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胡宗宪 没他根本摆平不了倭寇!

   2020-07-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渐次平

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并开始剿灭了福建的倭寇。在历经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有望恢复往日的平静了。

可这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窟,走狗烹”。胡宗宪作为可以节制数省军务的封疆大吏,一旦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权反倒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与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嘉靖皇帝都一直保全他,所以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可是,如果他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官,其子严世蕃被逮捕。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举荐而屡屡升迁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属于严党。

赵文华已死,严嵩失宠,胡宗宪的处境也就岌岌可危。这年年底,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就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时人王世贞曾说:“我知道绩溪(胡宗宪)的功劳,可他被华亭(徐阶)所压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看来,这一切都是新任内阁首辅徐阶直接操纵的,胡宗宪自然无力与其抗争。

很快,嘉靖帝就下令将胡宗宪的一切职务悉数罢免,并将其逮捕入京。此时的胡宗宪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任何一条罪名都能置他于死地。

胡宗宪到京以后,嘉靖念其抗倭的功劳,改变了主意,降旨道:“宗宪不是严嵩一党,自任职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经八九年了,现在如果加罪于他,今后谁为我做事呢?让他回籍闲住就好了。”

胡宗宪再次得到嘉靖的庇佑,给了他一条生路,但是仕途终于到此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春天,胡宗宪带着无尽的委屈和不甘心回到了老家。

胡宗宪想全身而退,他的政敌们却不想就此罢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御史在抄家中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应的信件,信中还附有自拟圣旨一道。

这道假圣旨让嘉靖帝大怒,他下令对胡宗宪降旨问罪。胡宗宪被押解进京打入了诏狱。在狱中,胡宗宪写下了洋洋洒洒的《辩诬疏》,为自己进行辩解。可是递交上去之后,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结果。

胡宗宪彻底失望了,他写下了“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胡宗宪的死,虽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谷应泰评论其“才望颇隆,气节小贬”。困扰大明王朝多年的倭患在胡宗宪手上得到控制,这对胡宗宪的才干来说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为人的确不够光明磊落,而且还有几点致命伤。

首先,胡宗宪与赵文华及严氏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嘉靖亲口说胡宗宪不是严党,但是言官们弹劾胡宗宪是严嵩、赵文华的死党绝不是空穴来风。

赵文华当年赴浙江祭海时,曾与总督张经有过节,因此他怀恨在心,不顾当时抗倭大局,也不顾张经立下的赫赫战功,上疏对张经构罪陷害。胡宗宪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身为巡按御史的胡宗宪竟然追随赵文华也上疏弹劾张经,这种助纣为虐的做法,反映了他在道德上的缺失。胡宗宪踏着这些忠臣的尸骨,从此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其次,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靡,这是不争的事实。胡宗宪通过在浙江加派额外赋税聚敛了大量的钱财,有“总督银山”之称。其中有一些花费在招抚抗倭上,但大多数还是供自己挥霍。

据说,有一次胡宗宪宴请杭州织造太监和李子元等人,居然用了两百名侍女陪饮,到了晚上,这名太监拿出五两金子表示感谢,胡宗宪冷笑一声,不予理睬。李子元仅拿了一两金子,被胡宗宪当场扔到了水里,还笑着说:“你这是在侮辱我吧!”。

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是他人生中的亮点。他所表现出的胆略的确可圈可点,称的上是一位能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结交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

一个有才无德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呢?嘉靖皇帝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他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简单干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对曾经做错的事也要付出代价,尤其是胡宗宪触犯皇权的行为,更要严惩。

嘉靖皇帝对胡宗宪屡次保全,让他尽展其才,胡宗宪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厄运降临之时。

 
标签: 倭寇 英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望海埚之战 永乐大帝期间痛歼倭寇的一次胜利
    自明朝建国起的洪武时期,日本的倭寇就已经开始频繁侵扰中国沿海了。他们杀掠中国百姓,劫夺财物,无恶不作。中国沿海各地,从南至北,均以倭寇为患。明朝的军队与凶残的倭寇发生过无数次战斗。在洪武七年,靖海侯吴祯亲率一支明军对一股倭寇展开了勇敢的追击
    12-24 倭寇
  • 国军抗战英烈易安华:“不灭倭寇,誓不生还 ”
    抗日英烈易安华(1900-1937),江西宜春人。国民革命军第87师第259旅少将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易安华烈士简介易安华烈士是江西宜春人,国民革命军第87师第259旅少将旅长。1925年,易安华
    12-22 倭寇
  • 明朝倭寇多且不怕死 竟是因为这条禁令所导致的
    中国历史始于约公元前2000年,一般按王朝划分。上表只是简化记录;例如,宋代一般被分为两个时期(它在异族入侵后瓦解,并在另一个地方重建了权力中心)。这个清单也没有展示各朝代之间混乱的过渡期—通常说1368年明朝夺取了政权,但它和元朝的战斗在
    12-20 明朝倭寇
  • 抗击倭寇 明朝在壬辰倭乱中出兵援朝
    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在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朝鲜在无助的情况下,一再请求明朝出兵援朝,于是中国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不久前,记者驱车从汉城出发,直奔
    12-18 明朝倭寇
  •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 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野心也膨胀,居然异想天开占领
  • 明朝望海埚之战:刘荣创下明朝团灭倭寇的奇迹
    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建国后,一场东南沿海持续不断的苦难,便是倭寇侵扰。大批日本强盗成群结队来中国抢劫,作恶长达两个多世纪。说起这累累血债,今人依旧咬牙切齿。当然也有“专家”常来论证,说这其中真正的日本人很少,反而中国人居多。但查对历史,便知道这
  • 湖南一理发店门联曾宣传抗日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抗战洪流席卷北国南疆,西陲东海,各行各业全民总动员,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抗日的怒潮。这一时期,各个商号的门联皆无不宣传抗日,出现了一大批既切合行业特点又紧扣抗战精神的楹联佳作。最有名的当数湖南湘乡一理发店门联:倭寇
    12-06 倭寇
  • 明朝胡宗宪野史 竟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
    12-03 明朝倭寇
  • 明太祖为何在沿海布置20万大军?只因倭寇扰民
    早在明朝初年,就有“倭患”存在。其中的背景很复杂。14世纪初,日本进人南北朝对峙时期。大小诸侯们各自割据一方,为争夺土地与人口,彼此攻伐,狼烟四起。许多领主和武士们,在混战中失利。这些人在日本本土丧失了活动空间,就自发组织起来,到中国沿海进
  • 揭秘:戚家军凭什么能力能让倭寇闻风丧胆?
    所以如果穿越到明朝,成了一个普通士兵,那么在卫所制的体制下,出头最终成为名将,一般都是很难的。相对而言,最容易出头的,却是在明朝中后期的一种新制度下——募兵制。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每当国家传统军事制度世兵制走向衰落的时候,募兵制就开始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