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载淳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1872年同治16岁,该立皇后了。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为侍郎凤秀的女儿,此女妩媚多姿,是慈禧心目中的皇后;一为侍郎崇绮的女儿,年长于凤秀的女儿,相貌亦稍逊,但端庄过于前者,深为慈安太后所喜。经过民主淘汰赛,崇绮的女儿胜出,被立为后,即孝哲皇后;凤秀的女儿则入选为妃,称慧妃。
同治对皇后又爱又敬重,而且是敬重多过爱恋,“始终敬礼之”,慈禧看着甚为不爽,因此每次接见皇后,都不给好脸色。老娘对儿子的媳妇态度不好,儿子自然也有反弹,由此影响到母子之间的感情。孝哲皇后冰雪聪明,知道婆婆当初中意慧妃,于是劝同治多去宠幸慧妃。同治为此很纠结,去找慧妃吧,又不是自己所爱;宠爱皇后吧,老娘又不欢喜。思来想去,只好独居在乾清殿。
一个大男人独居久了,便耐不住,再受一些不良人士的诱导,居然微服去花街柳巷,“帝遂于家庭无乐趣矣,乃出而纵淫”。不久染花柳病在床,太医诊断之后大为吃惊,向慈禧请示,慈禧居然批示:“按天花治。”这样当然治不好病,同治很焦躁,问太医:“朕患的不是天花,为何下的是治天花的药?”太医答:“太后的意思。”同治无语,恨恨而已。
同治死后不过百日,皇后亦死,死得蹊跷。当时官方的对外口径是:“皇帝驾崩,皇后悲伤过度,抱病而亡。”真如此吗?非也。传言同治病重时,慈禧一方面不允许皇后在旁照料,一方面又指责皇后不照顾皇帝,孝哲皇后回了一句:“未奉懿旨,不敢擅专。”慈禧一时语塞。同治临死前,本欲立子侄辈份的溥字辈为皇帝,如此一来,孝哲皇后便可做太后,而慈禧在上升为太皇太后的同时,也就丧失了垂帘听政的权力。慈禧出于保权的目的,立同治的堂弟,也就是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载湉为帝,即光绪皇帝,这样她就可以皇太后的地位继续掌权。
孝哲皇后为此大为悲痛,慈禧听闻,将孝哲皇后痛骂了一顿:“你把我儿子害死了,还想做太后不成。”据说还用套在手指上的长而尖的金指甲套扫孝哲皇后的脸,刮得皇后脸上一道又一道的血痕。孝哲皇后又气又悲伤,眼睛都哭肿了。崇绮心疼女儿,将此情况向慈禧汇报,慈禧回了一句很冷的话:“既然这么思念皇上,那就随他去吧。”又有一版本说:孝哲皇后向父亲崇绮诉苦,这位无奈的父亲长叹之余,只写了一个字:“死”,既然屈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
而在当时,为先帝殉节是最光荣的死法,也算一种抗议。于是,孝哲皇后就“光荣”地殉夫了,年仅22岁。
同治死后,还有三位妃子留在慈禧身边,专门从事女红的工作。其中以瑜妃最有名,瑜妃很有政治远见,主张实施西方的政治体制,同时还建议设立女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