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几乎杀光所有开国功臣 为何不杀汤和?

   2020-11-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读过《明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朝代,里面发生过许许多多好玩的事,尤其是宫廷里面的奇闻趣事,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是有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登基,改国号为“明”,建元“洪武”,在位期间,

读过《明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朝代,里面发生过许许多多好玩的事,尤其是宫廷里面的奇闻趣事,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是有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事。

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登基,改国号为“明”,建元“洪武”,在位期间,勤奋治国,整肃吏治,这些都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大兴文字狱,尤其是诛杀开国功臣,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这让很多人无法理解。最终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之事。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夺取北方,就开始了对那些开国功臣、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的无情绞杀。如大家所熟知的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事件,被牵扯的人数达到了5万人,一时之间,京城官员被斩杀一般有余。经常是一些官员第二天上朝,发现旁边站着的同僚没了,同僚何在?都被关在大牢呢?

先介绍一下这几个大事件。

第一,空印案。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须经户部审核后方能结算。若与事实不符,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加盖地方大印。在古代,交通一直不便,即使是在拥有较为完备的驿站制度的中国,由于路途遥远,也让人倍感艰辛。要说古代的那些官员就是懂得变通,他们往往携带有加盖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结果有一天朱元璋前往户部巡查,发现了这一事件,当即以欺君之罪对户部和地方官员进行处罚。对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其余重责一百,充军边地。

第二,胡惟庸案。1380年,朱元璋以谋逆之罪诛杀胡惟庸及其同党,受牵连者多达30000余人。为什么朱元璋要啥胡惟庸这个开国功臣呢?一方面是因为胡骄奢淫逸,在朝中拉帮结派,打击异己,如涉嫌杀害朱元璋的宠臣刘基。另一方面,朱元璋对丞相之职早以心存芥蒂,胡惟庸的“擅权乱政”,成为压死朱元璋保留丞相之念的最后一根稻草。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即废除宰相制度。

第三,蓝玉案。是在朱元璋统治末期所出现的,以诛杀大将蓝玉为目的的一个大事件。当时朱元璋时代的许多开国功臣都以被诛杀,使本身战功赫赫的蓝玉成了出头鸟。朱元璋当即以谋逆罪诛杀蓝玉,受牵连者时人称为“蓝党”,多达2万余人。

但是其中有一位开国功臣却逃脱了死亡的命运。他就是徐达。《明史》上对徐达的介绍是机警沉敏多智数,懂得急流勇退,才让自己逃过一劫。

早年时期,汤和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汤和比朱元璋资格还要老一些,但是他不争宠。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底下的将士们看不过去了,心里很不服气。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汤和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故意将汤和降了一个官职,而汤和从不发牢骚,只是默默承受,还是一样尽心尽责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朱元璋“杯酒释兵权”一事中,汤和也是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的人,皇帝看到他如此有心懂得自己,于是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汤和回到家后还是低调做人,从来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心里清楚,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所以他小心翼翼,不让人抓住把柄,最后朱元璋也是放心了,觉得杀不杀他都没有必要。便放他一马。

 
标签: 朱元璋 功臣 汤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