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名将黄公略 牺牲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军事家

   2020-07-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以张良为楷模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少年时性情刚烈,一言不合,拔拳相向,经常惹出事端。其父是个落魄秀才,特地抄录了苏轼的《留侯论》让他背诵:“……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父亲为他讲起张良路遇黄

以张良为楷模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少年时性情刚烈,一言不合,拔拳相向,经常惹出事端。其父是个落魄秀才,特地抄录了苏轼的《留侯论》让他背诵:“……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父亲为他讲起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说:“你脾气暴躁,心里藏不住半点秘密,这样只能做绿林好汉,当不了大英雄。”

父亲的话,令黄汉魂羞愧难当。此后,他改名黄石,字公略,发誓以精通韬略的张良为楷模。

黄公略从小爱读兵书,十七岁离开湘乡到长沙投奔湘军。在湘军中,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彭德怀。1927年春节过后,黄公略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被黄埔军校高级班录取。黄公略和彭德怀都是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公略还参加了广州起义。

1928年2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由已升任团长的彭德怀推荐担任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由师长周磐名义上兼任)。

黄公略办军校,军政并重,除教授战术、地形、筑城、兵器等四大教程和操典、野外条例、内务条例、射击教范等四小教程外,特别重视政治课的教育。他经常讲授国民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前途,讲授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和农民运动的特点,启发学员的阶级觉悟。

随营学校第一期招收的学员有近二百名,后来都参加了平江起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1928年7月18日,中共南(县)华(容)安(乡)特委在长沙被国民党破获,抄查出一张随营学校开给特委购买油印机的通行证。周磐当时正在长沙开会,一看通行证就认出是黄公略的笔迹,大叫“糟了”,立即给副师长李慧根拍发密电。

也是黄公略命大。周磐拍发密电时,他的马弁陈玉成在场。他是中共安插在独立第五师的秘密情报员,他不动声色地给彭德怀拍发电报,告知此事。彭德怀大惊,立即前往平江电报局,扣留了周磐给李慧根的密电。

7月20日,一团团党委与正在平江巡视的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经过紧急磋商,决定于22日发动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派人送信给黄公略,通知他在三团发动起义,将部队拉来平江城会合。

游击高手撰兵书

8月24日,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彭德怀、滕代远分任军长和党代表,黄公略任四团党代表。月底,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红五军向井冈山进发。行至江西万载时,由于一个副连长投敌告密,部队遭到国民党优势兵力的袭击,损失惨重,全军只剩下一千余人。彭德怀称这段时间为红五军最困难的时期。黄公略提出两条建议:对混进起义队伍的军官进行审查和清洗;吸取在战斗中经过考验的优秀分子入党,并安排他们担任基层干部。九月,红五军军委与湘鄂赣特委举行会议,决定将五军与各县游击队混编为五个纵队,任命黄公略为第二纵队纵队长。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提出到井冈山向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取经的建议。会后,红五军兵分两路,彭德怀、滕代远率军部直属队和四、五纵队向南冲破敌人包围,前往井冈山寻找红四军,留下来的一、二、三纵队由黄公略统一指挥,担负起保卫和发展湘鄂赣根据地的任务。黄公略成为湘鄂赣根据地最高军事首长。在实践中,他创造和总结了绕南进北、昼伏夜出、彼合我散、彼集我合、彼驻我扰、彼追我圈等游击战术,还将这些心得写成一本《游击战术》的小册子,在军中广为印发。据考证,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和阐述游击战术的军事著作。

黄公略与毛泽东首次见面是在1930年春。这年年初,活动于赣西南地区的红二团和红四团扩编为红六军。中共中央指示两支老大哥部队——红四军和红五军派人帮助加强领导力量。红五军答应赣西南特委的请求,派黄公略带领李聚奎、王如痴、陈振亚等军事干部和训练大队前往赣西南中心区——东固。与此同时,朱、毛领导的红四军也派出陈毅、宋裕和前去协助黄公略工作。

黄公略立即展开整训部队的工作。他从思想建军和军事整训两个方面入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支地方武装提升为正规红军,并在战斗中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移。当时担任红六军第二纵队纵队长的罗炳辉把“黄公略”列为他最佩服的两个红军将领之一。

这年二月初,朱、毛率红四军由闽西来到了赣西南。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独特见解令黄公略心仪不已。在二七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傍着发展的工作路线”。他解释说,所谓“傍着发展”,就是红军部队依靠原来根据地波浪式向外发展。会议结束后,朱、毛率红四军再度进入闽西,黄公略则按照总前委“以三个月为期分路进行游击战争”的决定,以东固山为依托,傍着原来根据地,不断开辟新的红色区域,有力拱卫了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

仅仅三个月,黄公略就以其一流的业绩引起毛泽东的青睐。他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词中写道: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0年6月,中央军委统一战略区域的红军编制,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与红四军、红十二军一起组成红一军团。当时担任这三个军军长的分别是林彪、黄公略和伍中豪。这三个人都有就读黄埔军校的经历,都非常年轻,而且才华横溢。党内称他们为朱毛麾下的“军中三骁将”。

“飞将军自重霄入”

1931年4月,蒋介石集结二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当时,红一方面军只有三万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毛泽东主张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先往根据地腹部撤退,在退却中寻找敌人弱点,集中兵力给予毁灭性打击。

5月14日黄昏时分,红军总部突然截获敌军通话。由于在苏区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师部与留守处进行联络时,公然用明码通知:“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去东固。”

从富田到东固相隔二十公里,只有两条大路相通,中间要经过一段险峻峭拔的隘路。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决定全军主力从敌郭华宗师和蔡廷锴师之间的空隙中秘密西进,钻过“牛角尖”,然后突然以两侧包抄的方式,攻击敌人的后背。毛泽东将指挥部设在白云山,当面对黄公略、林彪和彭德怀部署任务:“黄公略的红三军、林彪的红四军负责攻打正面,彭德怀的军团全部用来打包抄,腹背夹击,敌人一定会垮下来。”

5月15日午夜子时,各军按照指令快速挺进。预定打响总攻第一枪的仍然是担任中路阻击任务的红三军。凌晨,毛泽东亲自赶到红三军军部。黄公略请示:“总政委还有什么交代?”毛泽东说:“我一直在琢磨,从东固到中洞是否确实只有两条路?还会不会有其他路径?我们去请教一下‘三老’(老猎户、老药农、老驮商)。”果然探出在东固到中洞的南侧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山间小路。两人经过商量,果断决定改变原定行军路线,寻小路直插中洞,提前到南侧山岭埋伏。

5月16日清晨,公秉藩师从固陂圩出发,在中洞稍作休息后,继续朝东固前进。五月的山谷,春风拂煦,风中还夹带着山花的香味。谁知,全师殿后部队刚离开中洞,突然随着一声炮响,山谷震荡,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轻重机枪和步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将全师官兵压制在谷底,上万名红军战士从山岗密林中、草丛中跳出,像猛虎一样扑下山来。

“这些人是从天上掉下来吗?”公秉藩根本来不及部署抵抗,一个万人之师立刻分崩离析,很快被歼灭光。他混在士兵中当了俘虏,后来又领了三块银元的遣散费,逃出苏区。

黄公略巧妙地将阻击战演变为伏击战,并以突然、迅猛的动作打乱敌军指挥系统,为全歼公秉藩师立下了头功。特别是他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观察战斗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赠给黄公略一个外号“飞将军”,并把他

写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黄公略之死来得非常突然。这位威镇敌胆的虎将,屡经大战、恶战、苦战,从来没有带伤挂彩,但是,他却倒在一次普通的行军途中。那天,为了掩护救援部队,黄公略从安全的隐蔽处一跃而起,指挥射击吸引敌机,却不幸中弹牺牲。

毛泽东挥毫泼墨,为追悼大会题写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标签: 军事家 名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著名军事家蒙哥汗亲征南宋时南路军由谁率领
    蒙哥汗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蒙哥汗一生战绩颇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亲征南宋。史料记载蒙哥汗在攻打南宋时所耗费得时间和物资都是很多的,但蒙哥汗一直没放弃攻打南宋,甚至同时兵分几路进攻南宋。那么,蒙哥汗亲征南宋时南路军由谁率领呢?史料记
  • 三国军事家打分曹操第一诸葛亮第二
    今年是三国时代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从荆州入蜀的1800周年。为弘扬三国文化和纪念刘备入蜀1800周年,8月15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主办的纪念刘备入蜀1800周年暨全国第十八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开幕。包括日韩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蓉城,他
  • 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因为秦国的咄咄逼人,采用强劲的东进政策,
  •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
  • 战国军事家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公孙衍简介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败了。公孙衍画像商鞅死后,公孙
  • 军事家蒙恬居然发明了这些东西
    古代许多军事家往往容易发明出新的作战策略或者行军工具等,这和古代行兵打战各种条件匮乏有关。秦始皇时代,行军作战讲究的效率和速度和现代相比都是非常落后的,两国对战,除了有彼此的细作,古代的烽火狼烟等外就没有更便捷的工具了。相传那个时候还没有发
  • 杜预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生平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
  • 三国天才军事家邓艾为何结局那么惨?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
  • 战史: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指的是谁?
    “三个半军事家”指的是哪三个半?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在日本人当中盛传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曾任北洋政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部总参谋长,时任蒋介石特使、国民政府
    12-08 军事家
  • 揭秘三国将星如云 但称得上军事家的仅此九人
    作为被广泛关注的时代,东汉末到三国结束的近百年里确实给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战将,但能被冠以军事家头衔的其实不多,我罗列了一下,不会超过九个人。至于具体的标准,基本以对当时及后世多造成的影响为主。1.曹操:曹操一生都在征战,胜多负少,不仅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