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对国家,对百姓来说是一位好皇帝,对长孙皇后来说是一位好丈夫,对他的儿女来说也是一位好父亲,他倾注大量心血培养长子李承乾成为储君,却事与愿违。
公元618年(武德二年),当时仍是秦王的唐太宗和秦王妃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出生,因为这位世子在承乾殿出生,唐高祖李渊御赐名字“承乾”,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疼爱有加,从小就培养他文韬武略,尚且年幼的李承乾已略通文武。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立年仅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唐太宗对太子更加溺爱,并寄予厚望,李承乾初时也是十分好学,虚心恭谦,深得唐太宗和百官认可。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开始培养李承乾处政能力,把大臣上奏的事情交给他处理,再给自己决断,甚至自己外出巡视,也由李承乾监国。
李承乾也是一位孝子,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李承乾请求大赦天下,为母后积德,长孙皇后不许,于是唐太宗就修建寺庙,李承乾亲自为长孙皇后祈福,但于事无补,长孙皇后还是在同年六月病逝,太子李承乾伤心欲绝。
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和年龄的增长,太子李承乾开始娇纵和叛逆,唐太宗意识到这一点,安排魏征,房玄龄等人辅助太子,希望可以纠正太子的错误,但成效不大,后面又发生了唐太宗处死太子男宠和宫人,唐太宗偏爱同母弟魏王李泰,太子称病不上朝,太子私通突厥等一系列事件,太子和唐太宗的隔阂却越发加深,但即使情况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唐太宗也没有想过废掉太子,仍然希望把太子带回正途,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合格继承人。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派人暗杀同样深得唐太宗宠爱,而且有心夺太子之位的同母弟魏王李泰,但没有成功,后与汉王李元昌(唐太宗异母弟)、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策划谋反之事,但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唐太宗囚禁起来,其他涉事的一干人等全部被处死。
太子谋反,令唐太宗心痛和失望至极,为了把他培养成合格的储君,唐太宗付出了太多心血,但无奈事与愿违,唐太宗很宠爱这个和长孙皇后的长子,不忍心杀了他,最终决定废掉他的太子之位,流放他到黔州,之后在重新确立太子时,立他和长孙皇后年幼却性格温和的第三子李治为太子,是为唐高宗。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废太子李承乾在黔州抑郁而亡,唐太宗以国葬仪式对他风光大葬,唐太宗与其长子李承乾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