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严格要求百姓种树 不达标者发配云南充军

   2020-06-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编者按]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朱元璋时期,植树之风遍及全国。他曾下令,农民有田十亩以内,要栽种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的要种一亩,农民平均每天都得种上两三棵树。若是达不到数目的话,就会被发

[编者按]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朱元璋时期,植树之风遍及全国。他曾下令,农民有田十亩以内,要栽种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的要种一亩,农民平均每天都得种上两三棵树。若是达不到数目的话,就会被发配云南充军。

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后来因吃了树上的柿子而捡回了小命,这让朱元璋意识到,乱世中果树是可以救饥的;二来,朱元璋登基后,有一雄心大志,要建立一支纵横海洋的船队,而造船需要木材,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间,在南京地区栽种了五千万株树,数量惊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男耕女织的社会,桑麻棉等树木颇为重要,所以要发展经济,就得植树造林。

所以,朱元璋时期,植树的重要性已为百姓所熟知,植树之风遍及全国。朱元璋曾下令,农民有田十亩以内,要栽种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的要种一亩。后来,又规定全国各地每户人家第一年要种两百棵树,第二年四百棵,第三年六百棵。算一算,平均每天都得种上两三棵树,这个任务不算轻松了。若是达不到数目的呢?也有明文规定,达不到要求者,发配云南充军。

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朱元璋是不是唯一一个将植树与如此高压的刑罚联结起来的皇帝。不过,正是在这样的高压下,朱元璋时期的绿化成果斐然。有统计称,当时全国的树木大概有十亿株,而人口不过五千万左右,这么算来,人均就有二十棵树。这个人均数据,哪怕放到如今,也是不错的成绩了。

朱元璋是如此,而他的儿子朱棣,也不遑多让。他当了皇帝后,在皇宫内遍种柏树。起初,因土壤问题,柏树无一成活。朱棣大怒,种树的人纷纷掉了脑袋。后来,采取了换土的方式,柏树才得以成活。而在朱棣有生之年,不仅在皇宫内,对民间也是提倡植树造林,成果颇丰。

当然,朱棣除了自己喜欢栽树外,在全国提倡植树造林,目的和朱元璋其实大同小异。一来是鉴于树木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所以用行政命令,强令农家植树;二来,当然也是延续朱元璋海洋船队的梦想,要完成这一梦想,需要数量庞大的树木,所以更得提倡植树造林。而这一梦想,到了朱棣时期,总算实现了。

 
标签: 发配 充军 朱元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江南首富沈万三 过于炫富被朱元璋发配
    明朝有个江南首富沈万山,据传他富可敌国。但因其行事张扬高调最终触怒朱元璋后被发配到了云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传奇首富的经历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一个大一统的,有着广阔疆域的强大帝国。它富有,它强大,它
  • 在古代为何不把犯人关在监狱而是发配到边疆?
    在古代,无论每个朝代,总会有几个罪大恶极的犯人被发配到边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人要把犯人花大功夫发配到边疆,而不是直接关在监狱里等死呢,这不是更费力费事吗?今天就和大家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首先,犯人发配到边疆可以充当士兵,保卫国
    11-27 发配
  • 孙权竟将文臣扔到江里喂鱼 武将发配蛮荒之地
    陆逊上疏要求回京,当面“论嫡庶之分”,这个表态,让孙权很为难。陆逊当时在朝廷和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吴大帝孙权,让自诩英雄的曹操、刘备二人无可奈何!然其晚年,把才俊之士杀的杀、贬的贬,等到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历史上的南鲁党争,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
  • 古代为何不把犯人关进监狱 却把人发配千里之外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情节,好汉们因为各种理由被官府发配到千里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不就近盖个监狱,非得让两个公人押着犯人到千里之外去,三个人一路上吃喝拉撒得花多少钱啊。想想这样算起来实在是不划算啊!发配是古代的
    11-16 发配
  • 皇帝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八千里 他却创造一个奇迹
    在中国历史上,韩愈是以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面孔出现的。文学方面,他倡导古文运动,开启一代文风;教育方面,他注重为师之道,终生诲人不倦;政治方面,他高举儒家思想,拥护中央集权。这些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万人颂扬。而他遭贬时能够坚持以国为
    11-02 发配
  • 为何古代犯人宁愿被砍头也不愿发配边疆?
    人生在世,唯有死应该让人感到害怕。这句话是真的吗?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以置生死于度外,去做自己觉得正确,正义的事情。为此,文天祥说了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朝统治者即便杀了他,他的精神也流芳千世万世。只是,人可以不畏惧
    10-28 发配
  • 在水浒里的好汉发配的地点为什么有所不同?
    常言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自然皆然。因为宋太公花费了银两,不仅没有让宋江受到委屈,而且发配到了江州。有人说发配江州,难道还值得自豪吗。那当然,这就是做人的差距,水浒传上好多人都受到了发配,但是宋江的结局是做好的。第一个受到发配异地的是好汉林冲
  • 立下汗马功劳周培公为何会落得发配边疆的下场?
    周培公是清朝历史上的大臣,他一生为大清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康熙王朝》播出之后,对于周培公的议论就一直不曾断过,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是怎么样的呢?他的功过又该怎么来评定呢?周培公是康熙时期的大臣,是当时的一代帅才,谋略出众,运筹帷幄,智计
  • 在古代学生学不好老师竟要被发配到边疆
    在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明朝对教育主管和教师的考核,除了和其他行业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外,还单设有“学官考课法”。“学官考课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于洪武二十
    10-14 发配
  •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什么会被康熙发配盛京?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