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中国古代的很多人物都希望让自己的事迹能够千秋传颂,有的人影响当世,写进史书,不过写进史书也分名留青史和遗臭万年,这件事不可控性太大。
还有的人修庙修塔,让周围百姓逢年过节的拜一拜,不过很有可能冷场,最后没人搭理。还有的人就动了修碑刻字的主意,想怎么捧自己就怎么捧,保留时间还长。
明朝就有一代皇帝,他费了挺大劲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虽然做皇帝很过瘾,但是来路不明的皇帝就不是那么光彩了,所以他就想方设法为自己漂白。其中的一项措施就是为自己的父亲修碑,表示孝心,也说明自己是高祖皇帝的亲生儿子也有合法继承权,这个人就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为了表示诚意,这个石碑修的是十分华丽,也十分巨大。不过就是因为大问题就来了。这个石碑分成两个部分,下边是一个大龟石像,作为碑座。另一部分就是巨大的石碑主体。可是因为这个大龟石像修高了,另一方面这石碑也修大了,当组装的时候,竟然没法把这个石碑装上大龟背上。
朱棣很苦恼,修碑表示孝心,没表示成,反而成了笑话,那怎么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朱棣晚上睡觉做了一个和这个石碑有关的梦。梦里隐隐约约有人告诉他,要想石碑顺利完工,必须人不见龟,龟不见人。
朱棣梦醒以后就琢磨这句话的意思,很快就想通了,他命人将大石龟用土填了起来,将石龟周围都垫高了,然后在修一个缓坡,再让人顺着缓坡将石碑放到这个土堆上方,最后把周围的土一点点的清理掉,等清理干净以后,石碑也已经稳稳当当的落在石龟背上了。
这个事是《智囊》中关于明成祖朱棣的一个小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还有待考证,不过这个小故事的思路还是很棒,既然不可直中求,那就迂回曲中旬。将石碑直接放到石龟背上实现不了,那就将石龟埋了,将周围垫高,堆出一个缓坡,然后这将石碑放上去,虽然费工夫,不过却已经可以付诸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