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儒家思想的目的

   2020-03-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伦理与道德是什么关系?这历来是中西方道德哲学关注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伦理理念与伦理现实的关系问题。现代人容易将伦理与道德混同。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存在哲学上的差异。简明地说,伦理重在探讨“人”与“伦”的关系,道德重在探讨“人”与“理”的关系;伦

伦理与道德是什么关系?这历来是中西方道德哲学关注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伦理理念与伦理现实的关系问题。现代人容易将伦理与道德混同。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存在哲学上的差异。简明地说,伦理重在探讨“人”与“伦”的关系,道德重在探讨“人”与“理”的关系;伦理具有客观性与实在性,而道德具有主观性与个别性。现实生活中,伦理作为“本性上普遍的东西”的理念,与伦理现实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中西方文明有不同的经验和智慧。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解答。

礼与仁

儒家学说有两个基本概念:礼与仁。如果进行道德哲学分析,那么,礼可以视为伦理尤其是伦理实体的概念,仁则可以视为道德尤其是道德主体的概念。礼与仁,可以说是伦理与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达。一般认为,儒家学说尤其是道德哲学是以“仁”为核心的。理由有二:其一,礼是孔子的继承,仁是孔子的创造;其二,在儒家论述中,尤其《论语》中,仁出现频率比礼多,地位也更重要。但是更需要思考的是,在礼与仁之间,孔子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建构一个“礼”的社会,还是“仁”的个体?二者之间有没有一个谁更优位的问题?《论语》中的一段话对“礼”与“仁”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诠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以“仁”说“礼”,以“礼”立“仁”。可见“仁”的根本目标是“礼”,孔子以“复礼”为自己的使命。“复礼”必须“克己”,“克己”就是超越自己的个别性,达到孔子所谓“大人”的“普遍性”。“克己复礼”的过程,就是“仁”的建构过程。

从道德哲学角度看,“克己复礼”是一个道德与伦理同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礼”确实具有目的意义。只是,孔子为了实现“复礼”这一目标,着力解决如何建构“仁”的道德主体这一问题。他对“仁”之于“礼”的意义强调到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会以为“仁”比“礼”更重要。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伦理与道德在孔子体系中的地位,那就是:礼仁同一,伦理与道德合一,伦理优先。

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更为具体的阐发和辩证展开。孟子的一段话能够代表儒家关于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段话中,最关键的是“人之有道”与“教以人伦”之间的关系。儒家学者关注的是如何防止人“类于禽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以人伦”,通过伦理教化,实现人格完善,达到克己复礼的目的。

天与理

在儒家体系中,对伦理与道德关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也有不同表述。在孔子是“礼”与“仁”,在孟子是“五伦四德”,董仲舒以后则是“三纲五常”。无论如何演变,伦理与道德始终一体,而且“礼”、“五伦”、“三纲”的伦理,之于“仁”、“四德”、“五常”的道德总是具有优先地位。用现代道德哲学的话语诠释,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总是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建构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不是诉诸西方式自由意志之类的抽象。孔子以后,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尤其是儒家体系中,总有三个结构性元素:伦理性的礼或人伦,道德性的仁或德性,而修养则是它们之间使二者同一的“第三元素”。修养的关键在于“修身养性”。“身”即人的个别性或所谓“单一物”,“性”即人的公共本质或所谓“普遍物”。“性”作为普遍本质为人所共有,因而需要“养”;“身”作为个别的感性存在则潜在某种道德上的危险性,因而有待“修”。“修身养性”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克服人的自私,完成人的社会性。

可见,对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在儒家思想中说是礼仁合一,伦理道德共生,伦理优先。儒家学说以道德理想主义和伦理理想主义,对现实的伦理存在和道德状况采取批判的态度,提出“内圣外王”,“圣”是“王”的前提条件,以此作为对“王者”的道德教训。宋明理学通过儒道释的融合,以“理”或“天理”统摄“礼”的伦理与“仁”的道德,也是伦理与道德统一的一种诠释。到了理学阶段,中国道德哲学核心概念,已经不是“礼”,也不是“仁”,而是“理”。与西方相比,中国没有强大的宗教。但人们一般承认中国伦理尤其儒家伦理的准宗教意义,这不仅因为中国伦理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也不仅因为作为完成形态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宋明理学中已经融合了佛教的因素,宗教参与了中国伦理的历史建构和现实发展,更重要的是,伦理精神本身与宗教有相通之处。伦理必须作用于人们的精神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实现。所以,中国道德哲学一开始就设置了兼具伦理与宗教意义的“天”的概念。到了宋明理学,形成所谓“天理”概念,标志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完成。

“天”与“理”的结合,是伦理与宗教的结合。这种结合不能一般地解释为道德哲学中融合了宗教的因素,而是可以看作中国伦理与宗教在哲学上的文化相通。在西方,伦理的实体被人格化,这就是上帝。在中国,伦理性的实体被哲学地把握和表达,但由于它同样具有某种终极性的意义,同样具有神圣性,因而寄托于集自然、伦理、宗教于一身的“天”的概念以表述和表现。孔子着力于“仁”,坚持“为仁由己”,求“仁”得“仁”,但却认为“仁”是一个精神境界。“伦”的实现,有赖于“精神”的信念和信仰,“伦理”便是所谓“伦”之“理”。因此,不仅实体性的“伦”,而且作为达到“伦”的条件的“精神”,都具有某种宗教的哲学气息。西方最担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上帝,世界将会怎样?”中国自孔子始最担忧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伦理”与“精神”圆融而成的“伦理精神”,不仅一般地意味着二者的同一性,更重要的是指谓“精神”是“伦理”的条件。二者的同一,是伦理存在与伦理方式、伦理能力的同一。

 
标签: 儒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什么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
    1、董仲舒背离原始儒家的四项原则,从君权神授的神秘主义宗教哲学出发,以为天子代天执政,提出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德教为主,德行并用的主张。这些特点,不仅满足了西汉社会对理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上述构想正呵护中国传统社会以宗法
  •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1、宋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时期儒家思想治国的最后阶段,是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巩固政权的高潮时期,宋代的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结合了法家的变法思想,并适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2、宋代儒家思想提倡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为国家的巩固与统一输
  • 秦朝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秦朝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秦朝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秦朝时儒家的代表人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还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
  • 儒家为什么强调尊卑等级 儒家尊卑等级的根源在哪
    儒家为什么强调尊卑等级 儒家尊卑等级的根源在
    1、因为尊卑等级制度就是当时的社会秩序。礼崩乐坏,意味着社会失序;社会失序意味着战争与动荡,意味着民不聊生。2、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
  • 宋代以后为何少见篡窃?君臣伦理成儒家正宗
    秦汉到隋唐之间,常有强人政治出现,甚至于强人篡位,创立新的朝代。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个朝代都是强人建立的,政权的转移往往只是中央执政者的改变,一般老百姓一睁眼,忽然发现有了新皇帝。这种改变构成的朝代,国祚不会长,老百姓受到的惊扰倒也不算
    12-21 宋朝儒家
  • 儒家创始人孔子很理想主义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
    12-20 孔子儒家
  • 被儒家抹黑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说起秦王嬴政,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个毁誉参半的主儿。其实嬴政真的很想从墓里跳出来大喊一声:宝宝心里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在说嬴政决定叫自己“始皇”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嬴政到底干了哪些事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儒家不惜一切抹黑他
    在我们还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和书本都告诉我们,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秦始皇,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六国,为我国广袤土地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皇帝”这一称谓,让后续的君主都延续了下来。统一了钱币,度量衡,文字,为经济贸易,记录
  • 儒家思维 罗贯中贬损曹操背后存在的政治偏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所作所为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可能是对法家思想有那么一点偏见,也鄙视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但是,罗贯中在书中也赞扬了曹操的许多方面,同时反映出曹
  • 儒家思想是拖了中国后腿 还是使得中华强大
    现今的网络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有不少都令人拍案叫绝。可惜总有些人诋毁一些先贤,认为他们或者是他们的思想是导致我们中国败落的原因。对于次凡是一位正常的中国人都应该保持理智,要记住外敌亡我之心不死,国尚忧,务安逸。有一位人的思想在中国流传了数千
    12-09 儒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