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烧赤壁中破译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常识!

   2020-06-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多年来,每每看到有关中国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总有如鲠在喉之感,《赤壁》,让我按捺不住,想要谈谈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一些战争常识。1、古代打仗很讲究军纪,两军对垒根本不可能站在那里乱打一通。军队是战争机器,讲的的纪律和战术,有了这两种品质,才

多年来,每每看到有关中国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总有如鲠在喉之感,《赤壁》,让我按捺不住,想要谈谈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一些战争常识。

1、古代打仗很讲究军纪,两军对垒根本不可能站在那里乱打一通。

军队是战争机器,讲的的纪律和战术,有了这两种品质,才能有较强的战斗力,才会有以弱胜强的情况发生。否则人数再多的军队,投鞭断江的气概,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大多数电影中,都是双方兵士从两个方向对冲过来,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电影《赤壁》算是稍微认真了一些,诸葛亮摆了一些阵法,多了一些战术,不过充其量也就是香港电影的那些路数。

实际应该怎么样呢,一般来说,两军对阵,首先要用弓箭射住阵脚,就是说两支部队会先用弓箭远程相互对射,然后停在箭程之外。当然不排除有神射手用强弓硬弩藏在旗影下远程施射偷袭对方主帅的可能,史书和演义中多有发生。

对于骑兵,一般来说是不会象电影《赤壁》开头的长板坡之战那样,用来冲击对方部队的中央。因为三国时期,马镫尚待发明(中国最早的马镫是在西晋时期出土的),骑兵也没有重装备,马匹也不披甲。用这样的骑兵去冲击对面敌方的主力部队,简直就是找死,三排弓箭手几轮齐射就搞定了,更本不可能让你冲到面前。所以那时候骑兵多数用来迂回侧翼和机动作战,注意了,是机动作战,什么叫机动作战,就是冲锋陷阵,来回厮杀,后面还会讲到。

当然,打击溃逃的敌人用骑兵再合适不过了,从背后砍瓜切菜一般容易……。但是看到对方依据险要排成阵势,那骑兵就要小心了,贸然冲上去,那后果不是被射成刺猬状,就是掉进陷马坑,对方来不及挖陷马坑还有绊马索、滚刀手专砍马腿等等,骑兵对训练有素的步兵进行正面攻击是讨不到半点便宜的。

所以,这时候骑兵只能远距离绕道从两翼或背后多个方向攻击步兵,打乱步兵的阵形,分割和切断敌方步兵原本相互保护相互支援的行伍关系,从而剿杀。但是如果步兵阵营背陈险要,骑兵对步兵是毫无办法的,就算你不计代价的冲锋,也无济于事。史书中很有名的陈庆之就是这样用三千人马背依城墙击溃了十万之众的来犯之敌。

因此,这种时候,骑兵最好就是待机,等待自己的步兵主力增援。相信以曹操的治军能力,骑兵部队肯定是不会违反军纪贸然出击的。所以这也是诸葛亮要张飞断后以获取撤退时间的前提条件,张飞率领步骑兵马扼守险要,来追击的曹军骑兵只能干瞪眼,只有等步兵主力来了以后再实施决战。

所以说这样一来情节才合理,诸葛亮可以从容安排大队人马的撤离。而《赤壁》电影中,曹军骑兵竟然全歼了诸葛亮用来断后的步兵,也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让人难以理解。而且,双方军队无论是追击还是撤退全无号令,古代打仗闻鼓则击,闻金则退,其它各种命令,一般通过各色令旗挥动来调动全军,当然不可能诸葛亮一个人拿那么多的旗子来指挥,那么谁来传达诸葛亮的命令呢,那当然要有传令兵,可是电影《赤壁》中,既无传令兵,也不见探子兵,撤退全靠张飞一声吼,真是浆糊的一塌糊涂。

2、阵法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

就以《赤壁》中摆的阵法(事实上诸葛亮摆的是八阵,而不是八卦阵)来说吧,开头孙尚香诱敌深入,曹军追兵被扬尘遮蔽误坠诸葛亮的阵法之中,这个还算有点常识。

接下来对这个阵法的种种表现令人很不满意,首先这个阵法应该是个不断变换的迷宫阵法,曹军误入之后,首先应该要想到的是要原路撤退,因为这时入阵不深,应该向回撤,而不是在阵法中到处乱窜,越窜越深。

而因为阵法不断的变化,曹军一时无法找到回去的路,这时曹军应该想到的应该是要突围,要朝阵法中人最少的地方冲杀,而这才正好应该是阵法的高明之处,你看起来人少的地方,你越突围,结果发现最后却是人最多的地方,陷入重重包围。

讲到这里,回头看看,电影里,完全没这个过程,好像一冲进去就陷入重重包围,而且包围的还那么紧密,都有点水泄不通了,这个不是阵法,而是包饺子。之所以运用这个阵法,目的是不仅是为了包围,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分割阵中的敌军,前后分割,左右分割,把敌人部队越切越少,越切越乱才对,开始的时候应该比较稀疏,诱导你一步步陷入包围,然后再一点点变换阵形以达到分割的目的,再一步步压缩,而且阵法应该是种车轮战,不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并且主将在阵形中,应该能不断的变换位置,不断单挑对方的战将,把关羽、张飞、赵子龙的恐怖武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靠他们去杀掉那些无名小卒。

3、裨将和主将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皮匠其实应该是裨将,否则很难理解皮匠和诸葛孔明有什么逻辑关系。裨将,在军队中属于最低等的将领,一般是配附给主将做副手的,比如关羽的裨将周仓、马岱这个是常识了。之所以主将需要裨将,并不是随从这么简单。三国时代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能骑马打仗的将领都是很不一般的,但是也常常会控制不住掉下来,比如长板坡被张翼德喝破肝胆的夏侯杰,估计也就是被张飞一嗓子惊失了魂魄,一不留神从马上摔下来,后脑勺着地了估计。而且,那时侯马匹也没有甲具,很容易被弓箭飞矢所伤,更别说被步兵滚刀手砍翻马腿了。所以主将出马,除非主将间决斗,否则冲锋陷阵,一定四周两边是必须要有人护卫的,防止暗箭和滚刀手伤害主将和坐骑。这也是裨将最大的用处。

而电影《赤壁》中,不要说没裨将了,连主将个个都是下马徒步战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4、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中国古代战争常常一开打就是数十万众,什么三千人马,二万精兵,那都是连塞牙缝都不够的,所以对阵形的运用并不如日本幕府时代(黑泽明电影中表现过的)那么讲究。而只对军纪格外讲究,早至孙武杀掉吴王爱妾以肃军令,晚到戚继光抗击倭寇无一不是在军纪上下足了功夫。因为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最怕腹背受敌(不能采用霉军的蛙跳战术),最合理的战术应该是挥师冲击对方的阵线,然后一直向纵深挺进或向侧翼撕扯,然后再掉头,再冲入敌军,一路冲杀疾走,防止背后被人偷袭,所以古代有匹好马那是很重要的。所以两军对杀,一定是相互冲撞,不断寻找对方部队的队列缝隙进行插入和分割,来回冲锋的,而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象中国男足一样站在原地群殴。

所以你看诸葛亮经常在地形险要的地方搞埋伏战,曹军人马一中埋伏就要撤,其实也不是不能打,而是怕被别人前后左右夹击,要突破又没有合适的地形冲锋,所以必须得迅速撤离。

讲了这么多,其实对《赤壁》还有一个不太满意的地方,虽说白话一点,通俗一点没有错,但是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称谓混乱,实在是小学都没毕业的编剧在混饭吃。

自周而下,不论男女,普遍有字。男子成年,女子出嫁时,就会“冠字”。对于男子来说,二十岁就已是成年,从前用来被长辈称呼的名,就不能再不分场合地用下去了,只能另取个称呼,供平辈和将来的晚辈呼叫,这就是字所以用。对于女子来说,因为取字就是出嫁,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待字闺中”就指的是尚未嫁人,中间这个“字”的来由,很要考些人的。

名作为谦称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可见,字作为成年后平辈和晚辈的尊称,也是常识。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总是称“亮”,而别人称他是称“孔明”或“诸葛孔明”,区分清楚。而《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有一段孙权和陆逊的谈话,评论了当时诸人。对周瑜称公瑾、张昭称子布,称字表示尊重;对已死的刘琮称名字不避讳;对于不在场的曹操,当时没有开战,而且关系不算太差,称孟德;对刘备,虽然当时蜀吴在开战,但毕竟是妹夫,所以还是称玄德。唯有关羽,荆州开战前、开战后,孙权都一直称关羽或羽。明白了吧?为什么关羽必死于吴手,从称呼上就可见一斑。怪也只怪关云长一句“虎女焉嫁犬子”,清高太过了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比血滴子更加阴险毒辣 揭秘古代可怕的冷兵器
    雍正是一位冷酷无情的皇帝,他麾下的特务组织更是加他的这种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其中,血滴子就是最明显的代表。相传血滴子是一种特殊的暗器,像鸟笼,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令人闻风丧胆。但使用血
  • ​冷兵器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冷兵器演化的三个阶
    冷兵器的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以及工艺的进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变,兵器于是在此时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它与猎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专门意指人与人武力斗争的器具,扮演着令
    12-20 冷兵器
  • 钓鱼城之战简介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
    钓鱼城之战简介:宋蒙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
  • 在冷兵器时代 古代阵法是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的
    古代战争不像现在,原则上主将可以随时把命令下达到各个作战单位。在缺少现代通讯手段的时代,一旦战斗开始了,战场上的指挥官对本方军队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中国的话,开打了以后,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其他就做不了了。后队做前队左队做后队,这种事情,风险
    12-09 冷兵器
  • 冷兵器时代如何制胜 兵种比武器更重要?
    公元前53年,美索不达米亚广袤平坦的沙漠上,炎炎烈日下没有一丝风。突然间帕提亚弓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漫天箭矢射向罗马军团,箭矢穿透罗马人的木质盾牌,步兵损失惨重,统帅克拉苏的心在滴血。卡莱战役(帕提亚轻骑兵)公元552年,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一个
  • 秦始皇陵考古新发现 冷兵器时代的辉煌
    看惯了现在的飞机大炮,火箭升天,不妨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打仗的。作为中国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最近,编号为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的陪葬坑正在进行试挖掘。而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帝陵一
  • 抛开骑士精神 只看骑马作战 冷兵器时代看骑兵
    “像骑士的忠贞,不畏邪恶的眼神...”提起骑士精神,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巍峨的城堡与整装待发的千万银甲,不过今天我们不谈那壮烈的骑士精神,我们来看看冷兵器时代的他们——骑兵。远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就开始进行胡服骑射,那时
    11-10 冷兵器
  • 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优选的五种长把冷兵器!
    古代的冷兵器分十八般,同一种又有长把、短柄的区别,今天想说说我认为的最好用的五种长把的冷兵器。1、戟,通常称方天戟、方天画戟或方天画杆戟古代小说中其实用戟的人不算很多,但由于三国中武力最牛的吕布吕温侯用的是戟,所以这样武器也就出了名。虎牢关
    10-18 冷兵器
  • 冷兵器时代 骑兵在古战争中的作用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马作战军队。其实长处在于有强的机动力能力和冲击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
    10-06 冷兵器
  • 冷兵器时代的传奇交通工具:木牛流马什么样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三国志》、《三国演义》
    09-25 冷兵器
点击排行