爆发,蓄奴制被林肯总统所废除,因此马克·吐温在战后的一些作品,主要以揭示欧洲各国封建主义黑暗现实为主,同时如《赤道旅行记》中,强烈地谴责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居民的迫害。
马克吐温海明威的关系
马克吐温和海明威都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马克吐温海明威在小说上的造诣,推动了美国文学发展进程,所以他们深受美国人民的推崇。说起马克吐温海明威,两人不但有个性,并且两人还具备共性。
马克吐温
首先,先来说一说马克吐温海明威的不同之处。马克吐温出生于1835年,卒于1910年;海明威生于1899年,卒于1961年。从两人的出生时间来看,虽然马克吐温和海明威都生活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但是因为俩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次,从海明威对马克吐温的评价来看,海明威非常认可马克吐温在文学创作上的建树。海明威在学习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也袭承了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特色和风格。海明威曾以“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通过这样一句话,便可看出海明威对马克吐温的推崇。
第三,从文学创作特色上来分析一下马克吐温和海明威。阅读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作品不难发现,马克吐温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上偏爱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俩人通过对人物、情节的刻画和描述,然后以辛辣讽刺的口吻,向读者传达出对“背后心酸的故事”。如果说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像一面哈哈镜,反射出发人醒思的现实的话,那么海明威则以黑色幽默来警醒世人。
马克吐温旅行的故事
关于马克吐温旅行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马克吐温旅行途中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这正是马克吐温在旅行途中的感悟。马克吐温酷爱旅行,他认为旅行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从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也可看出,他对旅行情有独钟。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撰写的五大游记,正是马克吐温旅行的体现。马克吐温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他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为他撰写游记提供了素材。在19世纪,很少有人像马克吐温那样远渡重洋,他的旅行踪迹遍布各个大洲,乃至于各个国家。
马克吐温在美国境内旅行时,他横跨东西两岸。马克吐温曾经从密西西比三角洲出发,前往北部边境,农场、小镇、矿区、大都市都曾留下马克吐温的足迹。除此之外,马克吐温还曾到过伦敦、柏林、维也纳、佛罗伦萨等地。
通过相关记载得知,马克吐温的足迹遍布澳大利亚、加拿大、百慕大、巴基斯坦、南非、直布罗陀等地。旅行不仅让马克吐温感到惬意,同时也让马克吐温收获了很多惊喜。
马克吐温在1867年写下一封信,信中说:“我只知道,或者只感到,我急不可耐地需要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旅行能带给马克吐温创作的灵感,所以他无法停下脚步。
1895年,马克吐温还带上家人乘坐轮船前往澳大利亚进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